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荷还傻傻的问,“为什么树个棒槌就是身体健壮啊?”
春兰是大户人家丫鬟出身,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对男女之间的事比贫苦人家出身的夏荷清楚的多,她制止了夏荷的追问,想给老爷擦拭身体,可是看着夏荷口中的“棒槌”,一下就失去了勇气,草草擦拭了一下脸和脖颈就拉着夏荷退出了房间。
出了房门春兰心里砰砰直跳,老爷身体真健壮!
……
林伟业觉得今天的夏天南很莫名其妙,黑着一张脸跟在自己后面,说是督促武器生产的进度,可是总觉得他哪里怪怪的。要是往常说不定会刺他几句“严重抗议以行政手段干扰科技研究和生产”之类的话,不过因为昨晚和符南英久旱逢甘霖,恩爱了一晚上,今天心情非常好,就不和这个家伙计较了。
因为通止规的推行,和工序的完善,标准化量产火枪已经进入了倒计时,枪管、枪机、组装三大工序已经磨合完毕,各工匠携带学徒已经就位,熟铁、黄铜和制作枪托的木材都已经准备好。
崇祯三年十一月的某一天,位于大明琼州府临高县文澜河边的几间临时搭建的板房内,身兼炼铁总工程师、制枪铸炮总工程师等职务于一身的林伟业发出了指示:“百仞滩枪炮厂火枪车间标准化生产正式启动!”早已准备就绪的工匠们开始了自己的工作,王一锤砸出了第一锤,近代化的标准化流水线作业第一次出现在17世纪的明朝。
仅仅六天后,第一批二十支枪支就摆在了夏天南面前。和上次试制的枪支相比,大小粗细一致,仅凭肉眼,夏天南看不出这二十支枪有何区别,接下来就是实弹发射看看性能了。
护卫队员终于暂停枯燥的刺杀训练了,因为夏老爷带来了传闻中的火枪,据说比官军的鸟铳更加犀利。在众人翘首以盼的期待中,夏老爷和林老爷带着枪支来了。这些火枪看上去很精美,枪身几处地方还有黄铜包裹,一看就是价值不菲。
第一批被挑选出来试枪的十八名队员都是老队员,包括黄汉生和杨由基,平时训练认真刻苦,几次战斗都很勇猛,试枪也是对他们一种肯定。其他人都用羡慕的眼光看着他们。
这十八人加上夏天南、林伟业,刚好每人一把枪。林伟业参与试枪是因为要在模拟实战的情况下对枪的性能和参数做进一步的了解。
夏天南拿出军训时教官的派头,教这十八人如何端枪,如何三点一线瞄准,因为这些人从来没摸过枪,光这一项就练了半个时辰。等他们能像模像样的端稳枪支进行瞄准动作后,再练习装弹射击的整套动作。
林伟业把这套动作分为几步:第一步,拉动枪机,打开药池盖;第二步,取出纸壳定装弹,咬开弹体,倒小部分火药在药池里,然后把纸壳弹连同剩余的火药一起塞入枪管;第三步,从枪管下的套筒取出通条,插入枪管,把子弹和火药压紧;第四步,扣动扳机,发射。
比起火绳枪,这套发射动作已经非常简单了,十八名护卫队员很快就掌握了,接下来就是实弹发射。训练场上在五十米距离临时竖起了二十个人型木靶。
夏天南以口令指挥众人:“发射准备!”
哗啦啦一阵拉动枪机打开锁头的声音,大家打开了药池盖;
“开始装弹!”
队员们稍显笨拙的咬开纸壳,在药池里倒入一些火药,然后塞入枪管,抽出通条捅紧;
“瞄准射击!”
大家端起枪,枪托贴在腮边,按照夏天南说的“三点一线”瞄准前方的靶子,扣动了扳机。“轰轰轰”,枪声大作,黑火药发射后特有的烟雾遮盖了众人的视线。所有护卫队员心头一紧,这枪声太响了,让从没有放过枪,甚至过年都很少放过鞭炮的队员们有些紧张。
夏天南亲自上前查看射击效果,二十个靶子有八个被击中,而且全部被打穿,炸开了拳头大小的洞口。命中率百分之四十,考虑到这是队员们第一次实弹射击,已经很让人满意了。
他让人把靶子抬到护卫队员面前展示,开枪没开枪的都啧啧感叹这火枪的威力,这一枪下去,任你体壮如牛也得归西。
夏天南问黄汉生、杨由基:“你们都是神箭手,说说用枪之后的感受。”
杨由基简单明了的回答:“威力大,不过发射准备的时间都够射出两三箭了,只要弓手有体力,恐怕短时间会被弓箭压制。而弓手没了体力,火器就可以占上风。”
黄汉生想了想,回答:“由基说的很对,但是一个合格的弓箭手起码要练两三年,好箭手要五六年,至于由基这样的箭手,万中无一,可遇不可求。我们今天练会开枪,只花了几个时辰,最多十天半个月就可以非常熟练,而且只要能端的起枪,妇孺都可以开枪,这恐怕是火器比弓箭最有优势的地方”。
...
第五十六章 琼海式步枪
夏天南点点头:“你们两人说的都很对,如果在五十步之内,弓箭初期有优势,如果在七十步的距离,火器的优势更大。射箭需要体力,一般人连续射出十几箭恐怕就没有力气了,可是火器装弹射击不需要耗费多少体力。况且训练一个火枪手比训练弓箭手容易的多,损失一个弓箭手,短时间无法替代,而损失火枪手很容易补充。火器取代弓箭,是无法阻挡的大势。”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