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上天垂怜,我大盛命不该绝!”东郭棠拜倒在地,竟像个孩子一样兴奋地哭出了声来。
“老祖宗!”东郭菱芸急忙将他从地上扶起来,替他擦拭眼泪。
“好、好!”东郭棠拍着东郭菱芸的手,欣慰地点着头。
“义父、叔父,荃儿不辱使命!”周蕙荃来到周绰、周沐身旁,向他们二人行礼道。
周绰和周沐正诧异她是如何“不辱使命”之时,瞥见秦骧正缓步向他们走来,心中便明白了一切。
“二位大人,一别数月,可还安好?”秦骧微笑着朝二人拱手道。
“都好、都好!”周沐脸上露出了劫后余生的喜色;而周绰则是板着一张老脸,用一种近乎责怪的语气说道:
“身为藩国国相,如何无诏回京?身为藩国国相,国君造反如何不劝阻国君、警告朝廷?”
秦骧没想到周绰竟然劈头盖脸地数落自己的不是,但他也心知肚明,周绰的脾气就是如此。
秦骧朝周绰屈身作揖,不卑不亢地回道:“无诏回京,只因身陷囹圄;不能劝阻国君,也是因为身陷囹圄;不能警告朝廷,还是因为身陷囹圄。然秦骧身为燕国国相,保全了燕王的家人,保全了燕国的百姓,保全了天下安宁,唯独没能保全燕王!”说完秦骧深深地弯下腰去,一副难辞其咎的愧疚模样。
周绰看到这副情景,无奈地叹了口气:“终究是他自不量力,觊觎着本就不属于他的东西!”
“诸位卿家,请落座吧。”皇帝刘彦钊出言道,“这一夜会很长,你们就在这里,与朕一起静待消息吧。”
“是!”五位辅政大臣齐声说着,在殿内选好位子坐下。
这一夜真的如皇帝刘彦钊说的那样,令人感觉漫长。
不过好在传令的禁卫军带来的都是好消息,宫城内的“离轲”残余、燕王余党都被风卷残云般一扫而空;宫城外,禁卫军也封禁了燕王躲藏的小楼,与“离轲”的卫统领一伙儿一番激战之后,将他们顺利剿灭,并且俘虏了燕王的心腹谋士褚东篱。
而在恒阳北城,那些趋炎附势上表拥立燕王登基大大小小朝臣们,也被禁足家中,等候发落……
这一切如秋风扫落叶般顺利的背后,是秦骧与“离”部的紧密合作起了大功劳,以及禁卫军的及时拨乱反正,才能将堪称“死局”的形势,一朝颠覆。
美中不足的是,直到天亮了,依然没有收到管玉书伏诛和燕王被擒的消息,而这也是正是秦骧和皇帝最为关心的。
(本章完)
第258章 谢幕(大结局)
七月二十四日清晨,京城恒阳依旧沉浸在一片愁云惨雾之中。
持续了二十多天的的危机悄然解除,甚至很多人没意识到危机的发生,事情就这么结束了。
当天禁卫军撤出了内宫,只在外宫城和城门驻留了少数精锐人马,其余的都被派去维持京中的治安,协助搜捕“离轲”的残余。
身体虚弱的皇帝刘彦钊迁出了寝宫,在崔太后、徐皇后、崔夫人、东郭夫人一干后宫命妇的簇拥下来到御猎苑深处的紫霄宫养病,随行的还有临时任命的五位辅政大臣,以及整个尚书台的官员。
对皇帝来说,这是一场浩劫,同时也是一次机遇——以杨坡为首的“清流派”势力在这次危机中彻底瓦解,崔正为首的“外戚”势力在杨坡任“首辅大臣”期间备受打击,此时朝堂上亟需新鲜血液补充。
而皇帝暗中培养了半年时间的尚书台正好借着此次危机的解除,得以浮上台面,名正言顺地为“辅政大臣”们辅佐政事。
“离轲”之主南宫延在这次事件中把自己也搭了进去,皇帝本想将他凌迟处死,但在秦骧的一再恳求下,刘彦钊同意将南宫延交给他处置,但前提是不能让他活着。
在禁卫军的护送下,秦骧押着南宫延离开了宫城,来到了御史检察院。在思过院中,秦骧为南宫延选了一间干净的监房,作为这对宿敌的诀别之所。
发白的桌案上,一缕茶香沁满监房,秦骧和南宫延面对面坐着,脸色轻松,仿若一对许久不见的老友,正在品茗叙旧。
“真没想到,秦公子能把事情解决得这么漂亮,南宫延佩服!”南宫延端着茶杯微笑着说道。
秦骧却是一脸不解地问道:“你本有机会离开皇宫,却为何要留在宫中坐以待毙?”
“呵呵呵……”南宫延将杯中清茶一饮而尽,笑着回道,“在下本就命不久矣,想在临死前做一件震惊天下的大事,也不枉我来过人间一遭!在就是这么一个小小的愿望都让秦公子破坏了,实在是时也命也!”
秦骧将右手拿起茶杯,朝对方做了一个“敬”的动作,接着说道:“你我数次交手,每次都是险象环生,像这般心无芥蒂的闲聊,只怕还是第一次。”
“是啊!”南宫延仰面轻叹,“在晋北草原时,你我在谁都没有准备的情况下偶遇,虽然一番交谈,却是语藏机锋、针锋相对,谁都没能敞开心扉好好地聊上一聊。”
“与先生多次交手,还不知你的身世?”秦骧问道。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