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伟业干呕几声:“拜托,不要这么做作”。
牵涉到技术问题,他的兴致突然高了起来:“现在的问题是,你会制作珍妮纺纱机吗?”
夏天南的笑声戛然而止,尴尬道:“不会,我是做企业管理的,你懂得……”
“哈哈哈”,轮到林伟业大笑三声,“叫声大哥,哥给你指条明路!”
夏天南不以为意,张口就叫:“大哥,你一个搞炼钢的会造珍妮机?”
林伟业得意之情溢于言表,嘴里吐出两个字——“不会”。
“靠,你玩我啊?”
“虽然我没弄过这东东,但是原理我懂,而且中学时,我参加过兴趣小组,老师给我们展示过珍妮机1:10的模型。只要让我接触这个时代的纺纱机,我就能摸索出来。”
夏天南翘起了大拇指,“搞技术的就是牛叉,全才!”,然后竖起另一根大拇指,“给你母校点个赞,素质教育落实的好。”
商议完发展大计,夏天南派人把谭山叫来,命他去购置一台本地妇女用的纺纱机以供林伟业研究。
谭山一脸不解,“老爷要这东西何用,那只有县城的妇人才有,况且都是自家用,市集没有卖的”。
老百姓都是自己纺纱、织布、缝衣,要想买纺纱和织布的机子只有登堂入室到别人家里去,可是贸然跑到别人家里买台纺纱机很是奇怪,就像旧时空跑到一个不认识的人家里说要买他的锅铲一样。
夏天南拿出领导的架势,不耐烦地一挥手,“怎么买是你的事,老爷我只看结果,办法自己想,银子找我报销!”
谭山苦着脸退下,自个慢慢想办法去了。
第十三章 开设工厂
林伟业担心的问:“这么简单粗暴的工作方式会不会影响村长的情绪啊?毕竟我们两个外来户,很多事必须依靠本地人。要不我自己想想办法?”
“这你就不懂了,这和管理企业一样,具体的事物,就交给下属去解决,什么事情都替他们考虑到,事必躬亲,累死了也做不成什么事。”
林伟业不懂企业管理,觉得夏天南说的有道理,嘿嘿几声,折回自己房里画图纸去了,等机子实物到了再进行修改。
事实证明夏天南的理论是对的,第二天一早,谭山带着一台破旧的纺车回来了,后面还跟着谭二嫂。原来谭山让谭二嫂出面,以自己纺纱织布为由去买的,只花了几十文,卖的人家还很高兴,毕竟这纺车值不了多少钱。
这是一台中国古代典型的“纺缕”,《天工开物》中有记载,结构简单,以木制成,事先把棉条在木杆上绕成筒状,然后通过手摇脚踏把通过纺轮拉动锭子。
夏天南看到这纺车有点失望,这么简单的手工机器,再怎么改,又怎么改出引领工业革命的珍妮纺织机呢?他看向林伟业,“这玩意改珍妮机到底靠谱吗?我能不能成为大明最早的工业资本家的希望就看你了。”
林伟业没他这么悲观,笑呵呵地说:“东西方的纺纱机子有所区别,但基本原理大同小异,我看过珍妮机的模型,不比这纺车复杂多少,无非就是纺纱的锭子从横着排列改成竖着排列,同样一个纺轮可以带动更多的锭子而已,给我找给好点的木匠,两天之内我保证造出珍妮机。”
夏天南闻言大喜,吩咐谭山赶快去找个木匠。
接下来的两天里,夏天南吃不香睡不安,时不时去林伟业那边转转,只见他带着一个木匠对着一堆木架敲敲打打,看又看不懂,回到自己房里又坐立不安,连谭二来禀报最近盐场的销售情况都没什么心思,勉强听完就打发他回去。
谭二见他兴致不高,还以为自己哪里做的不好,心下惴惴不安——最近村长谭山被委派其他的事情,盐场暂由他负责看着,主要任务就是盯着卖盐,然后把收入情况报告给夏天南,他很看重这个临时的差事。临走到门口,才想起忘记了一件事没禀报,转回来小心翼翼地开口:“夏老爷,广州来的张明礼又来买盐了,而且有事想跟老爷商量”。
“买盐按价钱买就是了,还有什么事商量,我们盐场可是价钱公道童叟无欺”,摆了摆手,正准备拒绝见面,觉得这么对待客户不妥,话到嘴边又改了口,“也罢,等我忙完了再去见他。”
谭二连忙答应了,回盐场传话。
谭二走了不久,夏天南正想着是不是再去看看进展,门“呯”的一声被推开了,林伟业带着满脸笑容走进来。
夏天南激动起来,“是不是得手了?”
“去你的,什么得手了,说得跟泡妞一样。应该叫技术攻关成功”,林伟业得意地招招手,“跟哥去看看吧”。
夏天南喜滋滋地跟着林伟业来到他房里。这间卧房床都被移开了,整间房变成了一个木工房,到处是木材、刨花,正中央摆着一个完全不一样的纺机,谭二嫂正在操作。
夏天南走进仔细端详,这机子朝上方向是个“h”形架子,中间设置了十几个锭子,纱线是与地面平行的,两边侧面是“x”形的支架,右侧的纺轮接近水平,谭二嫂摇动着纺轮,一次带动十几根纱线。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