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阴霾的下午,黄县附近,尘土飞扬,一大批饥民缓缓前进。
这群饥民人数大约为六七百人,男女老少都有,队伍庞大而混杂,看起来松散而杂乱,其实也有一定的组织。大体以本村寨、本宗族为核心,形成群中有群的状态。青壮年走在外围,老弱妇孺在中间,还夹杂着装着破烂家什和粮食的独轮车。有时候走不动和体弱的人还能搭在车上坐一阵。
也有一些人是边缘化的,完全被排挤到了人群的外围,得不到休息和帮助,除了特别强壮的人之外,渐渐的就掉队成官道旁的一具尸体。
虽然这群饥民以宗族、村寨形成了核心,但是队伍中有一名身体敦厚结实的汉子格外惹眼,一些似乎能够对饥民发号施令的老者围绕着她,不时询问他的意见,是停下暂时休息还是继续前行。
“马兄弟,这里离黄县没多远了,乡亲们走了一天了,是不是求求官老爷,让咱们进县城歇口气?”
“是啊,叛军都被灭了,听说黄县也收复了,应该能让咱们进城吧?”
汉子正在眺望前方,似乎在寻找什么。与周围衣衫褴褛、灰头土脸的饥民相比,他结实健壮的体魄看起来格外引人瞩目,连续奔波没有让他变得和周围的饥民一样面带菜色、瘦骨嶙峋。
听到周围老者的发问,他摇摇头:“黄县虽然被朝廷收复了,但是不可能让咱们这么多人进入县城的,当官的害怕聚集太多人酿成民变。叫乡亲们咬咬牙坚持一下,还是继续往前走吧,听说新任山东巡抚和巡按在青州、莱州都设了粥棚,咱们在莱州就吃上了粥,眼下都到登州境内了,应该也会有。”
虽然不知道登州境内还有没有这样的粥棚,又有多远才能到达,但是听他这么说,那些老者都不敢再多说,向周围人群传话。
人群中有一些人唉声叹气,但没有人忤逆这精壮汉子的话,继续前行。
走了两里地后,他们又碰到了另外一群饥民,这伙难民是从平度州的方向过来的,规模比他们略小,但是青壮明显要多一些,看样子也是往登州去的。
两伙人相遇后,没有接触,却暗暗提高了警惕。乱世之中,人命贱如草芥,除了之前要担心叛军的袭击和掠夺,饥民之间也会相互攻击,起因也许只是对方有自己需要的口粮和独轮车,人类的道德底限在活下去的愿望面前一再被突破。
双方并行了一段路程之后,前方官道上出现了几座临时搭建的草棚,棚中支起了十几口大锅,正在冒出阵阵香气这是粥香登州果然和莱州等地一样,设立了粥棚救济难民。
多日粒米未进、靠吃野菜度日的饥民闻到这香味如何还忍耐地住,顿时一窝蜂地往前奔跑,不少妇人小脚跑不快,半途就跌倒在地。
若是只有一股饥民,依靠宗族的老人弹压,也许还能勉强维持秩序,可是眼下有两股人,谁都不想落后,也许慢上一步,粥被人抢光,就是饿死的下场。
粥棚前有维持秩序的琼州营士兵,见到这样的场景立刻亮出了武器,挡在前方。这几天来,他们应付这样的事情不是第一次,也有了经验。若是让饥民冲击粥棚,不能救济饥民不说,自己都会有生命危险。
负责保护这个粥棚的军官是苏粗腿,他端起了琼海式步枪,大声喊道:“所有人都给我站住!冲击官府粥棚,就地斩杀!”
听到苏粗腿的恐吓,一些饥民犹豫着放慢了脚步,可是更多的饥民忍耐不了腹中的饥饿,加上怀着法不责众的心态,仍然一窝蜂地朝粥棚涌去。
苏粗腿见言语无效,握紧了步枪,下令道:“结阵!”
几十名士兵排成横队,挡在粥棚前,摆出了迎敌的姿态。苏粗腿知道,如果这两拨饥民失去控制,凭一个排的步兵是挡不住潮水般的人群的,必要时需要杀人立威,才能震慑住这些饥民。
领头的汉子眼见局面要失控,有些着急,高声喊道:“施粥人人有份,不要急!”
可是两股饥民眼中只有热腾腾的粥,生怕慢了一步被旁边的人抢走,乱象已现,光凭几句话是阻挡不了了。体力好的青壮冲在最前方,身后是老弱妇孺,近千名饥民卷起漫天灰尘跑向粥棚,仿佛是攻打城池的军队。
苏粗腿举起了手,示意做好战斗准备,士兵们端平了步枪,刺刀在阳光下反射出耀眼的寒光,这是代表杀戮的信号。但是人数比他们多出近十倍的饥民根本没把几十名步兵放在眼中,在他们看来,滚滚人流足以把这些士兵踏成肉泥。未完待续。。
第六百一十五章 镇压饥民
汹涌的人流越来越近,苏粗腿和他手下的士兵握紧了步枪,手心都开始冒汗。面对敌人时,他们从不畏惧,也毫不手软,可是面对一群衣衫褴褛、手无寸铁的饥民时,他们居然有些忐忑起来。
苏粗腿也是穷苦人家出身,知道挨饿受冻的滋味,眼前这些饥民只是被饥饿冲昏了头脑,并非要和官府作对。对他们而言,缺衣少食徒步穿越大半个山东来到登州,已经是强弩之末,随时会饿死,如果在这个地方没有吃上粥,也许撑不到下一个目的地就会死在半路上,一碗粥就分出了生死,让他们如何能够淡定?
看着前方饥民狂热而期盼的眼神,苏粗腿一时间动摇了,要不,把他们放过去?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