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回到隋唐当好汉_泠雨【完结】(342)

  “黄公公,你可是小弟的兄长,怎么说出那么见外的话。到了西洋别人管不了,你可是第一个重点保护的对象,谁要敢惹你,就惹兄弟我。”

  反正在都是说的屁话、废话、忽悠人的话,更是马屁话,不说白不说,说了还让黄舍人高兴,何乐而不为呢?

  当然,在姜松的心中,等到从西洋返回来后,姜松是会送黄舍人一笔重礼。虽然黄舍人在姜松的建议下也订购了数万贯的丝绸,到回来时其回报也会达到数十万贯。不过那是人家黄舍人应该得到的,姜松自己掏腰包送的可不一样。

  “永年老弟,真的谢谢!”

  说话间不知不觉得就到了皇帝的上书房,这次见到皇帝老儿姜松得下跪,不敢再造次,毕竟现在是是皇帝手下的官员,这见到皇帝不下跪的话,肯定不行的。就算心中一万个不愿意,也要强忍住下跪。

  “小臣见过皇帝陛下,祝皇帝陛下福如东海,寿比南山,万岁万岁万万岁!”

  第198章 不花皇帝的钱

  听到姜松的马屁语言,皇帝老儿从心里笑出来。这种独特的进见之言在隋朝只有姜松一人这样,皇帝也觉得新鲜,听在耳朵里感觉非常的舒服,皇帝每次听到姜松的马屁之言都会从心底里高兴,面上更是笑容可掬。

  “姜松,你小子怎么又穿成这样来见朕?你怎么不穿官服来?”

  这下姜松反应过来,见皇帝都要穿朝服,就是见皇帝的工作服。姜松自从领了差事后,一直处于忙碌状态,那有时间订制衣服。再说了,姜松的衣服都是家里准备,早把此事给忘得一干二净了。

  “皇帝陛下见谅!臣不是没有时间订制朝服吗?从接手皇帝陛下的差事后,臣是没白天黑夜的在忙忙碌碌,都准备把自己给撬成二半使用了。”

  “好了,记得下次要穿朝服,别再衣冠不整。”

  汗!老子的衣冠怎么不整,是没有穿那鸟朝服罢了。那鸟朝服又宽又大,穿在身上感觉是空空的,非常的不方便,做什么事都觉得累赘。

  “谢皇帝陛下开恩。”

  “姜松,听说你差事办得不错,办事效率挺高的,连黄舍人都被你给累得半死。说不是赶路就是处理事务,每天就象打仗一样。很好!朕很高兴!”

  汗!能得到皇帝老儿这样的评价,心里总算舒服点,没有一来就被训斥。看来黄舍人向皇帝叙说的事不少,估计连细节都说了一翻。

  “皇帝陛下,臣正准备向你上奏这段时间以来的工作进展情况呢?同时也有一些想法有利于朝廷的建议,也想征求皇帝陛下的旨意。如果陛下同意就实施,如果不同意就算臣啥都没说。”

  面对皇帝,姜松的想法就是同意就做,不同意就拉倒。千万别象电影电视上那样大臣不停的劝说皇帝,反而让皇帝恼羞成怒、适得其反,那样的事姜松打死都不会做。姜松宁愿做和砷那样的官,也不愿意做刘锣锅那样的清官。

  “姜松,你小子岁数不大,却是个小狐狸、小滑头,什么事都要先求自保,然而再考虑得失,你比那些老奸巨猾的大臣还狡猾。”

  他妹的是谁这样诽谤老子,也太过分了,什么时候自己得了这样的评价。不都是说胆大妄为、卑鄙无耻之徒吗?

  “皇帝陛下,绝对是有人在诽谤小臣,您得为臣作主,别听那些弄臣之言。臣则是全心全意的为陛下办事,一心只想把差事办好,没有任何的企图。甚至还遭到了几次暗杀、伏击,如果不是臣警惕性稍高一点点的话,此时早就挂了,再也见不到皇帝陛下了。”

  丫的被和尚暗杀的事肯定黄舍人这王八蛋没说,这事当然要让皇帝老儿知道,姜松可是为皇帝老儿背黑锅。不仅是天台宗找姜松的麻烦,三论宗也找姜松的麻烦,这二个门派都有和尚前来暗杀姜松。

  皇帝老儿听微微一愣!看了看姜松道:“姜松,你说什么?有人暗杀你?”

  “皇帝陛下,已经出现二次了,一次是在洛阳到大兴城的途中,天台宗出动了二、三十名和尚在半路上伏击臣,当时如果不是有李靖在旁边帮手的话,估计臣不会那么完好无损,肯定会受到伤害;另一次是这次从江南返回洛阳的途中,是三论宗的和尚,共来了三十多名和尚,幸好当时臣还未睡下,提前发觉对方的企图,这才躲过一劫。这次黄公公在场,情况都清楚。”

  皇帝用眼看了一下黄舍人,黄舍人马上下跪道:“陛下,姜大人所言完全属实,确实是三论宗的和尚,都是假和尚,是最近被三论宗清理出来的伪和尚。”

  皇帝老儿听后真的惊讶,没有想到暗杀姜松的不是草原上来的突厥人,而是信徒和尚。真的意想不到,姜松什么时候得罪佛教中人了,怎么还得罪二个佛教门派,这小子就是个不省事的人。

  “姜松,和尚怎么会暗杀你呢?你什么时候得罪佛教中的什么重要人物了?居然是天台宗和三论宗二大门派,你也太能惹事了。”

  靠!老子为皇帝老儿背黑锅,怎么反过来说老子惹事呢?都他妹的说些什么屁话,皇帝老儿有点良心好不好,难道你的良心被狗刁了。

  “皇帝陛下,臣冤枉啊!比窦娥还冤。臣什么时候得罪过什么和尚,更没有得罪过什么天台宗、三论宗的和尚。这些和尚说是他们原本活得好好的,是臣在皇帝面前胡说八道,佛教才有了这次灾难。其实皇帝陛下也是为了佛教好,让佛教把混入寺庙中的败类、伪和尚、假和尚等清理干净,对于佛教长远发展是有好处的。皇帝的一片苦心没有得到哪些和尚的认同,还把责任怪罪在臣头上,臣真是天大的冤枉。”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