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着说着,曹操的神色也变得冷峻起来,沉声道:“陛下有言,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我堂堂强汉,何惧贵霜?如今已经诛过他们一次,日后贵霜再次统一,若敢再次来犯,便在诛一次好了。”
“都督说的不错,蓝氏城门破旧得很,他们要是不重新建造个坚固的城门,我不介意再破他们一次。”李存孝也是笑道。
曹操哈哈大笑道:“哈哈,有安将军在,区区贵霜何足道哉,我已经命人备下酒饭,待会吃过便速速启程前往洛阳。”
吃过酒饭,李存孝便不再停留,一路向东前往洛阳。
李存孝还在半路之时,洛阳这边,刘辩便收到了李存孝派出信使送来的捷报。
早在李存孝在贵霜作战之时,刘辩听得系统不断传来的提示,便隐约猜到李存孝可能已经攻破了贵霜国都。
不过收到李存孝传来的捷报,刘辩还是难以抑制,发自内心的欢喜,兴奋。
贵霜是什么国家?这可不是像大汉周边,匈奴,鲜卑,高句丽这样的小国家。
贵霜乃是历史上,与大汉,安息,罗马三国齐名的四个帝国。
若是普通兵马胜利,刘辩还不会如此,但如今李存孝攻破贵霜国都,擒拿贵霜国王与文武大臣而还。这等胜利,是前所未有的大胜。
或许在曹操,赵云等人心中,这次胜利足以比拟霍去病的封狼居胥。但刘辩觉得,这次胜利的意义,要远远大于霍去病的封狼居胥。
在普通百姓心中,他们对贵霜不熟悉,或许这一次的胜利,还抵不过灭亡大汉的一个诸侯。
但刘辩觉得,这次的胜利要大肆宣扬,凭借这次的胜利,来推动民族的凝聚力。强调“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的思想,并且震慑周边异族。
信使消息传来,正值洛阳朝会。
听了信使的捷报,朝堂文武大臣也十分高兴,不过他们却也没有特别重视。毕竟贵霜远在西边,对于这些文武大臣来说,西部的事情是无关紧要的。
荀彧拱手说道:“陛下,如今安将军已经押解贵霜国王以及王公大臣前来洛阳,照我所见,不如陛下召见他们,让贵霜王献上降书,在将他们放回去,以显示陛下的宽宏大量。而贵霜经此一役,想必也不会在与我大汉为敌了。”
刘辩摇了摇头道:“不,朕不打算这么办!”
随后刘辩看向礼部尚书韦孝宽,沉声说道:“韦爱卿,等安敬思押解波调等人回来之后,朕要在洛阳公开审判波调,你立刻派人在城中搭建校场,并且进行宣传,到时候朕要洛阳百姓看到此次的盛举。”
“陛下……”韦孝宽眉头微皱,拱手道:“荀大人说的不错,陛下不用如此对待贵霜王,并且您公开审判贵霜,便彻底断绝了贵霜向大汉求和的机会。日后西部,只怕战事不断啊。”
在韦孝宽看来,刘辩此举与当年的汉武帝太像了,好大喜功,穷兵黩武。当年汉武帝为了区区几匹汗血宝马便对大宛大动干戈,如今刘辩难不成要步上他祖宗的后尘。
刘辩摆了摆手道:“你的意思朕明白,不过西部方面,大宛,康居等国已经与我大汉同气连枝。若是贵霜在与我大汉为敌,借用康居,大宛国力制衡贵霜便可,不会消耗我大汉太过国力。
朕之所以要公开审判贵霜王,乃是为了让大汉百姓知道我大汉的强大,凝聚民心。同时震慑各路诸侯,异族。
话不仅仅是说说,且要说到做道。当年陈汤说敢明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但那是击败匈奴之后,才说出这句话。如今朕是先放出这句话,在击败贵霜。朕之所以要公开审判贵霜波调,也是为了树立大汉的威信,让大汉周边强敌,在不敢冒犯我强汉!”
第998章 杀鸡儆猴
随着刘辩明确说出公开审判波调的原因,文武群臣这才释然。
想当年汉武帝何等英明神武,但晚年却好大喜功,不断发动战争想要建立功勋,以正自己雄主之名。然而却给百姓带来沉重的负担,后来只好下罪己诏来谢罪。
群臣怕的就是刘辩也像他祖宗汉武帝一样,好大喜功,频繁对外族发动战争,获得胜利,好让后世史书对他大加称赞。然而胜利没有获得,反而是消耗国力,民力,步上前汉由盛而衰的后尘。
凝聚民心,震慑诸侯,四夷八方,扬大汉国威,巩固大汉政权,刘辩说出这几个理由,已经足够获得群臣的支持了。
韦孝宽拱手说道:“还请陛下详细指示礼部该如何行事。”
刘辩沉声道:“诸贵霜乃是西部大国,有民五百万,兵马三十余万,虽不如大汉强大,但乃是当今天下少有的大国之一。趁着安敬思还未到洛阳的这段时间,你便大肆宣传,宣传贵霜的强大,以及此次大战的详细经过。
不过切记,不可虚假宣传,要将战事的经过一五一十的说给百姓听。朕的目的是让百姓知道我大汉的强大,知道能战胜贵霜的难能可贵,却不是让百姓目空一切,盲目的以为我大汉无可匹敌!”
或许对于历史上鼎盛时期的大汉来说,贵霜算不得多么强大。当时大汉有民五千万,贵霜百姓只达到大汉的十分之一。
但历史上的三国时期,大汉的国力是和贵霜差不多的,由于数十近百年的战乱,导致大汉人口急剧减少,人口也锐减到几百万,单说蜀汉,人口都才不到一百万。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