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士信离开后,姜松见天都发亮了,还休息啥,干脆坐下来修炼通天神功,恢复一下体力。神功对于恢复体力有独到之处,效果非常的好。
天亮后,姜松没打扰任何人,独自骑上‘一点红’向外奔驰而去,对岛上的沿海一带进行走马观花式的察看。西面地势非常的平坦,却属于安置百姓的区域,姜松不好占用大量的地盘,毕竟晒海盐是需要很大的面积,不是数百亩就能解决的,要上规模的话,最少需要数万亩。
姜松往东边行驶,看到基本都是工业作坊正在修建各类作坊,到处都在建设,心里挺热乎的。要在一个地方发展,必须要满足岛上百姓的所需,就要建完整的产业链。这里离中原太远,不可能什么都从中原一带采购,那样成本高,价格贵,百姓承受不了,只有在岛上兴建大量的各种产业才是最好的保障。
姜松骑马越过一个山丘,放眼往前一看,哇!要大一块海滩,估计有数万亩之大。虽是丘陵地带,在这里兴建工程量也不会太大,只需要修建出一条三里左右通往外面的道路就成,这样生产出的食盐能顺利送到外面。
详细察看一翻后,姜松纵马返回,见大家都在等候,姜松微微一笑道:“盐厂的修建地址已经选好了,咱们今天就开始动手兴建,希望在我离开岛上时,能顺利生产出食盐。”
房玄龄道:“老弟,在什么地方?”
姜松用手指了指东边道:“离此二十多里地的地方,越过山丘,有一块小小的平地,那里就是非常好的食盐生产地。”
“老弟,你说的那里我们都知道,那里地势不很平坦,属于丘陵地带,在那里兴建的话,工程量会增大不少。岛的南面、西面有大量的平原之地,为什么不在那里地方修建呢?”
“姐夫,平坦的土地还是留下来安置百姓。咱们先在这里兴建一个盐厂,如果成功的话,再在南部一带兴建一个更大的盐厂,那样咱们岛上仅仅是销售食盐就有大量的税收。”
最后决定,这个盐厂暂时不找商人投资,全部由姜松、房玄龄、虞世南、王珪、雄阔海、程咬金、王二牛、数十名噬血护卫、巡逻队的士兵及部分工匠投资组建,巡逻队的士兵以劳力作为投资,其他人主要是投资钱财。
欧阳柱子知道后,立刻找到姜松,要求参加盐厂的投资。姜松点头同意,怎么会不愿意呢?赚松的目的就是让大家的利益紧密结合起来。至于赚多赚少没有多少关系,只是一个数字而已。
食盐是岛上目前最大的问题,价格贵得离谱,一听说要修建盐厂,房玄龄、虞世南等人是全力支持,把岛上所有的资源全部倾斜。目的当然是上岛上有低价的食盐供应百姓,只要岛上的食盐生产出来,罗士信手中的巡逻队马上就可以对走私食贩子进行打压、清剿。在姜松的地盘不想有走私之类的事。
桑普斯听到消息后,第一时间跑过来进行规划,同样向姜松请求入股食盐厂。姜松不会拒绝,马上把海盐的生产流程简单的说了一下,桑普斯根据姜松所言,对地理地貌进行详细的丈量、勘探后,在最短时间内拿出规划图。
根据桑普斯的规划图,再由各工匠进行分工,画出各种建筑的草图,仅仅花了二天时间,盐厂的所有相关图纸全部划好。二千多名巡逻队士兵立刻开挖,士兵们积极性非常的高,毕竟士兵也有股权在里面,都把此事当成自家的事来做,那有不上心的。在各类工匠的指挥协助下,整个工程进度非常的快,不仅仅是开挖好了数十个巨大的晒盐池,还修建在大量的房屋、仓库、食宿等基础设施。
这中间最主要的当然是晒盐池,形状和梯田是一个道理,纳潮池非常的大,每一个纳潮池都有数十亩,在纳潮池的左右后都有几级制卤池,都呈梯形状,一级比一级稍低一点点,那样方便排泄,能提高效率。
在几级制卤池后面是结晶池,这部分不需要太大,只需要多有几个就成,那样能很好的方便采盐,既不影响生产,也不影响采盐,这是必须的。
一周后,第一条简单的海盐生产流程池全部修建好。姜松立刻在潮起的时间把海水放入纳潮池中,次日晒一天后再把纳潮池里的海水泄入制卤池中。纳潮池每天都纳入海水,在涨潮瓣都会把纳潮池中的海水泄到其他制卤池中,从而形成循环往复的生产作业系统。
当第二条海盐生产线兴建完毕后,第一条生产线上的食盐基本成型了,结晶池里有大量的食盐结成白色的晶体状,只需要再经过二天的蒸发就能采盐了。
不要说正在干活的巡逻队士兵、工匠,就连赶过来的房玄龄、虞世南等人见到结晶池里雪白的结晶体后,震惊得大张着嘴巴,半天说不出话来。
在沿海一带长大的都知道用锅煮海水能出来食盐,只是那产量极低,成本极高,加上非常的耗时。姜松这种利用太阳照射的晒盐法不仅成本低,关键是能大规模的生产,结晶池里的白色食盐,只要稍估计一下都知道,绝对是有上千斤的量。如果把这个地方全修建好的话,每天生产出的食盐估计都会达到上万斤,这是什么概念?房玄龄、虞世南等人不傻眼才怪,对他们来说这就是奇迹。
虞世南兴奋的道:“老大,你真的成功了!咱们岛上再也不会缺食盐了!百姓终于可以买到低价的食盐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