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昼夜不停地逃,解放军变昼夜不停地追,追得他们没有喘息的余地。每天都有几次小
规模的战斗,每战斗一次,宋部的后卫部队就一个连、一个排地被歼灭,所以人数愈来
愈少,力量也愈来愈弱了。
道路本来就是十分难走的,宋希濂所带的残余队伍,不但人是狼狈万分,就连司令
部原有的几十匹马,也有的饿死了,有的坠人悬崖救不出来,行李辎重更是大部分丢光
了。他们只靠着两条腿,在白天拼命跑,在黑夜也不敢停留,而是摸索着前进。一心只
是想走,快点走!为了一个目的——逃命。
十八日正午,解放军追得他们更紧了,宋部的后卫部队在进行着绝望的抵抗。当枪
声响彻大渡河河谷时,宋部警卫排的一个名叫万朝生的兵,忽然在行列中自言自语他说:
“七十二战,战无不利,忽闻楚歌,一败涂地!”此兵有高小文化程度,不知是否触景
生情,忽然道出这几句来。宋希濂听了,不由得打了一个冷颤,觉得这是个不祥之兆!
想到此时此际的实际处境,已认为很难逃脱覆灭的命运了。
经过连续三天三夜的极度紧张的且战且逃,于十八日深夜二时,宋希濂逃抵川康边
界峨边县的沙坪,已感到心力交瘁,疲不能兴了。
顾葆裕于六小时之前,已先宋而到达此地。原属“川湘鄂边区绥靖公署”的补给司
令罗文山,及其所属的一千多人,还有几十辆卡车,在路过成都时,由顾祝同委以第八
纵队司令名义,于十七日到了峨边县南边的龙池、新场一带。通过无线电联系,宋告拆
他可于十八日抵达沙坪,所以罗派了他的上校站长宋湘陵到沙坪候接。意外地添了这一
千多人,使宋希濂又产生了一点希望。
其实这一点点希望不过是骤起骤火的幻想!
其时,解放军的第十八军第四十七师已到了峨边县。他们的任务,本来是防止胡宗
南部向四昌逃窜,这时忽知龙池、新场一带有反动武装,还有车辆,可渭适逢其会,乃
立即派出一个团前往追击。这个团在十九日拂晓到了新场,罗文山迫于形势,乃率部投
诚。而身在沙坪的宋希濂,却还懵然未悉。
十九日天甫微明,顾谍裕便其残部沿大渡河南岸西行,续向金口河去了。宋希濂由
于过分疲乏,七时许才起来,吃过早饭之后,便命司令部人员及干校人员一律渡河,然
后沿着乐(山)西(昌)公路走。到十点多钟,已渡了一千多人,宋本人也渡到了北岸
脚下。突然间山上枪声大作,机枪的火力,则对着南岸待渡的宋部扫射,那边的队伍立
刻纷纷逃散,拼命向南面一带的山地里窜。已经渡到了北岸的,一部份也忙着向西行,
但走不到几百步,便被解放军所堵住。宋希濂看见情势不对,便率领着警卫排向东去,
但不到一里,也给堵住了,他们已在解放军的天罗地网之中!山上的解放军,也分几路
冲了下来,上下合围,宋部立刻被解除了武装。
就这样,宋希濂亦成了俘虏。最初,他隐藏了姓名身份,后来终于被查出来了。
在一九四九年这一年,宋希濂丧父丧妻,又打了一个彻彻底底的败仗。他跟随蒋介
石干其反革命反人民的活动,前后二十多年,到头来只换得个头发零落,两鬓先斑!虽
然那时候他只有四十二岁。
第十六回
由渝逃蓉 蒋介石大谈兵法
大言不实 胡宗南要守川西
再说重庆临近解放时,胡宗南留在秦岭一带的守备部队,也陆续撤退人川。十二月
初,原来留在徽、成地区的李振十八兵团,也经白水、略阳、阳平关转川陕公路,于六
日抵达绵阳。裴昌会的第七兵团,也分别在巴中、旺苍、苍溪、剑门关、青川、中坝地
区集结。其他第一线部队,亦陆续集结于成都、双流地区。蒋介石在四川,就靠这些部
队为主要资本了。
蒋到成都后,住在成都军校,指挥一切。因为川东崩溃得太快,他的保川之策已告
破产。这时候,他又决定采取数月前曾反对过的胡宗南和宋希濂的计划,准备把胡宗南
的部队撤往西昌。他的措施分三方面:一、对亲信如胡宗南者,要他们即作撤退的准备;
二、让一些地方势力及次要部队,与解放军纠缠,以掩护亲信部队撤退;三、在撤退前,
对于如刘文辉、邓锡侯等异已势力,尽量设法羁摩运用,不能羁縻则加以消灭。为了不
使第二方面的部队发生动摇和不让第三方面的人明白他的意图,在表面上则仍渲染所谓
“川西决战”。
在上述的决策下,蒋介石连日在成都军校,分别传见各方面的人员,以各种不同的
面孔,用各种不同的手段,以期达到目的。
十二月四日上午,蒋传见陈克非,问了一些川东败退的情况后,说:“前据宋希濂
在江口来电报,说第九师在黄草坝附近打得很好,这才算得是黄埔教导团的革命精神。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