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面战场炮火连天,冲锋的流民被几轮霰弹折磨得欲仙欲死,冲击的势头停滞不前。作为战场指挥的魏连横没有过多关注正前方被自己炮火揉虐的流民队伍,而是举着望远镜盯着流寇的中军位置,他在关注着对方的一举一动,以便在第一时间根据对方的动作做出判断和决策。
镜头里,“张”字旗晃动起来,开始往前慢慢移动。魏连横一怔,赶紧往两边扫了几眼,发现张献忠的大队人马跟着旗帜的摆动开始前进,看样子是要往战场投入一批生力军了。
魏连横放下望远镜,往身旁看了看,正面两个营的士兵正保持战备状态,严阵以待。到底这几千人能不能挡住十倍敌人的全力一击,他心中也没底,就让战斗结果来证明吧。
“嘭嘭嘭”,又是三声炮响,张献忠的大军也跟在高迎祥的人马后面,呐喊着加入了战场。在前方的喧哗声中,借助冲锋队伍的掩护,两家的老营悄悄聚集在一起,做好了进攻的准备。
半山腰的炮兵营站得高看得远,率先发现了张献忠大军的动向,野战炮的轰鸣声再度响起,硕大的炮弹飞过交战双方的头顶,划出一道下坠的弧线,落入了张献忠大军的中间,犁出一道道血槽,血肉横飞。
见友军开始前来增援,被霰弹打得灰头土脸的流民士气大振,鼓足了体内残余的勇气,大喊大叫着开始了最后的冲刺,此时正值山地炮发射的间隙,流民们趁着这个机会,一个猛子就冲到了琼海军队伍面前,双方最近的距离已经不到一百米了。
炮手们开完最后一炮,发射出最后一枚霰弹后,趁着敌人被霰弹打乱了进攻的脚步,从容地转身,从步兵的身旁绕过,往后方跑去。手持步枪的步兵们在军官的指挥下,统一上前一步,将山地炮和撤退的炮手们挡在身后,举起了步枪,瞄准对手。
就在正面的队伍冲到了琼海军的阵列不到一百米处时,两侧的流民也越过了崎岖不平、灌木丛生的两边道路,艰难地来到了琼海军在两侧布置的临时阵地。与此同时,张献忠的大军顶着野战炮的炮火,迅速接近了前方的友军,准备发动第二轮冲击。流民军倾巢而出,琼海军再次三面受敌,只不过敌军的规模不是刚才孙可望三兄弟能比的。两侧的营属炮兵连也都开火了,战场的局势瞬间进入了白热化状态。
历经千辛万苦才进入了对手阵列前一百步范围内,幸存的流民们仿佛看到了希望,咬紧牙关,撒开脚丫子奔跑起来。
这时急促的军号声响起,这是全军开火的命令。所有的步兵扣动了扳机。“呯呯呯”,顿时枪声大作,浓烟四起,满心欢喜的流民们一个接一个地中弹栽倒在地,他们都没想到经历了轻重火炮的洗礼后,还要近距离接受鸟铳的考验。这些鸟铳的威力虽然不及大炮,可是射击频率远远超过了大炮。
对于这些流民来说,通往敌军阵列的道路,似乎从来没有这般艰难过。
第六百七十三章 求雨山之战(九)
付出了数千人伤亡的惨重代价后,流民大军终于形成了三面合围,从求雨山东、北、南三个方向将琼海军团团围住,发动了总攻。
除了两侧的营属炮兵连还在进行零星的炮击外,正面山腰的团属炮兵营和山脚下两个炮兵连已经彻底停止,战斗进入了排队枪毙模式准确的说,是火器化部队vs冷兵器部队的攻守模式。
几万人的规模是可怕的,尽管死伤了几千人,但不过是其中的一小部分,流民如同潮汐一样,一拨接一拨地往上冲。琼海式步枪的齐射即使在百米左右的距离也颇具杀伤力,但是被大炮轰炸过的流民们已经有些麻木了,相对于无坚不摧的实心铁球和雨点般密集的弹丸,这些花生米大小的铅弹似乎也没那么可怕了尽管它也在无情地收割着生命。随着距离的拉近,人群越来越密集,原本刻意排列松散的队伍越来越紧凑,前方的人几乎是被后方的人推着前进,想跑都没法转身。
朱金虎和身旁初上战场的新兵一样,开了两枪之后,就陷入了紧张和失误的循环之中。面对越来越近密密麻麻的流民,他感觉随时都会被汹涌的人群推倒踩死,心情愈发紧张,手脚就有些不听话,要么装弹时忘记咬开纸壳,要么忘记用通条把子弹塞紧,打出去的都是废弹。等察觉到自己的失误后,看着对面流民张牙舞爪的表情,不但没有冷静下来,反而加剧了紧张的心情,动作变形的更加厉害。
随着新兵们失误的增多,火力逐渐稀疏下来,此消彼长,流民们的压力减轻之后,前进的速度明显加快了,双方的距离越来越近。
离朱金虎不远处的排长感受到了部下的紧张,他当初参加博辅保卫战的时候也是这么过来的。面对几万人的冲锋,新兵蛋子不可能像老兵一样面不改色,能够做到顶着对方的脑门开枪射击。他估算了一下双方的距离,最前面的敌人已经只有几十步了,以眼下新兵们的状态,如果再匆忙装弹射击,被近身之后就会彻底陷入慌乱。他端起了步枪,将刺刀对准前方,大吼道:“全体都有,停止装弹,刺杀动作准备!”
类似的命令在其他连队也相继出现。燧发枪时代的战争特点决定了指挥官只能抓大放小,当战斗进入接触作战的阶段时,像魏连横这个级别的军官已经无法有效地指挥每个连队,只能依靠连长和排长这样的基层军官,所以在战场的局部是继续射击还是直接上刺刀,都是由连长甚至排长直接决定。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