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外,汉军退却后,鞑子大军沉寂了一段时间,又开始有动作了。低沉的海螺声响起,一队接一队身披重甲的后金士兵鱼贯而出,身后跟着更多的无甲或轻甲的人,有的举着盾牌,有的拿着长弓,最后压阵的是一群身披明晃晃的银色盔甲的士兵。
苏粗腿用望远镜看着对方的举动,自言自语:“这就是鞑子的主力吧?那些轻甲的是弓手?最后面穿着银色盔甲的又是什么兵……”
马威在一名士兵的搀扶下也上了城墙,闻言吃了一惊,从苏粗腿手中借过望远镜一看,脱口而出:“这是鞑子的白甲兵,他们自称巴牙喇,是最精锐的鞑子。居然有白甲兵,看来对面至少是个固山额真了。”心里不由得庆幸,幸好在青州碰到鞑子时,对方没有直接上白甲兵配合蒙古骑兵,否则骑兵营一群菜鸟很难活着回来。
苏粗腿是从琼州一步步成长起来的,对鞑子没什么了解,巴牙喇更不知道是什么东西,他疑惑地问:“这穿白甲的很厉害吗?”
马威回过神来,回答道:“这些白甲兵是从每个牛录选出的弓马最强的人,一个牛录不过十来个,一个旗也只有几百人,个人武勇比起边镇军将的家丁更强,很难对付,好在数量不多,轻易不会派上战场,眼下怕是要当做督战队……”
林伟业一听,这不就是古代的特种部队吗?
“既然人数少,又不会直接拉上战场,也没什么好怕的。”苏粗腿说,“不管是炮灰还是真鞑子,咱们还怎么打,就怎么打。”
后金军中,噶尔图向阿巴泰说:“贝勒爷,属下去了。”这一波攻击,精锐尽出,由他指挥。
阿巴泰交代:“记住,攻击不留后手,全力以赴。但是如果发现不对,立即后撤,不要恋战。咱们打归打,不能把兵力都消耗在这里。”
噶尔图点点头:“属下明白。”
这一次攻击,阿巴泰下属的正蓝旗巴牙喇、五个牛录的精锐、随行的包衣、其他各旗抽调的辅兵、剩下的八旗蒙古、汉军都出动了,足足一万五千多人,声势浩大,看上去一眼望不到边际。
第七百六十六章 灵活的战术
看着一眼望不到边的大军,林伟业倒吸了一口凉气,喃喃道:“怎么会有这么多人?不是说鞑子人口很少吗?”
马威解释道:“总兵大人,真鞑子人丁不旺,确实不多。可是他们的帮闲多啊,这里还只是汉人包衣和余丁、汉军和八旗蒙古,如果在辽东一带作战,他们还可能调集朝鲜人助阵,人就会更多。”
“包衣和余丁是什么意思?”
“包衣就是奴才,有汉人也有朝鲜人,汉人居多。”马威回答,“余丁就是不当兵的旗人。鞑子号称八旗出则为军,入则为民,军民一体,实际上也不是所有的旗人都是兵。老奴时据说是两丁抽一,到了皇太极手里改为三丁抽一,当兵的就是‘披甲人’,没当兵的就是余丁。余丁打仗不是因为强制命令,而是自愿跟来打劫的,武器和甲胄自备。”
林伟业懂了,所谓余丁就是预备役,披甲人就是现役。旧时空电视里辫子戏老说什么发配充军宁古塔与披甲人为奴,这个梗就是这么来的啊。不过这个包衣奴才让他很有些气愤。
“汉人都这么没骨气吗,自愿给鞑子当奴才?”林伟业不忿地想,这和抗日战争时期的汉奸有什么区别?
马威叹了口气:“这个说来话长,一言难尽。做包衣的未必都是自愿,有为了荣华富贵的,也有仅仅为了活下去的……”
“只是为了活命可以找机会逃啊!听说辽东每年逃出来的汉人很多,可见未必只有跪舔满人一条路可走。”林伟业打断了他的话,给包衣下了结论,“一旦成了奴才,生死都掌握在奴隶主手里,主人一不高兴就可以处死,与其这么窝窝囊囊地苟且偷生,而且不知道能不能看到明天的太阳,左右都有丧命的危险,何不搏一把?可见这些人都是犯贱,不值得同情。”
马威不知道这位挂名总兵为什么对包衣这么敌视,但人家是上官,说话又占理,也不好再说什么,闭上了嘴。
他们在议论,苏粗腿没有闲着,盯着越来越近的大军,估算着距离,判断最佳的开火时机。看着无边无际的大军,他手心有些冒汗。虽然他是一刀一枪拼出来的前程,既有博辅保卫战的这样的经历,也有过独当一面的守城战经验,战斗经验丰富,可是鞑子的军队毕竟不是广东的明军,也不是流寇那样的乌合之众,是平生遇见过最强的对手,说不紧张,那是假的。
鞑子的大军虽然不像琼海军的阵列那样整齐,但是比流寇强很多,轻甲的弓手在前,披甲的步兵在后,辅兵居侧,白甲兵压阵,泾渭分明,秩序井然。
苏粗腿猜测,鞑子的战术可能是用弓手压制城墙上的火力,然后炮灰部队打头阵,甲兵在关键的时候上阵突破墙头,所以,攻城的主力应该是这些甲兵,尽可能地杀伤他们,就是守城战的关键所在——其实冷兵器时代的攻城战大同小异,套路差不多,后金军队比流寇等势力不过强在战斗意志、军纪和执行力更强,战术上并没有什么突破,苏粗腿的猜测基本上是正确的。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