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笑,燕,齐未曾贿秦,为何亡之?”弥衡讥讽道。
诸葛亮一脸鄙夷的看着弥衡道:“燕齐本就弱小,远离秦国,若接壤,未尝不贿?君不见秦兵临城下,燕以督亢乞和?至于齐,秦临齐之时已然庞然大物,远不是齐国所能抵抗的了。”
“六国贿秦致秦强自弱,秦灭六国也是六国咎由自取,至于秦之强盛而灭六国,在我看来纯属无稽之谈,楚国一度强于秦,为何没能一统天下?”
“读史乃明悟道理,借古明今,然而兄台读史,只看到秦国强盛这个表面,而忽视了其原因。兄台虚度十数年光景,反而瞧不起年幼的在下,还真是……”
弥衡脸色阴沉,一言不发。
其实秦能灭六国,又何尝只有这区区两个原因呢?秦国之强为一方面,六国贿秦也是一方面,但还有许许多多其他的原因,根本就是说不清的。
苏洵所作的六国论,也是因为当时南宋朝廷像六国一样,南宋向金割地求和。六国论其实是苏洵用来讽刺当时朝廷的懦弱的。
弥衡截取秦强盛之因,诸葛亮截取六国贿秦之说。这两个也只是秦灭六国之中的原因之一,说也说不清楚对错,但显然诸葛亮拿贿秦之说,将弥衡的秦强之说给破了。
这是辩论策论,双方都要以自己的观点为主,弥衡想要破诸葛亮的说法,用其他的原因便可,但这样一来,弥衡自己的说法便站不住脚,可以说是变相的驳回了强秦之说。因此弥衡败了,一个出名的大喷子,败在了年仅十六岁的诸葛亮手上。
诸葛亮最后那几句讽刺,说他把书白读了,周围看不惯弥衡的人对他指指点点。刺耳的声音传来,弥衡把心一横骂道:“好个小子强词夺理,六国灭乃因贿秦?倘若六国不贿秦,以秦之强徐徐积累实力,若干年后统一大势也不可避免。”
周围众人又发出嗤笑之声,弥衡的这般言论,已经没有任何依据,全凭自己猜测了,若是诸侯不贿秦而拼死抵抗,历史走向,犹未可知。
诸葛亮毫不示弱道:“若六国拼死抵抗,秦能灭六国尤未可知。但我却知秦残暴不堪,一统天下之后各地诸侯揭竿而起,若六国抵抗,高祖,张良,韩信,项羽,此等人杰必助自国发愤图强。”
“亮不敢枉测历史,但亮明白,唯有仁者方能成就万事基业!”诸葛亮说着,向着刘辩鞠了一躬,意思是战国不管如何发展,到最后还是会出现大汉这种以仁治国的国家,来平定天下乱世,造福天下贫苦的百姓。
诸葛亮鞠躬过后,冷眼看着弥衡冷喝道:“秦之残暴世所皆知,百姓深受其害,你一在强调秦能一统天下,如此暴虐的国家,岂能长久?你究竟是何居心?”
不知不觉,从原本的策略辩论,弥衡就被诸葛亮打上了暴秦的烙印。暴虐可是谁都不喜欢的,像袁术,那还是昏庸,算不上残暴,历史上哪个暴君不是人人喊打?夏桀,商纣,后人称秦也是叫暴秦。
广场之上的众人看着弥衡的眼神都不对了,可以想象日后弥衡去了哪不是人人喊打?谁还敢接纳这么一个主张残暴政治倾向的人?
“好,说的好,唯有仁者方能成就万事基业,我大汉立国四百年,到陛下手中又现中兴之兆,陛下乃仁德之君,我大汉,也必将万世兴隆,汉室永昌!”荀爽抚掌大赞,满脸的激动之色。
不需多说,诸葛亮已经赢得了此次比试的胜利,要弥衡开口认输是不可能,但弥衡已经语无伦次,谁胜谁负有目共睹。
刘辩已经赢了两场,李白胜一场,如今诸葛亮在胜,武当书院一共胜了四场。获得了最终的胜利。而谢玄与谢道韫那边,二人也是占据上风,所作的诗赋在裁判的品评下,比之刘祯,应殇都要高明许多。
如此算下来,武当书院居然是完胜,一场未败。
应殇,刘祯二人脸色惨白,他们输了,至于策略的比试也不需要继续,因为武当书院已经胜了四场,他们就算赢了策略,也没有用了。
二人落魄的走了出去,士兵将二人领了下去,随后便开始啪啪啪。
惨叫声,呻吟声此起彼伏。
场内就只剩下一个弥衡脸色铁青的看着诸葛亮。
士卒走到弥衡身前,就要将他拉下去啪啪啪。弥衡顿时反抗起来,推开士卒冷喝道:“我没输,为何罚我?”
“你这还没输?被人对的哑口无言!”
“枉读圣贤书,居然支持暴秦,不明仁义之理!”
“难怪此人不讨喜,原来是这般无耻。”
“呵呵,输都输不起,真是丢我读书人的脸。也好意思叫狂士,我看叫狗士还差不多。”
弥衡听得大怒,破口大骂道:“你们知道什么?我弥衡怎么会输?完全是他强词夺理,贿秦之说纯属无稽之谈,无稽之谈!”
“哼,弥衡你莫在强辩,本就是讨论独史感悟,你空读圣贤书十数年,居然是这般感悟。如疯狗一般乱吠,世间怎有你等厚颜无耻之人,速速退去,与你辩论,污我嘴耳。”诸葛亮摆了摆手道。
一边的刘辩心中大乐,这不是诸葛亮骂死王朗的台词吗?在看弥衡,虽然生气却没有如王朗那般被气死,这弥衡的心理素质比王朗强太多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