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句铿锵有力的话一出,在场众人不管心中是否暗中打着从龙的主意,均为其一番话所折服,这话说得敞亮,堂堂正正,既表达了知恩图报之心,也展示了忧国忧民的气节。
“孙先生说得好!”夏天南说道,“我本一布衣,如果只是贪图享受,光凭棉布和酿酒的几桩买卖就足矣,又何苦大费周章拉起一支队伍,与官军为敌?挟大胜之威,又何必同意受抚,成为朝廷的军将?”
他站起身:“既然孙先生把话说到这,我也不妨表明态度,大家现在是同一条船上的人,相互之间不必遮遮掩掩,互相猜忌。我既然有了这个能力,将来还有望拥有更大的能力,自然不会让华夏大地毁在流贼和鞑子的手上。流贼只是一群靠劫掠为生的饥民,除了破坏什么都不会,鞑子也不过是辽东一群野蛮粗鄙的蛮子,二者都不配入主中原,中原这片锦绣河山,只能是能者居之。今上若是圣明,我夏天南不介意做大明的郭子仪若是昏庸无能,形势所逼,这黄袍加身的戏码,说不得也要演上一演。”
此话一出,众人哗然,大多兴奋不已。相比于以前的模糊态度,这算是明确了琼州营的前进方向。
孙元化、司马德等人不消说,都明白这番话的意思,谭山、刘全等人虽然没读过多少书,但是郭子仪平定安史之乱保住大唐江山、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做皇帝的故事,都是戏文里看熟的。夏天南说的再明白不过:当今圣上若是值得辅佐,就做朝廷的柱石,抵御外诲,若是不值得辅佐,那就取而代之。
存了从龙之心的人都吃下了一颗定心丸,孙元化却心情复杂,他没想到猝不及防之下,话赶话地“逼迫”夏天南表明了态度。对于夏天南的表态,他略微有些失望,毕竟不是自己最期待的结果,但是也不算太坏,至少留有余地,并非执意要颠覆大明不可,最重要的是,他愿意承担起剿灭流贼抵御鞑子的担子,这是孙元化觉得最欣慰的。
司马德没有再说话,但是嘴角却露出了一丝不易擦觉的笑容。他并不是头脑一时发热,要让孙元化难堪,而是有私心在内。
自从孙元化来到临高,他就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危机感,以前的优越感消失殆尽。
原本夏天南手下没有像样的读书人,“二当家”林伟业沉迷于技术,不过问政事,与黄猛甲那样的武夫和谭山那样的泥腿子比起来,司马德首席智囊的地位无可动摇。可是孙元化一来就变了样,人家是举人出身,历任兵部主事、郎中、右佥都御史、登莱巡抚,无论是功名、职位、经历都远胜于他,司马德南京兵部小吏的身份简直说不出口,就算是引以为豪的“知兵”,在对方光鲜的履历面前,也摆脱不了纸上谈兵的尴尬。
但是司马德的直觉告诉他,孙元化虽然愿意留在临高,但是对朝廷的忠心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变的,而夏天南的心思他比谁都明白,绝不甘心做一名被文官呼来喝去的武将,其最终目标是逐鹿天下。夏天南能否摸透孙元化的心思,他不能肯定,但他有信心找到合适的机会让孙元化表态,让夏天南明白孙元化的“身在曹营心在汉”的骑墙心态。所谓“君子可以欺之以方”,孙元化在刚才那样的情况下,绝不会选择以谎言蒙混过去,势必会表明心迹。
事情的发展果然如他所料,孙元化“顺理成章”地被他看似有些无礼的话引出了那番言论,不管夏天南如何大度,这根刺终究是种下了,今后夏天南可能仍然会倚重孙元化的才能,但绝不会彻底信任,总会有所保留,而他司马德才是全心全意辅佐其夺取天下的属下。至于夏天南的表态,在他看来,不过是用一种掩饰,让吃相不太难看而已。
未完待续。
第三百八十一章 林伟业的政治婚宴
司马德和孙元化内心微妙的想法,夏天南自然不可能完全掌握,但是大体还是在他的意料之中。
孙元化的立场他并不意外,司马德对孙元化的提防也是人的本性,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他虽然不屑于古代人所推崇的所谓帝王心术,但属下之间良性的竞争是有利于团体的发展的——前提是这种竞争保持应有的克制和秩序。所以他并没有点破司马德的用意,也没有斥责孙元化的“二心”,只是以自己的表态化解了这个局面。只不过他的这番表态没有掺什么水分,基本上是心中所想,并非司马德所猜测的惺惺作态。
“不过要年底操办热闹一番,总得有个由头。”司马德成功达到目的,也不再纠缠,转到最初的话题,“按理说,如果将军家有人做寿或者娶亲是最好不过了,给琼州大小官员送张请柬,既达到目的,也给了他们台阶下,总不能让人家文官巴巴地过来给武官拜年,他们总得留点脸面。”
夏天南和林伟业面面相觑,话是不错,可是两人赤条条穿越过来,父母家人都在另一个时空,哪来的家人做寿?倒是娶亲靠谱点,可是夏天南家里唯一能摆上台面的玛丽娅却是外国人,国人眼中的蛮夷,还不在琼州,回了英国娘家,不知道啥时能回来。春兰夏荷再受宠也只是丫鬟,顶多一顶轿子抬进家门为妾,还不能走正门,办婚宴想都别想。虽然夏天南不在乎出身,但是他没兴趣也没精力去改造这个时代所有人的价值观。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