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皂刚出来,王德贵跟赵秀才一行人就回来了,他们拉着两个平板车回到了肥皂工坊。
他们早上进扬州去卖肥皂,看样子卖得非常顺利,现在才午时还没过,他们就采购好物资回来了。
一群人在工坊把物资卸下来。
一个平板车装的是一车粮食,另一个平把车装的是生产肥皂的原料,铁匠部的工具,铁料的等。
王德贵跟赵秀才跟他打了招呼,在边上的石桌上开始计算今天的账目。
铁匠张大锤听说王德贵他们回来,知道自己要的铁料到了,也过来查看生铁的成色。
柳亚夫看打他,拿起一块拳头大长方形的生铁,看了一会儿,脸色变幻不定,接着又放下了,要离开。
“张大哥怎么了,这些铁成色不好吗?”
“不,这铁的是质量非常好,这是我用过的最好的生铁,只是现在不能马上试一试,所以有些遗憾!”张大锤答道。
“哦,那张大哥的铁匠铺下午就开工,这边的事放在第一位,至于李叔那边,我另外安排人手,希望张大哥能早点打出我需要的枪头”
柳亚夫这样安排,张大锤自然不会反对,带着两个儿子去铁匠铺,打算开工打铁。
张大锤走后,柳亚夫又告诉边上正在跟赵秀才算账的王德贵,让他等会多多安排些人手去帮李顺搬运土回来,见柳亚夫要人手,王德贵不禁有些为难:
“我们这边的青壮大多都应被招到了柳家营的家丁队,还有是些在伙房跟我和老赵手下,实在是没有那么多人手啊!”
王德贵说的情况,柳亚夫也了解,不过他有主意:
“叔,这样吧,外面家属区还有很多能干活的人,那边粘土矿离我们这里不过5里多路,你从家属中招一些人来干活,按照重量给工钱,我们按照内部的伙食标准给他们饭,你看怎样?”
王德贵想一会儿,无奈道:“也只能能这样了,不过这又要多花几两银子,如果你不是这么急,这些银子是可以省的。”
为了节省银子而耗费更多时间,柳亚夫自然不愿意,笑着道:
“叔,我现在这摊子铺得这么大,肥皂卖得这么好,大家都知道会有人眼红,要保住这工坊,就得加班加点把柳家营发展起来,用几两银子换来更快的发展速度,我还是赚了不是?”
“好吧,我去招人!”
王德贵出了工坊,去给李顺那边找人去。
“叮叮咚咚!”
时间不长,铁匠铺又传来一阵打铁声。柳亚夫抬起头望过去,只见铁匠铺里,张铁匠和他儿子正拿着大小铁锤在一块烧红的铁块上敲打着,铁块在不断变形。他知道,这将是他以后安身立命的本钱,很快,这里就将打出合格的武器,柳家营将真正具有战斗力。
第二十四章 制作砂轮机
一个小时后,铁匠铺的敲打声停了,接着就是一阵磨刀的声音,又过了一刻钟后,李顺就拿着一把一尺半左右,有些像杀猪刀的短刀走了过来。
“公子,你看看这刀”李顺这把一尺多长,锋口磨得透亮,闪着寒光。
这刀长约45厘米,宽6厘米多,刀背厚4毫米左右,刀尖细长,刀口透亮,还有很多树木一样的纹路,这应该是是打铁时候对折时产生的纹路。
柳亚夫拿着刀,对着边上一根碗口粗的木棒劈去。
“碰……”长刀卡在了木棒上。
踩住木棒,柳亚夫把刀拔了出来。
木棒被砍出了一个近半厘米深的口子。要知道这可是碗口粗的枫木桩子,能一刀砍出这么深的口子实在不易。
柳亚夫赞道:“张大哥这技术不一般啊,普通的钢材也能打出这么好的刀来。”
张大锤不好意思的摸了摸脑袋:
“公子夸奖了,主要还是王老哥买的这铁质量好,我把它折了20多次,便这把刀就能这么锋利,真是好铁”
柳亚夫也知道古代打刀,都折的技术都称多少炼,比如除“百炼”外,古代还有“五十炼”、“三十炼”、“七十二炼”、“九炼”之说。[1]?
中国古代许多宝刀、宝剑都是用这种方法制成的。三国时期曹操有“百炼利器”五把;孙权有三把宝刀,其中有一把就命名为“百炼”,刘备令蒲元造宝刀五千把,上刻有“七十二炼”。
当然,也不是想打多少炼就能打多少炼,如果技术不够,打上100炼,那块铁中的碳元素被打出去大部分,完全成了一块熟铁,那就是百炼铁,而不是百炼钢了,而这熟铁也就没有意义了。
“好,张大哥能打出这么好的钢来,那么从今天开始,你就尽量打长枪的枪头”
柳亚夫打算先给柳家营配长枪。
长枪耗费的钢材少,但是在战场上的作用比刀剑大得多,在火器跟冷兵器交替的时代,长枪,弓箭,火枪,火炮,或还有骑兵,才是能在战场上起决定作用的兵种,至于刀盾手,只能在战场边缘打打酱油,难以决定战场胜负。
火枪兵,长枪兵组成的方阵,整齐队列的轻骑兵冲锋才是以后的岁月中,战场上的主角。
“对了,我看张大哥你们钢材磨刀的时间比较长,你们不用砂轮机吗”柳亚夫又问道。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