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后一名炮手用锤子锤打垫塞在身管和炮架之间的三角形楔木,使得炮身渐渐升高。
待得炮身仰起到位,炮手又喊道:“用药二斤六两。”
另外二名炮手赶快从土坑里提来一个瓷罐,这种瓷罐子是专用来装火药的,内外都有釉面,有束颈用来拴固,外面还用藤竹做得套子以便搬用。
炮手打开封罐胶泥,揭开封口的瓷碟,用木质的量药勺一勺一勺的量取火药,倒入炮膛,一个炮手用长杵将火药捅进炮膛底部,向接近炮膛底部的火门里插进用纸加火药做的引线,继续装药,捅紧,又装上一个木码,这才装入铁弹。
第二百五十五章 明军炮演(二)
左武卫请众人等后退十丈之外,其余众多将士也都退到远处,做好了万一的准备。左武卫只后退一丈远,将手中小旗一挥,喊道:“点!”
一个炮手用火把点燃了引线,炮手们立刻退到左武卫身边,神情紧张,一齐注视嘶嘶冒着火花迅速燃短的引线。
大炮虽然威力很大,但是当时的大炮铸造缺少工艺管理,铸炮材料也良莠不齐,质量不能保证。同时缺少经验丰富的炮手,学习的是翻译的时候毫不考虑度量衡换算的西洋炮术书籍,这使得很多火炮第一次发射就会炸膛,往往会死伤许多人。
引线冒着嘶嘶的火花往火门中燃去,突然,火门红光一闪,紧接着炮口喷出火光,发出“轰”一声巨响。众人只觉得脚下土地一震,霎时间大炮前一片浓烟。在大炮响时,幕僚们和将士们都本能地将腰身一猫,炮手们也往下猛一蹲。
左武卫弯着腰,他看见红光时赶快张开嘴巴。炮响之后,他迅速跑近大炮,查看了一番又用手摸一摸,放下心来,赶紧过来禀告:“镇台,炮身完好无损。”
何如宾和幕僚、将佐们走近观察,检视炮身、炮架,坚固如初,很是满意。过了一刻工夫,有亲兵从二里外的土丘旁飞马驰回禀报:炮弹飞过了土丘,打断土丘后面的一棵树。
“据称贼人火器犀利,比此炮如何?”何如宾笑道。
“贼人之炮再犀利也不过如此。”有幕僚说道。
“呵呵,这还是五斤炮子的小炮而已,若是放射十五斤炮子的大炮,一炮即可糜烂三四里。贼人的火器再犀利最多也就如此了。”何如宾胸有成竹,“左守备,现在火器营有多少大炮?”
“回禀镇台:加上这十位红夷大炮,新旧炮共计一百六十四位。”
“虎蹲炮之类不算在内了。去掉这些小炮,有多少?”
“回禀镇台:有三十八位。”
何如宾颇为满意,有此犀利火炮,辅之以一万多大军,贼人定然不堪一击。
他随后巡视了火器营。这个火器营是他就任总兵后新设的,调集了许多火炮,又新造了不少炮车。何如宾见火器营营伍整齐,甲仗器械精良,士卒或是操练或是维护器械,忙忙碌碌,并无游手懈怠之兵,感觉很是满意。
他赞赏了一番左武卫练兵有方,在一干幕僚的众星捧月中离开了。
送走何如宾,左武卫吩咐手下:“炮膛刷洗干净了就收拾物件,准备套马回营。”
士兵们牵来新近置办来的川马,套上大炮。川马体小力弱。这种炮车制造的非常笨重不说,而且没有火炮前车,牵引的马匹不但要往前拉,还要承担压在背部的重量。利用畜力的效率很差,非得七八匹马才能勉强牵引。左武卫知道本地蒙古马很稀罕,江南和广东也不养骡子,只好用川马凑数。
“这马的力气太小了,还不如骡子。”他身边一个把总说。
“这是南方的小川马,比山东的驴子还小。”左武卫说,“拉起车来还抵不过一头驴子。走山道驮运货物还成,拉车拉炮都不行。”
“卑职看此地牛很多,不如用牛。”
“牛太慢了。”他摇头,“而且容易受惊。战场上炮铳一发,牛一惊岂不是立刻就要坏事。”
回到营寨安顿完大炮,左武卫又去了火药工场,离着军营炮台大概五六里远,有一大片窝棚,是制造火药的作坊。那里日夜不停地从各地用船运来制造火药的材料:硫磺、木炭和硝石,间或也运来一些其他东西,有晒干的人粪便,乌头之类有毒的中草药,还有石灰桐油之类。
左武卫身为火器营的主将,对火药和炮子的供应最为关注。他统带火器营,火药、炮子是事关生死的事情,不能不重视。
“造了多少火药了?”他问。
管事禀告道:“回禀大人,如今已经造了一万斤了。多是击药,亦有少量的爆药。还有毒火药和药饼子。”
“这太少了。一万斤不顶用。”
“是,只是要用的麻杆炭不好找,正换用柳木炭。”管事的说,“如今造火药与以前不同,硝石硫磺均得提纯了才能用。光提生磺要用牛油猪油,十斤就要费去二三斤,筹措起来颇费时日。”
从火药工场的土围里出来,三四里外黑烟冲天,这里是铁匠营所在地,军中兵器大多是铁制,官军虽然武器有官府专门设局制造,但是军中还是携带有一部分铁匠工具、铁料和木炭,用来随时修理武器,必要的时候也能赶制些消耗大的武器,比如箭头铁子之类。现在铁匠营日日夜夜都在赶制炮子。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