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爷子,您老闭门拒客也不是最好的办法,仅仅是权宜之计,一旦屈突通将军把晋阳的事解决后。高颎大人的事估计应该就会有结果了,到时候高颎大人一系的官员同样会受到牵扯,您老在思想上准备好了吗?”
苏威是名相,能力超级强,智商绝对的高,根本不是姜松能相比的。姜松的话怎么会不明白,也清楚姜松说的是实话。高颎和杨勇是亲家,杨勇谋反做乱,高颎受到牵扯是肯定的,只是后果的轻重而已。
“姜哥哥,你到底有什么更好的办法让爷爷避免受到牵连,逃过这一劫?”
“晓雅妹妹,办法哥到是有一个,就怕老爷子不愿意,舍不得朝中高位啊?”
苏威听后哈哈一笑道:“臭小子,想劝老夫辞职回家养老吧!”
苏威也清楚,要想避开高颎的牵连,辞职是最佳的选择。否则就算是闭门拒客同样会受到波及,一旦高颎出事,苏老爷子也逃脱不了受到牵累,这一点是肯定的。再说了,皇帝同样要清理高颎一系的官员,绝对不会允许高颎一系的官员在朝中唱反调。
“老爷子,就是想劝你辞职,但并非是您养老,我这里有一件重要的事最适合老爷子做,您老也肯定喜欢做、愿意做,只是前提条件就是您老要舍得放弃高官位子。”
呵呵!
“臭小子,说来老夫听听,你为老夫安排了个什么活?”
“老爷子,白天朝会散时我就说了,家中筹建了一间印刷作坊,这事您老还记得吗?”
“知道。只是你小子说的是真的,你真的愿意免费为儒生印刷诗词、手札之类的事?你小子平时是最爱财的,让你出点血非常的难,怎么会如此大方起了呢?”
“老爷子,这当然是真的。在印刷作坊的基础上,我还准备筹建一间出版社,就是每个月印刷一本杂谈之类的刊物,刊物的名称都取好了,就叫《泾松杂谈》,《泾松杂谈》可免费刊登各种文章、诗词,不论是儒学、佛学、墨学、法学、兵学方面的文章、观点都可以刊登,甚至允许各学派间在杂谈上辩论。如果您老愿意的话,辞职后就去主持出版社的事务,您老当主编,负责把关。当然,靠您老一人不行,您老还得招聘大量的人手,薪水方面您老不用担心,我会高薪支付。”
震撼!苏老爷子彻底惊世骇俗,这开什么玩笑,一个月出一本杂谈,别的不说仅仅是印刷上就无法做到。
“小子,你不是开玩笑吗?一月能印刷出一本杂谈出来,你一次印刷多少册?”
“老爷子,印刷的多少决定市场的需求,如果您老主持编写的杂谈内容丰富,有可读性的话,销售量就大,那就印刷多一点,如果所编写出来的东西无人看,可读性不强,销售不好只好少印刷点,这取决于您老主持编写杂谈的内容和质量。至于印刷方面的事,您老不用担心,一本数十页的杂谈估计最多就几天时间就能印刷出成千上万册。”
第330章 士信征兵
姜松的解释让老爷子彻底震撼,编写文章,招聘有才华的文人对于苏老爷子来说不是难事,毕竟苏老爷子在儒林中有巨大的影响力,不论是人品、学识都是一流,都是儒生们敬仰的对象。只要老爷子一声令下,会有大把的文人前来应聘,这一点是肯定的,不用质疑。
老爷子震撼的是姜松所说几天能印刷出成千上万册书籍的事,这太不可思忖,毕竟朝廷中正在印刷的书老爷子是明白的,那种整体雕版印刷,最大的问题是雕刻,只要稍不留神雕刻出错一丁点,整块雕版都会报废。况且,每块雕版也印刷不出多少,最多就是数十张,再多就无法印刷出来,这是雕版的弊端。结果就是雕版印刷的成本太高,花费的时间、精力太多,需要的人力更是无数。
“臭小子,你不会是儿戏吧?世上真有那么好的印刷术?”
老爷子从苏晓雅的嘴中知道,姜松家里拥有大量的工匠,别的不说,仅仅是从西洋高薪招聘或购买来的各类工匠就有数百名,这是苏晓雅清楚的事。所以要想达到姜松所说的效率,只有一种可能,就是姜松家里的工匠发明了一种全新的印刷术,否则根本不可能。
呵呵!
“老爷子,这事暂时保密,您老不用担心印刷的事,您老应该考虑愿意否?如果愿意的话,您老就得考虑招聘有才华的人员一事,怎么编写杂谈的内容,要编写什么样的内容等等方面的事。其他的不用担心,有其他人处理。”
说实话,这事对苏老爷子挺有诱惑力的,也是古代文人最愿意做的事。毕竟编写文章、校稿、校注古籍这些事都是名垂青史的事。古代的文人别的什么都可以不在乎,最在意的就是名声,特别是儒生把名声看得比命都宝贵。
“臭小子,你说的是真的?”
姜松和房玄龄二人研究后,都觉得出版社必须是一位德高望重的人主持才会有吸引力,才会有人才投奔。毕竟这是一个新鲜事物,让一般的人主持估计经营都成问题。那时姜松就想到了苏老爷子,只是不知道要怎样劝说。
到了洛阳后,知道晋阳的杨勇造反,屈突通率大军前去征讨,姜松的心中马上想到了苏老爷子,貌似这老爷子在高颎出事后就彻底下野了,此时相劝老爷子是最佳时机,既能让苏老爷子不会到时候因为高颎的事受到牵连,能平安回家养老。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