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毕竟是留都,拥有相对完善的城防机制,北安门出了事,溃兵立刻在琼海军入城之前向北门守备营示警,然后层层上报,最后惊动了五军都督府和兵部。
一支全副武装的大军冲破北安门的城防,大摇大摆进入城内,而且来意不明,这让五军都督府和兵部衙门炸开了锅。
兵部尚书王遴听到这个消息后,第一反应是有人造反,当即停下衙门一切事务,从侍郎到小吏不管是当值还是病休,全部召回到衙门,应对此事。
等到初步消息反馈回来,得知这支部队是北京兵部从广东征调过来打流寇的,因为要入城被守军阻止,才发生了冲突,王遴暂时松了一口气。不过他的情绪很快就变成了愤怒:既然是官兵,连起码的规矩都不懂,还强行闯入南京城,这和贼寇有何区别?
他当即下令:“命令北门守备营召集人马封堵北安门,池河营连同轮班卫所军即刻赶赴北城,拦截这支兵马,无论如何不能让他们靠近午门!”南京和北京一样,也有“紫禁城”和“午门”,午门是宫城的正门,要是让外地军队靠近甚至亵渎宫城,那就是政治事件了——即使现在的南京紫禁城里没有皇亲贵胄——谁也担不起这个责任。
当值的兵丁领命而去后,王遴又派人去分别赶赴魏国公府和镇守太监府邸,通知这两位大佬。按照分工,兵部主管整个南直隶的防务,虽然事急从权,他作为兵部尚书有权调动城内轮班的卫所军和部分京营部队,但是南京城内的军事部署必须要这两人同意,免得事后攻讦自己大权独揽。
布置妥当之后,王遴带着几位侍郎亲自赶赴一线坐镇。朝廷自己的军队破门而入,是南京建都以来从未有过的事件,万一处置不当,轻则成为天下人的笑柄,重则可能被罢官免职。好在目前还没有打砸抢烧的噩耗传来,说明对方暂时还能保持理智,事情还在可以控制的范围内。
此时夏天南正领军慢悠悠地穿过宽阔的大街,往南面走去。沿途本来繁华热闹,突然一支几千人的军队浩浩荡荡进入城内,街上的行人、摊贩以为贼寇入城,吓得四处逃散,顿时整条街上鸡飞狗跳,商铺放下门板、摊贩收摊、行人各自回家躲避,如同世界末日来临一般。
夏天南无辜地双手一摊,“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本来好好地入城,大家都相安无事,偏偏逼我硬闯入城,吓坏了百姓,非我所愿啊!”
司马德小声地问:“将军,咱们这么瞎逛也不是办法,到底要去哪?”
“这倒是个问题。”夏天南认真地想了想,打了个响指:“有了,好像南京城内最高的军事机构是五军都督府吧?咱们受北京兵部调遣,来南直隶打仗,入城时受了委屈,总得向上官要个说法,就先去五军都督府吧!你是南京本地人,应该知道怎么走,前面带路。”
于是大军径直朝五军都督府所在的御道走去。御道在宫城外的洪武门附近,是一条贯通南北的宽广街道,民间称为“千步廊”,御道的东面,分布着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和工部等衙门,西面就是五军都督府了。
到达了洪武门外的广场时,东面、西面、南面的街道都有轰隆隆的脚步声响起,大批身穿鸳鸯战袄的士兵出现,结成阵势,挡住了前进的道路。有将领远远喊话:“前方是六部衙门和紫禁城,任何人不得擅闯,来者止步!”
见来者不善,琼海军也列成阵势应对。近卫营将夏天南等人团团围在中间,第二团的四个步兵营排成密集的方阵,护住近卫营东西南北四个角。
诺大的洪武门广场被几千人挤得水泄不通,双方都亮出了武器,剑拔弩张,空气中弥漫着一股紧张的气息,似乎随时都会爆发冲突。
第六百八十六章 尚书与国公
双方都不肯让步,进入了对峙阶段。
接到兵部命令匆匆赶来的是池河营和轮班的卫所军。池河营是南京京营的一个分支,驻扎北城,主要的任务是协助江防、护卫陵寝,由于驻地较近,最先被派过来了。卫所军则是当季轮班协助城防的济川卫——南京共有49个卫所,由兵部管辖,每季轮换入城协助城防。
靖难之变后,南京京营和附近的卫所就从未正儿八经打过仗,虽然地处留都,吃空饷和卫所军逃籍的现象比其他地方要好一些,武器装备也要完备一些,但无法和刚刚打了一个打胜仗的琼海军相比。
琼海军虽然新兵占了多数,可是经历了激烈的求雨山之战后,在精气神上已经发生了蜕变。与池河营和济川卫颇为紧张的兵丁们不同,琼海军士兵举枪而立,没有丝毫紧张或不安,脸上的神情冷峻而镇定,几千人纹丝不动、雅雀无声,像是一群冷酷的机器。
这样的情形给了池河营和济川卫更大的压力。兵丁们紧张,池河营参将和济川卫指挥使额头上也冒出了豆大的汗珠,他们奉命前来阻拦对方,可是看这架势,对方随时可能动手,不是闹着玩的。这么近的距离,这么密集的阵列,一旦动起手来,洪武门外只怕要血流成河。
就在这时,几顶软轿匆忙从对面的街道出来,穿过池河营、济川卫的阵列,来到前方。一名绯袍官员率先下轿,来到前方,大声喝问:“吾乃兵部尚书王遴,前方是何人,为何擅闯紫禁城?”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