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什么笑,你们不知道这是玩笑话吗?”
“老屈,别吼了,以为嗓门大人家就害怕你不成,要文雅一点,别那么粗鲁!”
姜松和屈突通二人自认识以来,虽然接触没有多少次,二人间的交情却非常的深厚,算是那种神交一类,有一种惺惺相惜的味道在里边。
“老弟,谢谢!你送为兄的那匹宝马真的非常优秀,是为兄见过最好的绝世战马之一。昨天我试骑了一下,不论是加速度、冲撞力、平稳度都非常的好。”
汗!
那可是阿拉伯马,还是精挑细选出来的,普通的阿拉伯马就比中原一带的顶级战马强好几个层次,何况是挑选出来的优秀宝马。这是姜松专门购买回来做种马用的。返回洛阳后,让屈突通家的商队顺便带一匹送给屈突通。
屈突通见到商队安全从西洋返回,面对金灿灿的金币没有任何激动,看到阿拉伯马后兴奋得跳了起来,立刻跳上马背就试骑起来,直到试骑后询问马匹的来历,才知道是姜松送的。
如果是其他人送的,屈突通不一定会收下,就算是心中再喜欢也会拒绝。听说是姜松送的,没有任何犹豫不决就收下了。从这一点上也能说明姜松和屈突通之间的感情有多深。别的不说,仅仅是姜松成婚时遇到突厥铁骑偷袭时,屈突通奋力拼杀之情,姜松就一直记着。
“老屈,你这就见外了,兄弟到了西洋见到如此好马,当然要想办法带一匹回来送给老兄,谁让你那么喜欢好马呢?”
其实随行的商队中也有商人想购买阿拉伯马回中原的,只是船只无法装载。装载马匹的船舱是需要改进的,这不是商家敢办的事。姜松是把水师租来的船只进行整改,整改出来的地方只能够装载姜松自己购买的马匹,无法再装运其他东西。如果能再多装载的话,姜松自己还想多采购些物资呢?
“老弟,你这情为兄记下了。只是欠你的情又增加了,不知以后怎样还呢?”
“老屈,你不会是到了更年期,怎么老是唠唠叨叨的,象个娘们似的。”
群臣一阵爆笑!这种话也只有姜松敢说,其他人说的话,屈突通真会翻脸。屈突通也是头犟驴,不对眼的人懒得理会,性格比较直爽,对眼的人说再过分的话都是一笑而过,不会当真。
呵呵!
“老弟,为兄还没有向你祝贺呢?恭喜!恭喜!”
姜松心里明白,封伯爵一事肯定早就传开了,这种事传播是非常快的。再说了,皇帝根本不想保密,这是张显皇帝有功必赏的典范,还怕别人不知道呢?
“老屈,既然如此晚上你是否摆一桌酒席请大家嗟一顿?”
屈突通听后微微一愣!片刻后叫道:“老弟,为啥是为兄花钱摆酒席,加官进爵的人是你唉?摆酒席的钱应该是你掏腰包才合理,说好了晚上你请客,在福满楼摆一桌。”
“老屈,是你祝贺兄弟,当然是你请客。”
姜松和屈突通二人就这样争辩起来,到底是应该谁掏腰包。二人各说各有理,争论不休,把旁边的前来上朝的官员看得摇头苦笑,都用鄙视的眼神看着二人。群臣想不通二人为一桌酒席的钱争论,这种事在儒士眼中是丢人的丑事,肯定不会为了一顿酒席钱而不顾面子。姜松、屈突通二人则肆无忌惮的在大庭广众下争吵一顿酒席钱该谁付。
第296章 功在千秋
上朝时间到了,姜松、屈突通二人争吵告一段落。二人也随群臣走进大殿中,乖乖的站好。在这种场合谁也不敢放肆,甚至连小声嘀咕都很少会发生,群臣都是满脸严肃站好,等着向皇帝跪拜。
秉承一贯行事低调的风格,姜松选择站到最后面。反正姜松身上的官服只是正四品,新官服还没来得及制作。站在后面也不显眼,别人也不会注意。
今天朝会的议题还是修大运河的事宜,听说都在朝会上争吵了好多次。朝中群臣大多数强烈反对修大运河,皇帝杨广则主张修大运河,这下就有得争。群臣不停的给皇帝施压,坚决反对修大运河。特别是一些相对清廉的官员更是情绪激动,引经据典全力反驳,把坏处说得一大堆,好处不见说。
象这样的事姜松不会啃声,再说了,朝会上姜松一般都不会说话,除非是被皇帝点名才会站出来说上几句。对于这种无止境的争吵,姜松觉得更加的无聊,干脆闭上眼睛修炼神功,懒得理会朝会上的争辩。
高高在上的皇帝杨广头大,群臣不同意的话,事情很难办。虽然有一些重臣没有表态,还有一些圆滑之臣在观风向。要想顺利通过就得有人站出来说话,否则没有开口的重臣们不会表态。
突然,皇帝杨广脑海中涌现出和姜松谈话时的情境,姜松那小子是坚决支持修大运河。为什么姜松没有出声呢?皇帝杨广眼神往大殿中扫了一遍,貌似没有看到姜松的身影,难道这小子又忘记上朝?
谁让姜松上朝的次数极少,在先皇杨坚时期,差不多要点名后才知道姜松没来上朝,很少见姜松主动上朝的。当然,姜松呆在洛阳的时间太少,总共也没有几天,上朝少是正常的事。
“姜松,姜爱卿来了没有?”
皇帝见群臣争论不休,马上出声大叫姜松。此时的姜松却躲在前面官员的身后修炼神功,没有想到皇帝会叫自己。直到旁边有官员用手轻轻扯了扯衣角,姜松才缓缓睁开眼睛。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