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知县,你这是做什么?先起来说话!良辅镇之事,也不能怪罪于你,你又何必如此害怕?”
此时卢国祥倒希望朝廷能怪罪他,那样最次也能捞个告老还乡的待遇。总之,郃阳那个地方,卢国祥一天都不想呆了,党项人和羌人作乱也就罢了,还有大梁山上的牛皋整日里耍威风,他这个知县简直就是风箱里的老鼠,两头受气。受了委屈,老百姓要是能叫声好也算值了,可偏偏郃阳居民还老指着他的脊梁骨喊什么“老鼠知县”。
“范知州,这次下官是铁了心了,无论你说什么,下官都不会回郃阳的。也求你可怜可怜下官,大梁山上的牛皋,想来你比谁都清楚,他的牛家军简直把郃阳周遭当成了自家地界,想来就来想走就走。下官多次上书京兆府多调援兵,可结果呢,给下官弄来五百新兵。”
范增而不能任由卢国祥一直跪下去,起身来到台下扶了扶,“哎,卢知县,你受的苦,范某心中自然清楚,只是这一时之下,范某就是想找人来替你,也得有个人选不是?”
在大宋,知县可是个十足的肥缺,有时候知县比知州还抢手,可唯独郃阳是个特列,去别的地方能捞钱,到了郃阳就得丢命。想找个人去替卢国祥,这人选哪是这么好找的?
“范知州,谁说没有人选?那姚立姚博涵不是还未补缺么?只要范知州同意,卢某愿回青州老家务农为生!”卢国祥抬起头,双目老泪横流。
范增瞪着眼,半天没回过味儿来,那姚立贞观五年的时候就成了疯子,这哪有让疯癫之人当知县的道理?
“卢知县,你这是什么主意?亏你想得出来!”
“还望范知州成全!你若不同意,卢某就跪死在这厅中了!”卢国祥语出惨然,听着当真是为之泪下。
范增苦笑着摇了摇头,坐在椅子上摆手不耐烦道,“罢了,罢了,卢知县先请起,此事容范某修书与京兆府商议一下如何?”
这次卢国祥总算露出了点笑容,忙不迭的起身答道,“谢范知州!”
打发走卢国祥之后,范增就去后堂见了赵有恭。听范增叙述一番,赵有恭也是一脸的惊诧,不就是惹出一场大乱斗么,竟然弄得一个堂堂知县这般豁出脸皮要辞官。
赵有恭觉得让那个姚立当知县的可能性几乎为零,哪还有让傻子当知县的道理?
赵小郡王本来很聪明的,可这次他真的料错了。正月十九,仅仅过了三天,京兆府就发布了一条新的公告。
原郃阳知县卢国祥因老父去世回乡丁忧,由长乐人姚立知任郃阳县。
惊了,彻底的惊了,让个傻子当知县,也就大宋朝能出这种奇葩事了。
第179章 做生意
在京兆府地界上,谁都知道现在的合阳城就是个火坑,当官都爱财,可更惜命。
没人愿意去,这莫大府尹一琢磨,就和一帮子官员琢磨出一个绝妙的主意来。让那个姚立去当知县岂不是妙哉?这姚立乃是崇宁二年进士出身,完全有资格递补知县,至于傻不傻的问题,大家都不说,朝廷也不会知道。再说了,他要是不傻,派他去也没用啊。
正月二十五,在家赋闲几年的傻子进士姚立姚博涵走马上任,不管赵有恭有多不敢相信,这件荒唐事还是发生了。随着姚立上任合阳,京兆府还给同州府递了个文书,命同州府全力征兵,务必剿灭大梁山山匪,压服良辅寨。
面对这样的命令,范增是一点脾气都没有,同州府的兵才征了没多久,就去剿匪?亏京兆府那帮子人能想得出来。不过范增也明白,莫青河等人是要撇清自己呢,把所有责任都丢给同州府,要是上边什么时候怪罪了下来,那他范知州就成了第一个待罪的羔羊。
范增手持京兆府文书,面色抑郁的来到了晋陵王府,赵有恭看了两眼,便撇嘴笑了起来。
“殿下,何故发笑?”范增是万分不解的,甚至还带着点火气。
赵有恭示意范增坐下后,手指敲敲文书,缓声道,“范德倧,你难道不觉得这命令很好么?本王正愁没理由去合阳练兵呢,现在这命令一下,岂不是打瞌睡有人送枕头么?”
“殿下,话是这么说,可大梁山上的牛皋不是一般的山贼,绥德军和保安军围剿多年毫无所获。咱们又能怎么办?那良辅寨更为难缠,如今同州本就缺粮,又哪有余粮供给他们?”
“呵呵。为什么一定要剿灭大梁山?只要大梁山不劫掠同州地界,去别的地方折腾不就跟我们没关系了么?至于那些党项人。先弄些粮食稳住他们便好!”
“粮食何来?”范增可为粮食问题愁了有半年多时间了,此时一听赵小郡王话语中好像有主意,不禁连忙问道。
赵有恭神秘一笑,却不做答,只是模棱两可道,“这事本王自有安排,一个月内必有粮食到同州,不过有句话本王也要跟范知州提个醒。有了这批粮食。春种的问题必须给本王解决了,另外,看好同州其他官员,谁要是敢私吞这批粮食,那就别怪本王要了他的脑袋。”
赵有恭对大宋这帮子官员太熟悉了,说是雁过拔毛都不夸张。同州之稳,首在粮食,有吃的,老百姓才会安生,有吃的练兵才能稳定进行。谁要是在这个时候起花花心思。那就不是贪,而是在要他赵小郡王的命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