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等到南华政府完善了金融条件,并且手里的这些资源逐步释放,南华元可以自由兑换的时候,那个时候,才算是真正的货币。
不过即便是如此,因为南华政府控制了国内商人们的货币流通,不管是美国银行还是瑞士银行,都愿意为南华的货币提供再保险业务。
只要南华的经济一直蓬勃发展,商人们的企业运转流畅,这些问题都不严重。
但是如果南华发展受挫,南华元的内部流通就会出现大问题,现在这种金融模式,其实是非常危险的。
但是没有办法,目前的南华想要快速发展,必须要冒这个风险。
而南华想要跟爪哇人开战,也是有这方面的考虑。巨港地区是南华手中唯一的农业地区,涉及到南华的稳定。
如果南华的手中再掌握了苏门答腊岛的油田和矿山,这些地区的资金变现,信用能力同样会增强。
车队开进了刚建成不久的政府大楼,这片政府大楼是梁先生亲自设计的,是一片融合了古式风格和现代工艺的建筑群。
政府大楼位于河边,是沼泽地中间一片硬土地,面积大约三万平米。东西两侧都是沼泽,北面临河,南面是还在建设中的坤甸主大街。
主大街在政府大楼这一段,达到了十六车道,两侧还有单独的人行道。
临街的主建筑是一排城楼式的仿造汉代未央宫模式的大殿建筑。在十米高的城墙之上,三层的古式大殿看起来非常威严。
因为地处热带地区,经常下雨,所以房子的屋檐设计的都非常宽,这也是整个南华主要的建筑设计风格。
整个政府大楼有两片主要建筑群,临街的这一片是政府部委区,有三栋办公楼,也都是三层的古式建筑风格。
临河的那一片,则是议会办公区,临河而建的议会大楼也是坤甸目前最大的建筑。
建筑群的中间,是一个不大的公园,在公园的中间,修建了一个迎宾台,可以接待一些国家的领导人。
因为整片建筑群才三万平米,所以这里虽然看起来威严庄重,但是却算不上宏伟,造价也不高。
这还是南华唯一的例外,因为在南华根据荷兰宪法确定的宪法里面,规定了所有地区的政府大楼建设费用,不允许高出高中学校的造价。
潘老和蔡老,陈老他们一起接待了周南和贝文一行,潘老和外交部的官员一起审核了周南与英国签订的协议,在协议上面盖上了大印。
双方交换了协议,也就代表这份协议正式生效。
今天的晚宴就在建筑群西侧的一栋作为国宾楼的一楼餐厅,参加晚宴的人员除了英国和瑞士代表团,还包括了荷兰,苏联,美国的一众代表。
在晚宴之后,周南分别会见了各国的代表,并且跟各界开诚布公地交换了意见。
这样的交流一直持续了三天,才算与各界达成了统一。
周南随后就离开了坤甸,前往婆罗洲最北角南华大学城。目前南华大学的招收新生工作已经结束,第一年的招生,只开设了六个学院,招收了不到三千个学生。
这不是因为招收不到学生,而是大学城的配套建设还没有全部完成,目前的讲师和教授数量还是太少。
不过这个学校,却已经受到了南华方面最大的重视,有一个步兵摩托团,总共一千五百名士兵,保护着这个大学还有学校附近设立的几个高科技实验室。
第一六三章 战争
8月28日,在南华的最后通牒时间到来之前。爪哇人方面依旧没有对巨港事件作出回应,只是呼吁南华方面要冷静。
实际上,他们也不可能作出什么回应,因为荷兰人的穷追不舍,他们的游击队总部已经化整为零,隐藏在苏门答腊岛和爪哇岛的山区。
而且,游击队内部也是各自为政,抓获袭击巨港的数百名爪哇游击队,分别来自不同的地区,也根本没有任何人敢出来承担责任。
28日早上七点,也就是袭击时间发生整整一周之后,在没有得到任何有效解释的情况下,潘志成代表南华各界发表了电台演讲。
这一刻,南华的所有人都守在了收音机前面,想要知道政府将会作出什么选择。
当听到潘志成说道:“鉴于爪哇各界没有任何人给出有效回复,我代表南华政府宣布:巨港地区从今天开始执行战时管制,任何民族,任何人都要服从南华政府的统一管制,任何反抗行为,都将会被视为敌人。”
街道上传来了震耳的欢呼,在南华大学的学校广场上,数千名学生也都在欢呼,不少情感充沛的学生,都流下了激动的泪水。
几百年来,华人一直是这片土地备受欺凌的对象。但是因为从来没有自己的军队,他们只能默默地承受。
但是从这一刻开始,他们知道,这样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因为不服从荷兰人的分配方案,爪哇人至今还没有成立自己的政府,没有建国。既然没有建国,也就没有宣战一说。
而南华政府的军事管制方案,实际上就是对这一地区的主权宣示。
用最简单的话来说就是:你要不服,那就开打吧!
更震撼人心的通告来自于南华大法官陈仲卿,他在随后的广播中,用威严的声音念出了南华政府对抓获的两百多名爪哇人进行了宣判,全部枪决!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