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回到隋唐当好汉_泠雨【完结】(684)

  “大人,你帮卑职刊印著作有什么条件?”

  哈哈哈!

  姜松放声狂笑,知道裴世矩这老头以为是圈套,是姜松为了某种目的,否则谁会愿意做这种出力不讨好的事。在裴世矩的心中,刊印书籍是非常烧钱的事,毕竟朝廷同样在编印大量的书籍,基成本之高让人震撼,那不是一般人能承受得了的。

  “裴大人,本官没有什么条件,完全是免费为读书人办好事。如果你硬要让说个条件的话,那就是书籍印刷出来后,免费送百本给你,其余多印出来的,你必须允许本官在市场上销售,让本官也稍稍补偿一点印刷费用。”

  裴世矩听后直接傻眼,目光呆滞,死死盯着姜松看。这怎么可能,在裴世矩心中印刷书籍是在烧钱,根本就赚不了钱。最让裴世矩疑惑不解的是姜松怎么可能大量印刷呢?雕板印刷最多就是数十张,再多就无法印刷。

  呆滞好一会后,回过神来的裴世矩迷惑不解的道:“大人,下官能问你个问题吗?”

  “请说。”

  “大人家的印刷作坊一次性能印刷出多少书籍?”

  呵呵!

  “裴大人,这要根据市场的销售情况而定,如果市场销售好的话,想印多少就能印刷出多少书籍,如果市场销售不好的话就只好少印刷点,本官也不希望亏更多的钱,本官也要稍稍赚点印刷费吧!”

  “大人,你不会是儿戏吧?想印刷多少就印刷多少,这怎么可能呢?朝廷的匠作坊最多一次能印刷出数十张,怎么可能无限制的印刷出来呢?”

  “裴大人,告诉你好了,本官家中的工匠发明出一种全新的印刷术,彻底颠覆印刷术的历史,改善了雕板印刷的局限性。本官家中的印刷作坊也仅仅开业几个月,目前印刷出的书籍估计有数百套,每套书籍其印刷数量都在上千册。从交稿到印刷出来,一般只需要几天时间。不过需要印刷著作的人必须负责校对,印刷作坊没有人手负责校对。”

  震撼!裴世矩被姜松的话震得惊世骇俗,没有想到世间还有这等先进的印刷术,真是闻所未闻。这样的话,文人读书就不会太困难,不需要向人借,只需要花点钱购买就行了。

  “大人,你说的是真的?”

  “裴大人,如果你不相信的话,把你所著的《开业平陈记》交给本官,本官保证五天内帮你印刷好。你不会怀疑本官是想骗你所著的《开业平陈记》吧?”

  “大人,本官怎么会怀疑你呢?卑职马上让人把《开业平陈记》送到大兴城来,反正咱们在大兴城还要呆一段时间。”

  “OK!”

  “大人,什么OK?”

  姜松想抽自己的大嘴巴,怎么又跑火车了。

  “OK就是好的意思。”

  总不能说是胜利,那会让老头又再次怀疑其用意。姜松也是郁闷,稍不留意就会跑火车,新词就会顺口而出,有的时候真的让姜松无法解释,甚至是哭笑不得。

  丫的!收服裴世矩这老头真的不容易,如果不是手上掌控有印刷术、杂谈社的话,要想在短时间内搞定裴世矩还很低困难。有了印刷术这样逆天的技术,对其稍加笼络就能达到目的。

  “裴大人,你看过《泾松杂谈》那本杂志吗?”

  “大人,你说的是最近出现在市面上的一本新书吧?就是由苏威老前辈负责编写、审核的那本,卑职是前几天才刚刚看到,上面有好多文章都是朝中官员所著,确实不错。不过就是太杂了,貌似不仅有儒学方面的东西,还有墨学、兵家、道学、佛学方面的内容呢?”

  呵呵!

  “裴大人,正因为是这样杂,才叫杂谈吗?”

  “哦!是这样啊!”

  “裴大人,《泾松杂谈》是本官出钱运作的,目的就是想让中原各家各派的观有个发表的地方让众人评定。同时也可以让各学派间的观点进行辩论,最终达到统一,正确的观点、理论是不惧怕争辩的。”

  “啊!”

  “大人,意思是苏老前辈是为你打工了?”

  “裴大人,也不叫打工,本官为了《泾松杂谈》这本刊物,每一期倒贴上千贯钱在里面,你说本官是为了追逐利益吗?十足的烧钱。”

  “大人,对不起!口误。”

  通过一路上的交谈,姜松明白了裴世矩和朝中的重臣裴蕴都属于裴氏家族,只是裴氏家族太大,分布的较广,相互间也不是很熟悉。姜松只清楚一点,中原裴氏家族是个非常大的家族,是传承最好的家族之一,其规模估计仅比孔氏家族稍小一点点,在某些朝代,甚至超过孔氏家族。

  到达大兴城后,姜松没有选择回家,而带着手下的人到了新兵训练营。姜松要把裴世矩、薛万彻丢在新兵训练营,先让二人适应一下军营的生活。虽然薛万彻从小生活在军营,不过隋朝的军营和姜松的新兵训练营是有较大差别的,甚至是各种相关的军纪、制度都不一样。

  新兵训练营,姜松一行到达的时候已经是下午了,训练场上还在进行着战术、战阵的训练,李靖站在高台上指挥训练,士兵训练非常的认真,各种战阵穿插变化,看得眼花缭乱。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