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燮闻言刚要反驳,可看了看朱儁的严肃的眼神,带着丝丝的警告意味!话到嘴边却咽了下去,只好回马奔向后军,约束队伍整好军备,以便急行军。
五万大军浩浩荡荡,大张旗鼓的向颍川一带杀来。他们并不知道,将要落入黄巾军的口袋
颍川为平原,一马平川之地。颍川治所阳翟,东南距京师洛阳仅300余里,骑马两日便到。
阳翟城南有座小山-布袋山,因此山有只有一进一出之口,其形状像个布袋而得名,山上北望,周遭尽收眼底。
此时山顶,正有两人带着一个大家族和当地逃亡的士兵、百姓一起避乱于此,他们是叔侄,荀彧和荀攸。
“官军来了!官军来了!”不知道是谁眼尖,发现了官军到来。
人群立刻哄动起来,嘈嘈杂杂,纷纷望山下观瞧。
在山顶俯看着远处随滚滚烟尘而来的官军,两叔侄不禁交流起对此大战的看法。
荀彧第一次看见这么多的大汉禁军,到底是比地方上的军队华丽。只见旌旗蔽日,衣甲鲜明,刀枪闪亮,煞是威武。
眼光中流露出惊艳与羡煞的神情,口中不住的啧啧称奇,同时问身边冷冷凝视,一言不发的荀攸。
“公达,你看这仗哪方会赢呢?”
“叔父觉得呢?”荀攸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反问道,声音清亮悦耳,但却带着一丝怒气。
荀彧何等样人,自然能听出荀攸的不满,没有回答这个反问,反而说道“公达我知道你对我让你回到家族不满,可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啊”。
见荀彧主动提及此事,荀攸终于说出了自己的看法“叔父,为何?假如我一直待在皇后身边,眼下至少能谋个军师的位置,我们荀氏一族也不用让一群泥腿子逼的躲躲藏藏的,而且以我的才智黄巾军根本不是对手,建功立业,光宗耀祖就在当前啊!”。
荀彧笑了笑说道“公达你年轻气盛,我能理解,但是现在朝廷十常侍还在,虽然新帝登位,但是他们的势力依然不可小觑,而且据我所观,何进并非明主,过早的出仕只会把自己聚焦在风口浪尖之上!你我叔侄真正的舞台,还在后面,那刘焉狼子野心,索要权利,各地州牧恐怕要纷纷割据了”。
荀攸也是聪明人,略有所思,听荀彧如此说“只好说道,一切听叔父的,只不过眼下这场仗,叔父以为如何?”
听出了荀攸的不服气,荀彧笑笑说道“那你觉得呢”
“以小侄看嘛,自然是官军啦。你看这衣甲、这军容、这武备,这……”。
“我看这批官军必败。”荀彧打断荀攸的念叨,用不可置疑的语气说道。
“这怎么可能?”荀攸侧过头,睁大眼睛看着荀彧,大感疑惑不解。
求各种票票,各种收藏!感谢各位书友的推荐票!感谢一直陪伴我的各位书友,你们的支持,是我写下去的动力!q群546637243希望大家踊跃的提意见!
(本章完)
第203章 黄巾五虎之波才
“公达没有看到那面主帅大旗么?”荀彧盯着远处一面硕大的旌旗说道,上面金线环绕,正是主帅大旗,绣着一个斗大的“朱”字。
荀攸光顾着看大军整体的军备和气势,这个最关键点却忽略了。
“朱?是谁呢?士林之中不曾听闻呀?”荀氏家族是颍川的士族,对于天下士人的基本情况都很了解。
“必是朱儁无疑。”荀彧说道,“此人乃商贾之家出身,其寡母贩买缯为家业,而朱儁也因孝养母亲而远近闻名,但是他不继承家业,一心谋求于仕途发迹。和他同县的周规在之前受征辟时曾向公府借钱百万以整饰衣冠,后来周规家贫不能偿还,朱儁听闻将母亲全部布帛缯帛去为周规还债,博得名声,为县长所称奇,因此推荐太守,任职郡中。后被举为孝廉,升为兰陵县令,有干才,为朝廷所知。后交州贼起,攻破郡县,朱儁被拜为交州刺史,领兵进击镇压,击杀贼首,降者数以万计,旬月之间平定叛乱。综合此人的出身、事迹,也算是大汉朝臣中的异类了。”荀彧对朱儁的背景情况了如指掌,侃侃而谈。
“商人出身,难怪愚兄没有听说过”,荀攸轻蔑的说道。
士、农、工、商,社会四大阶层,商贾之人排在最末,即便富裕,也一向为世人所轻,在居于顶端的士人眼里更是如此。
这也是朱儁为什么一心着急进军,建功立业最大的理由!
他自己的出身,是最大的短板,和平年代,一辈子也摆脱不了别人鄙视的眼神,但是在这个动乱的年代,朱儁明白却是自己的机遇,只有用天大的功绩才能洗刷商贾出身的耻辱。
这也是为什么纵然冀州甄家富可敌国,甄宓美貌无双,甄逸竟然愿意把她嫁给刘天。
当然刘天的潜力也是一个原因,最为重要的是,甄家乃商贾士家,无论多有钱,还是会被那些士族看不起,加入说没有了刘天,就算甄宓嫁给袁家,也只能做妾。
所以甄逸也是有先见之明,学习吕不韦奇货可居!
不过既然讨论的是军事问题,还是要看将领的军事能力,和出身无关。
荀攸还是感到不解,“叔父,既然按你所说,此人有成功镇叛经验,且战果辉煌,功勋显赫,此次又是率领的朝廷精锐的禁军,无论士气还是军备,岂有不胜之理呢?”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