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现在手中也就只有十万兵马,就算去了荆州南面四郡,重新招募士兵,刘备的兵力也很难超过二十万。
但是,在孙策遵守约定,带军出发,准备攻打刘备的时候,一次外出查探的时候遇刺身亡。
刺客被抓,自称是原吴郡太守许贡的门客。为许贡报仇。
孙策一死,江东集团被孙权掌控。
原本预定和赵畅一起攻打刘备,也就不了了之。
孙权退回江东。
“孙策是怎么死的?”得知消息的赵畅,并不相信孙策是被许贡的几个门客刺杀而死。
孙策本身实力就不弱,许贡的门客能够刺杀掉孙策,肯定不至于会被人给捉住。
赵畅更相信,这几个人就是死士,只是是谁指使的?
孙策的死,孙权罢兵返回江东,而曹操在撤退后,不在将荆州作为战场,而是选择攻打关中,迫使赵畅只能暂时放弃攻打刘备的计划。
只要暗影去查,就几乎没有查不到的东西。
不过这次查孙策之死,暗影前后花了两个月才查明。
刺杀孙策的人,并不是许贡的门客,而是曹操派去的人。
曹操非常明白,刘备要死灭亡了就剩他一个,肯定玩不过赵畅。
最好就是刺杀赵畅,但是赵畅哪里是他派几个人就能刺杀掉的,因此曹操将目光盯在了喜欢独自出行的孙策身上。
赵畅派黄忠留守襄阳,自己则是带着大军开赴洛阳。
这次虽然没能拿下整个荆州,但是荆州北部基本已经被赵畅掌控。
刘备只能在南面四郡苟延残喘。
现在的赵畅,完全有能力双线作战,孙策的死亡确实对赵畅统一全国有一定的影响,但改变不了结果,只是将这个时间点往后推了一点。
曹操和刘备,他们的实力接下来和赵畅会拉的越来越大。
另一边,草原上的匈奴,还在赵畅的掌控中。
匈奴单于和右贤王的战争还是处于胶着中,双方谁也奈何不得谁。
荆州,黄忠不主动进攻,刘备更不敢主动出击,困守在南面四郡。
关中,曹操虽然出兵,但是也只是和赵畅遥遥相望,并不想发起战争,只是用这数十万兵马来牵制赵畅。
赵畅也在等待时机,现在已经到了春天,正是万物复苏的时候,并不适合发起战争。
有太多的田地需要百姓去耕种。
现在是太多的土地没有人耕种,而不是人没有地可种。
灵帝时期,战争还没有彻底爆发,很多百姓的土地都被豪强兼并,他们是无地可种,被张角一蛊惑,就走上了黄巾军的道路。
现在已经过去这么多年,死了几百万人,到处都是无人耕种的土地。
几乎每个朝代都是如此循环往复。
天下太平——土地兼并——百姓造反——重新洗牌——天下太平。
从秦汉到明清,就只有宋是被蒙古人做所灭,就是明朝,也是因为内有李自强造反,才让清军有了可乘之机。
更多言情流行 x b q g x s
3/5 14:08:13|51610351
第396章 医馆
这是赵畅的认知,因此在他已经开始让郭嘉贾诩进行土地改革。
不过这也是一个巨大的工程,不能急于一时。
大汉的土地是私有制的,百姓可以自由买卖,这样就很容易形成土地兼并。
一个农夫本来有五亩肥田,但是因为家中有事需要用钱,只能将肥田卖了,在买三亩薄田,等下一代的时候又把三亩薄田卖了,自己成为豪强的佃农。
再或者豪强直接强卖,让普通百姓没了田地,只能依附于地主生活。
因此对于土地改革,赵畅向郭嘉提出的要求就是,今后土地全都归位国有,禁止民间私人买卖。
这样的改革,无疑会触动那些世家大族的利益。会有很多人反对赵畅。
他们甚至会因此,转而去支持曹操。
所以,在天下还有完全平定,赵畅并没有向外透露过这个念头,也就只有贾诩郭嘉等几个少数人知道。
就是贾诩和郭嘉,其实也不太认同,因为此前王莽的新朝就有过如此抉择,但是最终失败了。
不过赵畅认为,王莽之所以失败,不仅仅只是因为土地改革,王莽的改革涉及到方方面面,有好的,但是也有太多不合理的。
土地改革意义重大,涉及到百姓的切身利益。不能有一点的错失。
不过现在曹操刘备还没有被平,郭嘉和贾诩,还有充足的时间来考虑这个问题。
既然曹操刘备都没有开战的心思,赵畅让黄忠留守襄阳,徐晃留守河内,自己则是打道回府,返回长安。
大军在外,士兵数量不算,单是负责粮草的民夫的数量也是一个非常的数目。
开春了,赵畅可是很需要这些民夫回到田地里耕种。
连年的战争,粮食永远都没有够的时候。
曹操已经开始让士兵在河东郡进行屯田了。
实行屯田制的曹操,每年产出的粮食已经足够他一年的战争消耗。
不管是赵畅,还是曹操,在春夏的时候都不会想发起战争。
回到长安后,郭图逢纪文丑三人被押送道军事法庭审判。
不过现在的军法,战争法还比较简陋,虽然是在法庭上审判,但是对于三人的罪责还是在赵畅和郭嘉贾诩的探讨中。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