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大,这次给你添麻烦了?”
姜松能说什么?罗士信在冀州、幽州惹出那么大的动静,现在好了,刘宏基也在并州弄出大动静,估计不用多长时间都传到洛阳城。接下来就是暴风骤雨的来临,等待朝中言官的弹劾。
“宏基,这事已经出了,不用再想,有什么事我会杠着呢?先好好休息几天,随后等药师返回后,你协助药师好好训练这批新兵蛋子,让新兵在最短时间内成军。”
“老大,谢谢!”
呵呵!
“宏基,客气那么多做啥,咱们是兄弟,是一个船上的人,是利益共同体。既然你们大家认我为船长,出什么事当然由船长出面解决。再说了,你也没做错什么,不就是为宝岛的发展做了点大力宣传罢了。”
刘宏基其实看到前来应征的人源源不断后,心里就知道惹出大麻烦了,只是那时已经是骑虎难下,无法再制止,也制止不了。姜松这样说,只是不想让手下担心,问题的严重性刘宏基心里清楚。
刘宏基听到姜松的话,心里挺感动的。他毕竟是出身官宦之家,爷爷、父亲都是隋朝的地方官员。刘宏基其实就是干部子女,对于官场上那些卑鄙无耻,见不得人的阴谋诡计心知肚明。碰上这样麻烦的事,顶头上司只会把责任推得干干净净,让手下人当替罪羊,谁会愿意为手下人出面杠,那不是惹火烧身吗?
仅仅这么一件事,让刘宏基对姜松的忠诚度大大提升,姜松在刘宏基心中的形象更是高大起来。觉得跟着姜松这样的人绝对不会吃亏,有奔头,关键是心情舒畅。
还没等姜松从并州引起的轰动中回过神来,次日程咬金也从山东带着二千多名新兵返回到大兴城中训练营,听完情况后再次把姜松震撼一翻,姜松算是欲哭无泪。
原来程咬金到山东一带征招士兵同样不顺利,这些年天下太平,百姓的生活虽然不能说有多好,只要辛勤劳动,吃饱肚子还是可能的。在这样的太平年代,不采取强制性征兵,谁也不会来当兵,毕竟中原古代就有俗语好男不当兵,好女不卖唱,谁会愿意让自己的孩子去当兵呢?
山东一带虽然历朝历代都是武林高手的盛产地,每个时期都会涌现出一波能人异士。三国时期著名军事家、政治家、民族英雄曹操手下的青州兵绝对是强悍的士兵,山东大汉更是身强力壮,作战时勇猛精进。
到山东征招士兵按道理说应该容易征招到,然而事情不是那样的,程咬金带着几名噬血护卫到了山东后,四处张贴征兵告示,十多天过去了,仅仅征招到十多名新兵,百姓根本不愿意前来应征。
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年关将到,谁家也不愿意让孩子在年前离家,都想好好的一家过个团圆年,这是中原民族最重要的节日。
正当程咬金束手无策的时候,罗士信在冀州、幽州一带征兵的办法传播到了山东一带。毕竟山东和冀州接壤,是二隔壁,只要稍发生点什么事,能在最短的时间内知道。
程咬金开始时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只是不断有人前来询问应征入伍后,是否给家人免费分田地。这种事程咬金那敢乱答应,免费分田地可是大事,就算是想也要有田地啊!
前来应征的人不多,询问分田地的事到是不少,且越来越多,这下才引起程咬金的注意,通过了解才明白是罗士信在冀州、幽州采取的征兵办法传到了山东境内。
对于迁移到宝岛上百姓能免费分到田地的事程咬金当然知道,毕竟跟了姜松那么多年,决定投靠姜松后,姜松也把程咬金当成了嫡系、心腹,研究这些事时虽然没有啃声,却都参加了,具体在宝岛上要执行的政策很清楚。
程咬金表面上看是大大咧咧的,其实心思非常慎密,知道罗士信在冀州、幽州搞的那个征兵宣传后马上就联想到会引起什么样的后果,知道因此会给姜松带来多大的麻烦。
面对征兵一筹莫展的程咬金,明知道如果依照罗士信在冀州、幽州的方法征兵的话,会给姜松带来大麻烦。然而程咬金没有再好的办法能按时按质的征招到新兵,在这样的情况下,程咬金慎重考虑后,觉得反正麻烦已经造成,山东再弄出点麻烦出来都一样,反正一个麻烦也是事,二个麻烦同样是事。在这样的思维方式下,程咬金开始在山东一带按罗士信同样的手段、方法开始征招新兵。
这些年隋朝虽然太平,百姓基本能填饱肚子,却也仅仅填饱肚子,百姓手中拥有田地的非常的少,绝大部分百姓都是租大户人家的田地耕种,这一点是不用质疑的。现在突然看到程咬金在山东一带张贴出来的征兵告示,知道凡是前来应征的人,只要达到要求顺利参军,就能免费为家人解决田地问题,这有如是一枚重磅炸弹启爆,立刻在山东境内引起轰动。
程咬金张贴出来的新征兵告示之所以能马上引起轰动,原因是冀州、幽州地方的罗士信征兵基本结果,活生生的事实早就传到了山东境内,所以程咬金的征兵新告示一张贴出来,效果不用想都知道。
新征兵告示效果特好,才一张贴出去,马上就有大量的年青人来应征,随着宣传的延续,源源不断的年青人蜂拥而来,生怕迟了错过机会。毕竟冀州、幽州就有很多前往应征的人没有赶上,错过了良机。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