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让杨彦坡等一群“清流派”深感忧虑,他们似乎看到了前霄末年外戚干政的情形,因而在朝堂上总是极尽所能地排挤这些崔氏的族人和姻亲故旧,可以说崔宪推辞丞相一职,多少有着受到“清流派”排挤的原因存在。正因如此,刘彦钊登基之初,“清流派”就与晋原崔氏结怨不少。
此次有关“官凭马商”的御前会议是刘彦钊深思熟虑之后才决定召开的,他想通过此次会议达成两个目的:其一是想借以李元疾为首的军方力量对以杨坡为首的“清流派”施加压力,以平衡“清流派”排挤掉崔宪的影响;其二是想借“官凭马商”之事,暗中敲打一下萧鲎及其岳父杨坡,让他们收敛一些,不要老是与自己唱反调。
这两个目的可以说都达到了,但是皇帝刘彦钊的心里却并不踏实,他拿不准萧鲎这个纨绔会否真的收敛,更拿不准杨坡会维护这个女婿到何种程度,“清流派”会否就此与自己真诚合作。
“清流派”对于晋原崔氏存在着根深蒂固的成见,认为他们一旦得势必定会弄权干政,将大好的江山败坏。但刘彦钊的想法却不一样,他刚登基不久,手中权力并不稳固,此刻他能依靠的就是来自母亲家族的支持,晋原崔氏是老皇帝和他一手提拔上来的,是帮助他稳固政权的盟友,并不是敌人。如今两派闹得这般不愉快,作为皇帝,深感自己的龙椅并不安稳。
更何况“清流派”原本支持的是燕王刘彦钧,而崔氏对新皇帝则是鼎力支持,两者之间的温差决定了刘彦钊倾向于以崔氏为代表的“京晋望族”一派,而不是“清流派”——尽管在高祖时期,“清流派”为建立江山立下了血汗之功。
杨坡也感受了“清流派”与新皇帝之间的裂痕,也曾试着弥补双方间的嫌隙。虽然他有诚意这么做,但“清流派”的其他骨干并不认可,他们对于身处深宫之内却摆弄权术的崔太后极度反感,每每杨坡在朝堂上摆出一番“和解”的姿态时,都会被自己人拆台。最后与其弄得两边不是人,倒不如当好“清流派”的首领,杨坡也不再顾虑与崔氏之间的关系是否会变得更坏,与同僚们通力阻击崔氏的力量在朝堂上扩张。
在这样的情况下,萧鲎这位纨绔公子却是杨坡最不放心的“自己人”。首先他是萧子康的儿子,系出名门,理所应当地被“清流派”所认可,但他的为人处事、为官为政却总摆脱不了一个“贪”字,这一点又饱受时人诟病。再者萧鲎是杨坡的女婿,于公于私后者都必须要维护于他,也正是有这么一位靠山在,萧鲎做事情越来越大胆,杨坡虽然多番劝解、敲打,仍然不知收敛。
杨坡不知道的是,正是有这个不成器的女婿在,他“中太尉”的位置才坐得稳——有了萧鲎这个满是毛病的女婿在皇帝眼皮子底下,皇帝才放心大胆地让杨坡继续担任“三公”。而通过这一次在御前会议上的“敲打”,皇帝和杨坡也在互相观察,想看看效果如何。
当然最终的结果还是令双方都感到满意的,萧鲎夹着尾巴做人,他的丈人在朝堂上也很少出言反对皇帝推出的“新政”、任免的“新人”,刘彦钊感觉来自“清流派”的阻力减轻了不少。
皇帝也没有继续对萧鲎穷追猛打,杨坡确信那场御前会议上,皇帝的“敲打”就真的只是“敲打”,只要他在朝堂上遂皇帝的心意,萧鲎和他就不会有什么麻烦,这对君臣之间还算是有些默契。
然而这般“和谐”的朝堂也就维持到弘文五年的年底而已,因为一个人的到来,将彻底改变老皇帝为新皇帝精心构建的权力班底。
下一回主角回归,激烈的权谋之争的大幕即将拉开!在此之前,求点击求收藏求推荐求打赏~~~
(本章完)
第26章 旧友相迎
大盛弘文六年正月初一清晨,京城恒阳中的人们正为“新年”忙碌不已时,西门外传来了一阵急促的马蹄声。
“快!拦住他!”守城的军士七手八脚地将一排木拒马横在门口,以此阻止骑马之人冲进城内。
“让开!快让开!我乃卫尉府探马,有紧急情报面呈高大人!”来人见城门设防,远远地就大声喊道。
“卫尉府?”守城的军士也属卫尉府管辖,此人自称是卫尉府的探马,也就是自己人,领头的军官赶忙指挥手下将木拒马撤去,不过仍然依律将骑马之人拦了下来。
“京城之中不得纵马飞奔,这是规矩!尔身为卫尉府公人,当知为高大人分忧。今日新年初一,可不能惹出什么事端!”守城的军官正色训斥道。
然而骑马之人神色慌张,将自己的腰牌交给军官验看之后就策马一溜烟地朝卫尉府方向飞奔而去。
杭兴受到处置之后,卫尉卿一职就落到了崔太后的侄女婿、原京兆长史高颐的手中,这名卫尉府的探马着急去见的就是这位高大人。而经过了“除夕”一夜守岁,此时的高颐仍然沉沉地酣睡着,他怎么也想不到这一天发生的事情将会轰动整个中畿!
此时京城以西二十里的官道上,一支队伍正缓慢地向京城方向行进。队伍的最外围是由十五名高手组成的护镖队,为首之人看上去三十多岁,目光如炬、步伐轻盈,手执一口青锋宝剑,正是近年在西京咸安城声名鹊起的“云天镖局”掌门人——肖雨复。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