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极!妙极!”
“若二位能够出马,定然马到功成!”
众臣纷纷推荐卢植,蔡邕二人,二人听得群臣夸赞,虽连道不敢,却也满脸喜色。显然二人也希望去一趟武当,会会那些狂傲的后辈。
刘辩脸色一黑,摇了摇头道:“不可,卢公,蔡公位列三公,为了这些小事,不可轻动。更何况你们且看那前来闹事人的年纪,除了陈琳三十八岁,阮禹三十二岁之外,另外几人,不过二十余岁,二公若去,便是胜了那是理所当然,不值得高兴,也显示不出武当书院的厉害,若是败了,一世英名岂不尽毁?”
刘辩手中拿着建安七子的资料,是先前锦衣卫提交上来的。这些人的年纪,大多是年轻一辈,鲜有人超过四十岁。刘辩一眼就看出来了,这是针对武当书院,以青年俊杰,会青年俊杰。
说实话这个时候的建安七子,除了孔融,陈琳之外,其他人名气虽大,却不如老一辈的,莫说蔡邕,卢植,郑玄这些经学大师了。就是荀彧,陈群也比不上,因为他们还年轻,但在年轻人中,这些人的名气是最大的。
荆州,冀州,颍川中年一辈的名士为什么没有来?来的全部都是一群年轻人?其意思已经很明显了,不让刘辩这边以大欺小。而刘辩这边呢,年轻的有才气的俊杰并不多,要么是封疆大吏,要么镇守一方,拿不出来。
“这些人大多是年轻人,摆明了就是要武当书院颜面扫地,我朝廷若是派人,也当派年轻人,四十岁以上者莫议”刘辩又将出战的提高了一个门槛。
“孟德倒是做的一手好诗赋,只是如今已经四十有二了吧?倒是可惜了!”卢植抚须说道。
蔡邕也道:“当年在并州时,我见过范仲淹,文采斐然便是我都要逊色三分。只可惜在幽州赶不过来。”
“虞允文才华也够,可惜在青州!”
“……”
众臣说了半天,却尽是曹操,范仲淹,虞允文,狄仁杰,庞籍这种封疆大吏。刘辩自然知道凭这些人对付青年的建安七子绰绰有余,但这些人要么赶不过来,要么有重要任务在身,说他们根本不现实。
“封疆要员,镇守边关不可轻动!”卢植摇了摇头,先刘辩一步否决了众臣的提议。
众臣只有将目光放在朝堂上,是荀攸,荀彧,田丰,郭嘉这些人?但这些人是实干派,若说文学,还真不是他们擅长的。
一个大臣试探性的看向荀彧道:“荀尚书为时常为陛下撰写檄文,当可担此大任了吧。”
“文若替朕撰写的是经国大事,治政方略,使他与名士斗笔,乃大材小用耳!”不等荀彧说话,刘辩提前高声道。
刘辩心知荀彧是实干派,所学知识比之文学不知重要了多少,因此也没主张让荀彧前往。
“荀公达冀州一役,以商为战颠覆半个冀州,也能担此大任!”
刘辩又回绝道:“公达长于谋略,运筹帷幄乃朕之张良,用来与才子斗计,是牛刀杀鸡!”
“田元浩言辞犀利,与弥衡相斗,必能手到擒来!”又有臣子看向田丰。
“元浩忠臣直柬,乃朕之警钟,与狂士斗嘴,岂不污我国士?”刘辩嘴角一抽,看向群臣看看是哪个没长眼建议田丰去的,以弥衡那滚刀肉跟田丰这个刚直的人斗嘴,岂不是要闹出人命来?
群臣环顾四周,该点的人被说了个遍,只剩下一个郭嘉,有人看向郭嘉,郭嘉连忙回绝:“微臣才疏学浅,举止轻佻,恐失国礼,不敢出战。”
“……”刘辩心中顿时一万只乌鸦飞过,这郭嘉平日里聪明的很,怎么今日就没点眼力劲呢?这个名额,刘辩可是算了他一个的呀。
郭嘉暗暗抬起头来,正看着刘辩那拧着的眉头,心里头咯噔一下,暗道:“糟糕,会错意了!”
刘辩一连回绝了荀彧,荀攸,田丰三人,在郭嘉看来,这三人对付几个年轻人应该不成问题的。然而刘辩来自后世,三国时代,除了曹家父子三人,就数着建安七子文学成就最高。眼下虽然年轻,但若是真只比文学,恐怕荀彧三人还要差一点。毕竟三人是实干派,文艺附庸风雅都是些虚的,荀彧表示我不在行。
但郭嘉不知道啊,郭嘉认为荀彧等人能够担此大任,刘辩却回绝了他们,并大大捧了三人一把。郭嘉便以为刘辩心中有更好的人选,或者有其他的目的,因此不等刘辩开口,自己就推辞了。
郭嘉一见自己会错意了,连忙把头一低,不在说话。刘辩又好气又好笑,摆了摆手,郭嘉退回班位,群臣的提议被刘辩回绝个遍,这个时候也没人说话了,蔡邕左右看了看上前道:“陛下,荀文若等几人应该能够担当大任,虽是大材小用,但武当书院也不容他人破坏啊,还请陛下三思。”
刘辩摇了摇头道:“你们说的都是我朝廷重臣,用他们对付一帮年轻学子,确实不妥,不知你们子女,可曾又文采出众之辈啊?”
群臣俱是摇了摇头,这个时候天下大乱,群臣的子女天赋不错的也都是培养的文韬武略。文学?貌似不是眼下该培养的吧?
“哎,你们回去也要努点力啊,我大汉后辈,不仅要文韬武略,还得精通经学,文学!”刘辩叹了口气道。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