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回到隋唐当好汉_泠雨【完结】(482)

  目前的星岛上没有任何国家组织,基本算是无人岛屿。岛上估计最多有数千名人口,其中有少部分应该是中原一带过来的,还有就是附近的岛屿上迁移过来的。岛屿上的一些小团体成不了气候,更没有什么大的威胁。当然,小团体间的斗争也是长年不断的,这一点应该是事实,也是必然规律。

  星岛的码头有人经营,只是太粗糙、太简单。码头附近也有一些零散的商业,其规模都非常的小,没有什么象样的建筑,更没有规划,算是杂乱无章更确切。

  姜松率领的船队靠上码头后,李靖立刻指挥手下的千多名士兵及数千名商队护卫快速登上码头,在第一时间控制了码头。

  接下来的事就非常容易了,码头被姜松一行强行购买,如果不同意的话就强行抢夺,这一点没有任何好商量的。面对李靖手下强悍的士兵,在威胁利诱下,码头的经营者乖乖的出售码头。

  当然,姜松也没有亏待原码头所有者,也开出了高价收购,让码头的经营者非常的高兴,对姜松一行更是好感连连,对人就大夸赞姜松手下的军队是仁义之师。

  码头上有数百名从中原迁移过来的人,姜松在第一时间把这些人招集,对他们谈了下步的管理情况。本来在星岛上是受气的中原人,突然有了自己家乡的大军到来,现在要正式接管星岛,怎么会不兴奋。

  特别是当听到星岛上实行等级制子民时,更是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从谈话中知道,今后中原人的好日子来了。

  随后就很简单,李靖把大军分成几四支部队,每支部队都带上通译、文官从四个方向对星岛进行地毯式的搜索。只要胆敢反抗者当场斩杀,出手毫不留情。在高压手段下,星岛上的各小团体纷纷投靠。

  在此期间,大军所到之处都会张贴安民告示,把相关政策说明。同样随行的通译会进行政策宣传。星岛上原居留居民,听到是农业免税后更是兴奋无比。特别是普通居民最高兴。毕竟普通的居民在星岛上同样要交地租或税费,这一点是免不了的。现在姜松一行实行免税政策,当然大获民心,受到了星岛上极大多数普通百姓的认同。

  军队的行动和星岛上人口统计等工作不用妻松操心,有李靖和房玄龄、杜如晦等文官负责。姜松自己则让从西洋带回来的那些优秀工匠马上对星岛进行规划,重点的码头的规划。规划方面西洋罗马人是最优秀的,算是当世最优秀都不为过。

  跟随姜松远航的商家,护卫大部分被李靖调走,其他工匠、水手、船员被姜松组织起来修建码头。根据规划的方案即刻动手,整个星岛码头上是热火朝天。码头附近的一些建筑被彻底清除,按照规划的方案进行实施。

  随行的商家对于姜松调用人手没有反对,都是持欢迎的态度。毕竟这些商家都明白,要想继续紧跟姜松赚远洋贸易的钱,就得老实的听话,此时出点人手也是应该的,毕竟这里今后是补给的重要基地,商船会经常到来。

  码头、基础设施的修建是需要大量人手的,仅仅靠姜松随行的工匠和西洋招聘、购买的人手肯定不够。不过好在星岛上也有数千人,在姜松金钱的刺激下,全都纷纷跑来做工赚钱,这大的缓解了修建码头时的人手问题。

  “姜哥哥,咱们在星岛要呆多长时间?”

  既然要长期掌控星岛,当然要把星岛上的码头、设施、防御工事全都修建好。否则等姜松一行离开后,仅仅靠数百名士兵怎么掌控。再说了随着李靖大军在星岛上的深入,修建码头的人手会越来越充足,这一点姜松心里明白。况且,房玄龄、杜如晦等人对星岛上的人口登记、土地分配也是需要时间的,不可能一下子就弄好。甚至还要选出村长之类的负责人,这些工作都非常的繁杂、具体,不是说一天二天就能搞定。

  “晓雅,估计需要呆上二十天左右。”

  星岛本来就非常的小,所以才叫星岛,其面积只有六百平方公里左右,对于李靖的大军来说,采取地毯式的搜索没有多大的问题,也不需要多少时间就能全部搞定。最繁杂的事务是房玄龄、杜如晦等人的人口登记及土地分配事务,这才是最繁重的工作。

  随行商家的护卫、水手、船员听说星岛上实行免除农业税,岛上每人二十亩耕地,百亩林地后,心里都痒痒的,有很大一部分准备回到中原后,考虑把家人都迁移到星岛上来生活,这免税的诱惑力太大了。再加上姜松所制定的政策,全都是有利益中原民族,谁听了都会动心,甚至连商家的掌柜都有迁移的想法。

  老卡微笑道:“姜先生,你这一手真的太绝了,星岛在你的手中绝对会焕发活力。不用几年,星岛就会成为最富裕的地方。”

  “唉!臭姜松,你实施这些政策和朝廷相违背,你就不担心回到中原后受到朝廷、皇帝的制裁吗?”

  呵呵!

  “秀宁,星岛是无人岛屿,我没有实施什么政策,星岛只是海关总署的补给基地罢了。星岛上的治理都是百姓自发行为,和我有何关系?”

  “卑鄙!无耻!敢做不敢承认。”

  姜松傻,敢承认才怪。这种大逆不道的事只能悄悄的暗中进行,不能摆上台面。白痴才会满世界的宣传呢?

  随着李靖大军的渗透,修建码头的人手越来越充足,工程进度也越来越快。在修建码头的同时,码头附近的基础设施、商铺……仓库、住房、娱乐等也同时开始修建。这表面上看是一个巨大的工程,不过好在姜松手上有大量的优秀工匠,加上随船商家手上的工匠,在人手上半点不显得紧缺,甚至是充足。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