“第四名文臣,南宋奸相贾似道,武力48,统帅69,智力89,政治88!”
“两个北宋贤臣,两个南宋的奸臣,系统你是想干嘛?”刘辩顿时一阵无语。
“叮,第五名文臣,大唐开国名臣,徐茂公!武力46,统帅59,智力97,政治96!”
刘辩一阵呆若木鸡,良久之后刘辩才回过神来:“这就是演义人物了吧,历史上他应该是李绩吧!”
“不错,徐茂公的原型乃是历史上的李绩,演习中的徐茂公偏向与智力和政治,历史上的李绩则偏向于武力和统帅!”系统跟着刘辩解释道。
“这个我知道,我就想知道,如果这次朕召唤出了徐茂公,那还能不能召唤出李绩了!”刘辩眉头一凝道。
“很遗憾宿主,他们虽然分为演义和历史,偏重的能力不同,但确实是同一个人,故而系统只能召唤出其中一人,如果宿主召唤出徐茂公,则李绩将从数据库中消失!”
刘辩脸色有些遗憾道:“好吧,朕还想他们有朝一日能一同御敌呢,看来是行不通了!”
“叮,请宿主pass掉两人,系统好进行召唤!”
“pass掉秦桧和贾似道吧,朕的江山都没打下来,可不能让这种玩意出来害人!”刘辩立马做出了决定。
“叮,宿主选择pass秦桧和贾似道,系统将在范仲淹,王安石,徐茂公中随机抽取一人!”
“叮,恭喜宿主获得北宋名臣范仲淹!目前植入身份为晋阳城寒门学子,对宿主的治国理念颇为赞同,只要宿主发布招贤令,就能让范仲淹来投!”系统给出了范仲淹的植入身份。
听了这话,刘辩摸了摸下巴,暗自思忖道:“招贤令?这可是个好主意啊,历史上的曹操,不就是发布了招贤令,才引得许多人才来投靠吗?朕若是也这样做,会不会也有三国本土人才来投靠朕?若是能把历史上那些大人才给拐过来那就太好了!”
想到就做,刘辩当即书写皇榜,言只要有一技之长者,皆可录用。不过鼓励到自己的身份,刘辩也不敢向曹操那样惊世骇俗,什么人才都敢用,甚至是不仁不孝者皆可。
若是这样,恐怕首先便会被麾下的丁管蔡邕给喷死,以死明志都是轻的了。再则这样虽然能获得很多人才,但也会损失很多人才,因为汉末以仁孝为先,大多有真本事的人,都是仁义孝悌之辈。若是刘辩什么人都要的话,恐怕这些人也不会投靠刘辩了。
就比如徐庶,乃是孝子,虽然被迫入了曹操麾下,却终身不献一计。
想到这里,刘辩走在招贤令的最后写上了仁孝者为先!
反正自己手上有召唤系统,发出招贤令只是为了找到范仲淹,以及碰碰运气看能不能让别的人才来投靠。至于其他方面的特殊人才,如果需要,让锦衣卫秘密招募就可以了。也不必用招贤令贴出来得罪人。
写好招贤令,刘辩立即令士卒在署衙之外张贴,并说如果有人才求见,就立即带过来。
不过半个时辰,一个士卒就带着一个约摸三十来岁的青衣文士求见。他长得高大清瘦,一身正气,混上上下,满是一股子自信!
“草民范仲淹见过陛下!”
第七十八章 治国之道
“草民范仲淹拜见陛下!”
范仲淹乃是一个青年文士的模样,一袭青衣,一身浩然正气,给人一股子刚正不阿的感觉。刘辩一见到范仲淹,就心生好感,一种喜爱油然而生。
范仲淹由将士带领书房,他声音洪亮,身板笔直,不卑不亢得向刘辩行礼。
刘辩眼睛一亮,这范仲淹能力不凡,并且军事,政治都样样精通。最难得的是他的性格,这是一个能做事实的人才,刘辩对此次的召唤颇为满意。
但尽管在如何满意,范仲淹却是自己召唤出来的,他的能力自己知晓,但试探一番,作为考校还有有必要的。
“朕发出招贤榜不过半个时辰,想不到就有人才投效!看你模样想必是饱读经史,身怀治国韬略的人才了吧!快快将你的治国才能说与朕听,朕也好给你安排职位!”刘辩故作姿态道。
范仲淹神色一震,明白刘辩这是要考校自己,心道自己一展所学的机会终于来了。
范仲淹清了清嗓子,将自己心中的治国韬略一一道来。甚至对刘辩当前的局势也是做出了评价。
范仲淹的政治,统帅,智力都非同小可,面对范仲淹的侃侃而谈,刘辩正襟危坐,侧耳倾听起来。
“陛下,草民以为,治国,当先整顿吏治,方天天下,各地的官员,都是由世家大族举孝廉而任职。但世家,哪个没有私心?公正廉明者少之又少!”范仲淹侃侃而谈,一语道出关键所在,丝毫不惧怕刘辩责骂?
“世家子弟把持官位,如此一来,各地官吏都为自己,为家族谋取利益,而不注重百姓,大汉百姓也因此变得越来越贫困,甚至生活难以维持下去!又逐渐沦为世家的附属,卖身为奴,成为世家的力量,原本宿主百姓的土地被世家兼并,原本属于大汉的百姓,又成为世家的私奴!”
“世家大族一步步走向强盛,而国家却一步步走向衰弱!”
范仲淹一拱手道:“所以陛下,草民以为,治国当先整顿吏治!裁撤冗官,选拔真正能为百姓谋福祉的官员,如此百姓富强,陛下贤明,大汉就会逐渐强盛!”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