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明末求生记_自身小卒【完结】(141)

  “那他北上是想做什么?”虽说流寇的确是到处流窜的,可一般都是从穷的地方流窜到富裕的、有粮的地方,而在陕-西,那是越往北越穷,粮食也越少,这不合常理啊。

  马二摇摇头,这就不是他能打探出来的了。

  志文其实不知道,他们那晚在高家坪的一把火,已经初步改变了历史。

  王二起家虽早,不过声名不显,起事的地方比起陕-北,情况稍好些,因此规模始终不大。

  说是在白水一带活动,实际上就是被撵得乱窜,处境艰难。

  而稍晚于他,在陕-北府-谷造反的王嘉胤,名气比他大得多,第一任闯王高迎祥,都得遵从此人号令。

  才一起事,响应者就蜂拥而至,声势不小。

  王二在陕中一带过得不滋润,自然就动了北上投靠王嘉胤的念头。

  在原本的历史上,他于是年(崇祯二年)北上,一路裹挟难民,顺利与王嘉胤汇合,声势大涨,算是完成了战略转移。

  不过现在,王二被志文一把火,烧得灰头土脸,又吓回去了,虽说损失的基本都是炮灰,可声势却小了不少。

  “马二,你今后愿不愿意帮我们打探消息?”志文想初步建立一个专门打探情报的队伍,而马二,就是他比较中意的人选。

  “你自己找几个人,每人每天我保证一斤的口粮,如果打探到重大消息,还有奖励。怎么样?”志文问道。

  “放心,奖你的那袋粮要的话马上拿给你。”

  “不用不用,小志,就存在你们这儿吧,我信得过。”马二急忙表态,“那个,小志,我...我愿意干,找多少人合适呢?”

  “连上你,先找十个人吧。”志文边想边说,“可以在我们的人里边找,也可以找你认识的人。”

  “不过,”志文顿了顿,“你自己找的人,你得为他们担保,他们出了事儿,我可要算到你头上。”

  “是是,小志,我肯定找信得过的人。”

  “这马,你是从过天星那儿顺来的吧?”

  王二点点头,有些小得意。

  “马的粮草我们也包了。”那苜蓿不就是最好的牧草嘛,“以后尽量多顺点儿马。”

  原本还有点担心马二他们骑马太显眼,怕哪天被人打个闷棍,将马杀了吃肉,不过现在看来这个担心有些多余了。

  大绶的那一通厮杀,真的是杀出了名气,把这帮难民都杀怕了,但凡看见志文他们的人,都是一副低眉顺眼的样子。

  现在谁要想动志文他们,都得好好地掂量掂量。

  PS:关于王二起事的时间,有说天启七年的,有说崇祯元年的,本书按崇祯元年。

  关于王二北上投靠王嘉胤的时间,大部分说是崇祯元年,但有记载,崇祯二年闰四月初八日,王二带人围攻陕中的三水,所以个人认为王二崇祯二年北上更为合理。

  第108章 孙大夫的心思

  “志文,孙伯,小捷,大椿,多谢了!”大柱有气无力地一一道谢。

  此刻他仍躺在窝棚里,身上盖了件薄衫。

  得益于孙大夫找到的那几株车前草,在连续喝了三次用车前草煎的水后,大柱的高烧终于开始推却。

  不论得的是不是鼠疫,只要烧退了,那么就算挺过来了。

  大家都松了口气,特别是孙氏父子,大柱真要因此一命呜呼,想必最不好受的就是他们了。

  “今晚让小林安排几个人来照顾大柱吧?”志文征求其他三人的意见。

  既然退烧了,那传染期就算过了,大柱的隔离就此结束,可以安排其他人来照顾他了。

  昨晚虽说是四人轮流招呼,但大柱病情来得凶猛,大家都很担心,其实谁都没有休息好。

  “小志,你和小捷今晚休息吧,随便找两个人来就行,我和八千带他们,人全都换了我还是不放心。”孙大夫摇摇头,拒绝了志文的好意。

  累肯定累,但孙大夫有感于大柱替自己挡刀,仍然想要坚持到大柱完全康复后,否则良心上过不去。

  志文知道孙大夫的心思,没有说破,和小捷出了窝棚,安排人手去了。

  一夜好睡。

  第二天志文起得稍晚,等他独自一人从窝棚里爬出来的时候,周围已经忙开了。

  大绶和小林他们也带着人干活去了,虽然招了人帮忙,可他们也不愿意吃闲饭。

  而不远处,大椿和小捷扶着大柱正在慢慢地走路。

  “大柱!好啦?!”志文有些惊喜,原本以为今天能彻底清醒,喝些糊糊就不错了,没想到都能走路了。

  “快好了,志文。”大柱笑得有些不好意思,“我是不是很没用?”

  “怎么这么说?”八千和小捷都没有理解大柱话里的意思,志文自然也不例外。

  “其他人都没病,就我病了,还影响了大家赶路。”大柱越说越羞愧。

  嗨!志文他们三人都被大柱的话逗乐了。

  “瞎想什么呢!”小捷在大柱头上轻轻一拍,“那我们都生过病,都没用了?”

  “是...哦!”大柱人直,先前是钻了死胡同,被小捷这样一说,思维也就转了过来,“那我不是没用的了,嘿嘿。”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