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清情况后冉说。
尽管在青化砭(按:在延安东北约七十里)如此呜呼哀哉,但既已“大捷”在前,
南京方面早已嚣然哄然,力加军染。一些为蒋介石悉力捧场的报纸及美国记者,更是敲
锣打鼓,大吹大擂,以为此一仗也,打击了中共的首脑地区和首脑机关,从此蒋介石就
有更大胜利的可能,本来处于不利的形势,也会有根本性的改变。于上人员,举行紧急
会议,手忙脚乱地进行准备,以便迎
他首先研究的是叫那些中外记者到哪里去参观的问题,与会的人一致认为,到前方
易于捏造情报,以让他们在延安现地参观,较为稳妥。
胡宗南即时指定“绥署”第二处处长刘庆增、新闻处处长王超凡两人,负责连夜筹
备,成立一个“战绩陈列室”。
这可使这两个家伙伤透脑筋了,他们即使怎样“超凡”,也感到十分棘手。、连天
夜不能寐,才终于想出了这样的“妙法”:在延安周围二十华里内,设立“战俘管理处”
十处,以“青训队”五百多人作基干,另在城防部队二十七师里边,挑选伶俐的士兵一
千五百多人,混合编成几个“俘虏队”。要他们一律穿上杂色服装,伪作俘虏,加以训
练,并强令他们一定要按照事前编好的一套“对答”,应付就要前来参观的人。在参观
期间,每人每天加发津贴一元,以示恩惠。
但是,由这样的妙手炮制出来的“俘虏”,人数只有这么一点点,与“捷报”上所
说的“俘虏五万余”,未免相差太大了,这还是一个问题,这说怎么办呢?
刘、王两位“处座”,只好“士急马行田”,作出“英断”:到其时,用车轮战办
法,临时互相抽调来充数。用这个办法,他们倒是有经验的,蒋军吃空额,碰到临时点
验的时候,就常常用这个办法去顶替。
说因董钊的“捷报”,曾有“缴获武器弹药无数”的话;所以“俘虏”有了,“武
器”还得设法解决。那倒容易些,步枪一项,即由驻在甘泉的十七师那里,把“三八式”
和“汉阳造”这两种老家伙拿过来;机关枪即由延安警备部队中按需要抽调;一同送到
“战绩陈列室”去,贴上标签,写上“缴获”时间、地点,总算道具齐全了。·
此外,还需要别的“演员”,乃说抽了一些参谋出来,加以训练,备作“陈列室”
解说之用。不消说,也为他们编定了台词,让他们登场时可以有唱有和。
活人炮制足数,还要制造一些死人。在这上面,还要“有敌有我”才像个样。于是,
说抽调了一部分人,星夜在延安东北延水两岸,建造了许多假坟。并用木牌分别标明哪
些是蒋军“阵亡烈士”墓,哪些说是“共匪”的葬身处。
胡宗南的部下,在这一场“好戏”上,倒真算得上是戮力同心,其严重紧张之情,
更甚于准备一场大战。
但当南京和上海的记者团到达西安时,延安的“备战”工作,仍未最后完成。因此,
胡的参谋长盛文,就一面“热情款接”,一面借口延安方面的气候不宜飞行,以延滞他
们的行程。等延安工作告成。然后把他们送去。
参观的时候,宾主尽欢,热烈、感动。吹擂等等,都不在话下,毋须细表。但世间
上凡是弄虚作假的事,任是有天大的聪明,也是难免会露出些马脚来的。是故,当时有
个别头脑比较清醒的外国记者,就曾问过:“战绩陈列室”里的新式轻重机枪和“中正
式”步枪,共产党军队究竟是从哪里弄到的?
这样的问题,可谓挖心取胆!那些负责解说的参谋人员,虽然事前经过训练,可没
想到对方会提出如此古灵精怪而又尖锐的问题来,只好支支吾吾,含糊作答。
在参观“俘虏管理处”时,有些记者又对个别的“俘虏”说:“我不是昨天在某某
战俘管理处见过你吗?”
被问的人,更只有瞠目结舌,挺起胸脯,规规矩矩的立正,点声不作。因为在“训
练”期间,并没有教过如何答复这样的问题,实在怪不得他们。
由于在这场“好戏”的表演过程中,不断地出歹露丑,所以回到“后台”,为人互
相指责,又再造成了一些热烈的“戏中之戏”。特别是主办其事的刘庆增、王超凡两人,
更陷于哭笑不得的窘境。至于胡宗南自己,有脾气也发不出来,不发又十分不臼在,由
“大捷”、“奖叙”而来的“高热”,一下于就在陕北的冷风中被吹得所余无几了。
第四回
准备多时 胡军得空城一厘
争功未得 陈武即大发牢骚
胡宗南的所谓“延安大捷”,固然是一幕自编、自导、自演的话剧;但是,假如因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