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那天,贺国光到邛海新村与胡宗南拜年时,又重提要离开西昌的事情。胡一方
面因为几天来才收容到残部两千多人,所谓“几十万兄弟”早已无望;一方面也要拿点
颜色给贺国光看看,就决定以“离开西昌”的姿态来口击对方“离开西昌”的话头。所
以到了一月二日,即令随行人员全部移住西昌飞机场附近的房子,做出要随时飞离西昌
的样子。
这一来,贺国光也着急了,就派西昌警备副司令王梦熊到机场去挽留胡宗南,表示
贺国光再不谈离开,而要与胡共守西昌。并希望“西南军政长官公署”搬到西昌城里的
城隍庙内办公。胡同意后,又下令随行人员自一月六日起,全部迁往城隍庙,胡本人则
仍住邛海新村。
一月三日那天,胡接到宋希濂部一二四军军长顾傈裕率残部一个师到了距西昌三十
里的消息,大喜过望,立刻派周士冕和李犹龙二人前去欢迎慰问,并令顾葆裕率部驻在
会理休整,给以防守西昌东线金沙江的任务。事后周士冕对人说:“顾葆裕到西昌,胡
宗南的阵脚才算压住了。”
周士冕常在背地里开胡宗南的玩笑,而蒋介石也不断地开胡宗南的玩笑,前一阵他
要胡宗南“死守成都”,当胡宗南一折返西昌,正在四顾无人、凄凉万状的时候,他又
电令胡“固守西昌”了。
蒋介石在胡到达西昌之后第二天,即一九四九年十二月二十九日,立即由台湾给了
他一个所谓“十万火急”的电令,给他两个任务:一是固守西昌三个月,等待国际变化;
二是收拾川西突围的部队,加以整编,保卫西南大陆。
胡接电后,即在邛海新村郧召集沈策、周士冕、李犹龙、裴世予、蔡紫、王炳炎等
人开会研究。当时,他们分析了国内外局势及胡所掌握的部队情况后,认为:(一)看
不出美国有打第三次世界大战的迹象,第七舰队虽然到了台湾,但这只是“防卫”台湾,
三个月内世界大战决不会打起来,国际上亦不会有大变化。(二)现在“中央部队”不
是被解放军吃了,就是逃到台湾和海南岛;仍在大陆上的,除了胡手下的非常有限的残
部,就只有云南境内李弥、余程万两个军。(三)解放军占领川西之后,绝不会让胡部
作长久的喘息,甚至在短期内就会进攻西昌。(四)能不能固守西昌三个月,首先要看
守西昌的力量。照计算:(甲)在西昌归胡宗南直接掌握的,只有第一师一个团和一个
卫士连,全部不到二千人;(乙)贺国光有两个警备团,有两千多人,据说只有一个团
能够使用,另一个团没有战斗力,而且胡宗南不能直接指挥;(丙)“西昌靖边司令部”
有两个团,一个团在司令邓德亮手里,一个团在副司令孙方手里,胡宗南不但不能直接
指挥,可能还有问题;(丁)二十七军军长刘孟濂虽然联系上了,但只剩了一千人左右,
而且还没有到西昌。(当时顾葆裕的消息还未到)凭这么一点兵力,怎能固守西昌三个
月?(五)要在大陆上保持一个据点应该在云南以西地区想办法;而把西昌、沪定和雷
(波)马(边)屏(山)峨(边)地区作为游击区,才可以进攻退守。(六)西昌是个
彝族区,汉人很少,一旦失败,即将全部覆灭,石达开即其先例。他们而且认为,诸葛
亮虽对孟获七擒七纵,亦没有把他们感化过来,所以只有用“威”,才能够加以镇慑,
可是这时候哪里来的“威”,既然失了“威”,巩怕还会为彝人所收拾。
胡宗南手下的这班军师,谈来谈去,得出了上述的七个论点,而最后的结论是:
“前途不吉”。
虽然军师们均无善计,但胡宗南仍要他们根据蒋介石电示,把“固守西昌,保卫西
南大陆”的计划做出来。结果讲座了两三个钟头,仍然水煮不成饭。胡叫众人先行散去,
晚上再由沈策召集研商。
于是,当天晚上,沈策又把众人找到他的房间,继续讲座。
作为胡宗南副参谋长的沈策,首先说:“我认为西昌既不能守,西南大陆亦不能保,
如果即退往台湾,还可以保存一部分力量,徐待后图,这是上策;如果据守云南怒江、
澜沧江以西地区,设法把缅甸、印度和西藏的关系搞好,把西昌、沪定和川南雷、马、
屏、峨地区作为游击区,这是中策;至于困守西昌,等待毁灭,这是下策。”
一句话:对于如何“固守西昌”,沈策也是无策。而且,他主张坚决放弃西昌,即
刻撤往台湾。
谁都同意沈策的观察,可是李犹龙说:“但这样做不合上边的意图,是走不通的。”
但别的人都表示,形势如此,终须走撤退台湾这条路。
因此,最后决定:由沈策照他所提出的意见,拟出一个具体方案,详细说明形势和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