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上下打量阚泽,见阚泽中等身材,体格健壮,四方面目,两道剑眉下双眼烁烁放光,江东名士风采果然都是名不虚传。
曹操放下手中书卷,问道:“阚泽,你既是东吴军中参谋,到此何干?”
阚泽抬头两刀直视曹操:“江东人人传言,曹丞相求贤若渴,可今日一见之下却是名不副实,夸大其词!”阚泽叹息道:“黄公覆,你又错了,错投了主公啊!”
曹操面上不露声色,用手一指:“而今我军正跟东吴交兵,两军对垒,你深夜来此,我当然要问你来意。”
阚泽面无惧色:“曹丞相,我深夜来此并非为了我自己,而是为了黄盖老将军。黄盖是东吴三世老臣,今日在中军大帐内顶撞周瑜,劝说周瑜归降丞相,没想到周瑜小儿大怒,要把他推出去斩首。江东文武官员苦苦哀求,老将军才被免于死罪。死罪虽然免了,但周瑜杖脊老将军一百军棍。黄老将军花甲之年,被打得遍体鳞伤,非常愤恨,与我密谋要归降丞相,以报此仇!东吴之中我和黄盖交情最好,情同父子,所以前来献上密书,不知丞相能否准降?”
曹操手捋胡须道:“书在何处?”
阚泽从怀中掏出这封信往上一呈,曹操接过来,打开在灯下观瞧,只见上面写道:
盖受孙氏厚恩,本不当怀二心。然以今日事势论之:用江东六郡之卒,当中国百万之师,众寡不敢,海内所共见也。东吴将吏,无有智愚,皆知其不可。周瑜小子,偏怀浅戆,自负其能,辄欲以卵敌石……盖愿率众归降,以图建功雪耻。粮草军仗,随船靛纳。泣血拜自,万勿见疑。
黄盖这封信却是文采斐然。
大意是说:黄盖受孙氏三世厚恩,先保孙坚,后保孙策,再保孙权,本不应怀有二心。可以现在形势而言,周瑜妄图用江东六郡区区五万兵将,抵挡丞相的百万雄兵,寡不敌众,实在愚不可及。可周瑜这个黄口孺子,心胸狭窄,浅薄愚笨,以为天下无敌,总想以卵击石;况且他独断专行,自以为不可一世,为所欲为,赏罚不明。我堂堂东吴三世老臣,无端遭到周瑜的毒打,受辱于大庭广众之下,是可忍孰不可忍!
因此,黄盖愿率领手下兵将归降丞相,以雪耻辱。后文中又注明:“我是东吴的粮台官,投降时一定把粮草、军械、器皿随船带来,请曹丞相千万不要猜疑。”
曹操将书信翻来覆去看了十几遍,突然哈哈大笑不止。突然用手一拍桌案,喝道:“大胆阚泽!黄盖施苦肉计,你前来献诈降书,周瑜好从中取事。如此小儿的计谋也想来诓骗于我?”
“来人啊,将阚泽推出去,斩了!”曹操命令道。
第二百九十一章 名士风骨
阚泽素有汉末“仲舒”之称,谓儒家代表人物。少年时家贫,只得向别人抄书,于是博学多闻。汉末被举为孝廉,出任钱塘长,升郴县令,孙权为骠骑将军时,征召他为西曹掾。
可以说,孙家对他有知遇之恩。
名士自有名士风骨。
曹操命令一下,武士们一拥而上,就要捆绑阚泽。阚泽却一点儿也不害怕,转身往外就走,走到帐口,忽然仰天大笑,似乎遇到了特别可笑之事。
曹操觉很奇怪,命令道:“推回来。”
阚泽又被推入帐中。曹操瞧着阚泽:“你前来下诈降书,理应斩首,为何发笑?”
阚泽上下打量曹操,从容说道:“我笑的不是你曹丞相,而是黄公覆目不识人。”
曹操奇道:“黄公覆怎么目不识人?”
“你要杀便杀,何必多问。”
“阚泽,我自幼熟读兵书,深知奸伪之道。你们这条苦肉计只能瞒得了别人,如何瞒得过我?”
“曹丞相,你从何得知我们使的是计?”
曹操站起身来,说道:“好,我说出其中的破绽,叫你死而无怨!”
曹操沉吟说道:“阚泽,黄盖要真心来降,信中为何不写清楚哪天前来投降?为何不写清楚投降的地点?到底水路而来,还是旱路而来?这不是诈降书又是什么?”
阚泽一阵狂笑:“这种话亏丞相说得出口!我劝丞相及早收兵回归许都,如真跟东吴交战,必被周瑜所擒。久闻丞相雄才大略,慕名而来,原来是个无学之辈。可惜我阚泽屈死在你手!”
阚泽倒也是颇有侠气,一说完转身往外就走。曹操怒道:“阚泽匹夫,你给我回来!我何谓无学?”
阚泽转过身形,一指曹操道:“曹丞相,你不识机谋,不明道理,这就是无学。”
“此话怎讲?”
“甭问了,你连点儿敬贤之礼都没有,我说了也没用。阚泽但求一死,死而无憾。”
“只要你说得有道理,我自然敬服。”
“好,我也让丞相杀我杀个明白。你既是有学之士,怎么就不懂得背主作窃,不可定期?”
阚泽继续说道:“曹丞相,倘若黄盖在信上写好约定的日期,到那天却突然有紧急的军情,急切之间下不了手,可你按时派人去接应。你去接,他没来,这样岂不是就会泄露机密,因此,背主投降之事怎能事先定好日子?你连这点道理都不明白,还要屈杀好人,岂不是无学之辈?”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