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究竟是在哪里呢?
在这段期间,他们随着战局的变化,随着工作的需要,忽南忽北,忽东忽西,到处
转移。延安撤出后,他们先到过横山县的青阳岔,后来说转到了靖边县的王家。滴,当
幡龙报捷之时,他们还派了周恩来副主席到真武洞,参加祝捷大会。胡宗南一直想找到
这个首脑部,加以摧毁;可是这个首脑部一直就在离他不远的地方活动,而且做着摧毁
蒋介石和胡宗南的工作,只是胡宗南看不见,摸不着。
六月间,刘戡率领着四个旅,向王家湾一带进扑,在情况已相当紧急的时际,他们
才乘夜向西转移。走了四十里,他们在山头,而刘戡的部队就在山沟里!当时,四边有
清晰的枪声,眼底就是敌人的簧火。而这个只有四连部队不到的首脑部,却履险如夷,
从容进退。那个晚上,风雨交加,而山头上,想找一棵树来挡挡风雨也没有,战士们过
意不去,出了一个主意,几个人紧·紧地靠在一起,把毛主席围在当中,头上再加件旧
大衣作雨篷。毛主席还给他们讲笑话:“真是铜墙铁壁,风雨不透。可是你们要冷呀!”
那一夜,他们走到天亮转到田次湾这时候,离开刘戡的部队,也只有二十多里。
八月初,新的战斗序幕揭开,。西北野战军的主力部队,直迫榆林!这一来,胡宗
南又忙了手脚,赶紧调兵北上。就在这时候,中共中央机关说顺着大理河川道东行,直
趋绥德。当他们经过了六十里急行军到了黄家沟,离绥德还有三十里时,已是三更半夜,
人困马疲,正侍烧水做饭,忽然来了报告:刘戡的部队也正在扑向绥德,如果他们再向
绥德前进,就有互相碰面的可能。
那么,是否换个方向呢?任粥时立即向毛主席请示。
毛主席说:“敌人是快速部队,我们也是快速部队。我们要赶过敌人!”
任粥时说:“就出发么?”
毛主席点点头:“立刻出发!”
于是他们又继续赶路。当刘戡部队扑抵绥德时,他们已由绥德向北转移了。但其时
北面也有蒋军自榆林南下,把他们夹在中间。因为这次胡宗南的目的,是把解放军压缩
在无定河和黄河之间的狭小地区,加以解决。
当毛主席等行抵井儿坪时,据骑兵侦察报告,刘戡的部队已在六十里外宿营。毛主
席说:“好,他们休息,我们也休息。”可是不久之后,又接到情报道,北路敌人以到
达米脂城北的镇川堡,他们仍说继续赶路,行抵离米脂三十里的地方,再离开大路,转
入东边的山沟,半天光景,才到了乌龙堡。他们在那里宿了一宵,翌日再进到曹庄。其
时,因为黄河就在近边,有些人以为要过河东去了。但在风雨交加中,任粥时跑来对大
家说:“部队行进方向不变,继续顺河河北上。”他们出发后还不到一小时,高戡的部
队不但到达乌龙堡,且已从那里出动。
就这样,他们一直在离敌人不远的地方行进。又再走了一夜,到达蔑芦河边。正欲
渡河,岂料大雨之后,河宽流急,无法渡过,他们乃由东折西,翻上山头,而刘戡的部
队已到了山下。到第二天,他们才从蓖芦河上游渡到了北岸,抵达离沙家店二十里的一
个小地方——梁家岔。
自始至终,这个首脑部与敌人若即若离,经常在一种艰险的环境中,但日以继夜,
履险如夷,坚决稳定地行进。
其时,西北野战军总部正设在禽梁家岔十多里外的一个村子里,它与首脑部之间,
很快便取得了联系。而解放军与胡宗南的一场主力战,也就要展开了。
战场的情势,究竟是怎样呢?原来自解放军八月初围攻榆林,胡宗南即急电钟松,
限期率领一二三旅及一六五旅,前往解围(其时钟师正在正宁、华池地区,为解放军骑
六师所牵引,进行着所谓“追击”)。但在钟松的部队赶到榆林的前一天,解放军已主
动停止攻城,撤围东去,钟松却因“援榆有功”,获得蒋介石的嘉奖:
钟松正欲休息补充,但第二天说接到胡宗南得的电令说:共军已被庄缩在米脂以北、
长城以南、黄河以西、无定河以动的地区,第一军和第二十九军正沿咸榆线北上,要三
十六师迅速从榆林南下,以便南北两面配合行动,把共军主力压迫到米脂以北霞县地区,
一举围歼。并定翌日早晨派机运送给养空投榆林飞机场云云。
当时钟松的部队既缺粮又缺钱,乃向榆林中央银行借了一部分款,说把各旅的辎重
营和团的运输队暂时留下,等待接受给养后再追送前方。
八月千三日上午,钟松的三十六师由榆林南下,行军的序列是,一二三旅在前,一
六五旅在后。他们在中午时分,进抵归德堡,即遭遇到解放军的抗击,双方乃胶着于归
德堡。人黑后,解放军主动向南撤友。但钟松摸不清楚他们撤向何方?兵力又有多少,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