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三国刀客_刘后主【完结】(368)

  娘从来不会去想,孩子早已经长大了,出人头地了,再也不会缺这双母亲做的的鞋子了。

  所以,娘从来都是辛苦的拉着鞋底,一针一线都很认真,夜晚天黑了,也舍不得点上油灯,就这么在月光下慢慢地缝制着,这一份只有为人母亲才会懂的幸福。

  以前,缝制鞋子是为了让孩子远行;可人老了,这鞋子就成了牵绊,希望孩子早日归来……

  许都城外,徐庶穿着母亲给自己缝制的新鞋,心如血滴。他已经离开娘太久了,而也是他杀了人之后,第一次穿上娘为她缝制的布鞋。

  布鞋是青蓝的麻布面,白色的鞋底。

  大小正合脚。

  徐庶走得很慢,一步一个脚印,刚开始时一步便是一步,后来一步便成了两步,脚下尘土飞扬,会有一个布鞋踩下的脚印。

  再后来,一步变成了三丈,脚下隐隐有风雷之声。

  再快些,一步之跃便成了十丈,势若奔雷!

  “娘,这一次,我为你走一趟江湖。”

  许都城外,一道奔雷炸入城中。

  速度之快,以至于奔雷入城之处,有两骑骏马刚要出城,都被裹挟得马匹离地腾空,一起飞向城内。奔雷破墙而过,两名江湖上的刀客甚至都没反应过来发生了什么事情,就被撞的吐血身死。

  一道青芒入了许都。

  城内,曹操正坐在洞香春内二楼饮酒,这里是他初遇郭嘉的地方。一旦有了烦心事,曹操都会来这来坐坐,想着要是郭嘉还在,他会怎样抉择。

  青芒凝立洞香春楼下,拔出第一把剑,微微向上划出一个半弧。

  PS:总有一些细节写得我泪流满面……

  第二百零一章 江湖上的学问

  曹操今日不喝酒,喝的是茶,很多时候,茶比酒浓。

  曹洪持剑而立,站在他的身后。

  坐在曹操对面的是一个年轻人,穿一身素锦色衣衫,脸如冠玉,似是个贵介子弟。

  曹操笑道:“没猜错的话,应该是徐庶先生到了。”

  曹洪按剑,英姿勃发道:“我去将他擒来见主公!”

  “先生说你做事冲动鲁莽,难道还说错了?看徐庶来势,你可不是他对手。”曹操道。

  曹洪不服气地一哼,对面的年轻男子淡淡一笑。

  曹操和曹洪关系毕竟不一般,小觑了天下江湖好汉,给他耐着性子说道:“徐庶这家伙可不是沽名钓誉的剑客,他早年练剑已有大成,后来弃剑从文,立志匡扶社稷。恰逢天下大乱,便让剑术中多了不平之意,如今再起剑,已经不是江湖之剑,而是儒家之剑。儒剑者,天下之剑也!传言中他有九把剑,每次出剑剑招都不相同,这次,他带齐了九把剑,一看就是要拼老命的样子,你的武艺可不是他的对手。”

  曹洪脸色一变,道:“有这么厉害?”

  曹操道:“其实江湖事我又怎么知道?还不都是先生给我说的。”

  原来,今日曹操是来劝架的。曹洪自觉自己读书少,便想拉拢对面年轻男子为他的幕僚,可男子托病不出。曹洪记恨在心,便来曹操这里告状。曹操竟把这件事看得慎重,亲自出来调和。

  其实,调解是假,他不过想当面掂掂这个年轻人的分量。结果,年轻人一来就让他刮目相看:他藏拙。

  年轻人难免血气方刚,这是通病。可面前的年轻人,不骄不躁,不愿轻易说国家之事,但点滴之中却又内有玄机。他只告诉了曹操:“郭嘉新丧,荀彧为人中正,并非丞相可用之才。程昱、荀攸、杨修之流,难当大事。而贾诩是谋天下之才,可以用之。”

  曹操拊掌道:“先生不愿意出山,却把我推给了贾诩,真是谋士不谋天下,先谋自己。”

  此时,曹洪已经听见了风雷之声骤停,显然是徐庶已经来了。他脸上变色,问道:“主公,我们还是先走吧,你可不能有事。”

  曹操将眼睛眯起一条缝,说道:“慌什么,先生都不急,我们急什么?”

  年轻男子道:“我不急是因为徐庶要来杀的又不是我,何急之有?”

  “可我要是死在徐庶手中,先生你一家三百余口,难道就能逃离许都?”曹操风轻云淡。

  年轻男子笑道:“都说曹孟德是个无赖,今日一见果然如此!”

  此时,徐庶长剑划出了半弧,向楼上而来,剑气已近。

  曹洪挡在窗口,一剑劈下。却被震的倒飞起来,口中流出鲜血。这一抹剑气割裂洞香春墙壁后仍是直刺而来,扑向曹操。曹操虽然带了佩剑,但是他没有抽剑,此时抽剑有何用?

  但他知道,对面的年轻人一定有办法。因为,他才是天下数一数二的谋士。谋士谋国,而曹操相信,自己就是他的国。

  果然,年轻男子一根手指轻轻推移那只琉璃盏,在桌面上向前滑出短短一寸距离。曹操只觉得有一阵微风划过,可冲云霄的剑气霎时间不见了踪影。

  曹操笑道:“万万没想到,先生竟是个高手。”

  “世代纵横家都是高手,我这点微末的功夫,实在难登大雅之堂。”年轻男子摇摇头。

  楼下,徐庶按剑沉思,他朗声道:“在下徐庶,敢问楼上是何人?”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