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了志文他们一只红薯的女孩是他妹妹,叫林巧,小名巧儿,看上去倒与囡囡他们差不多大。
“林兄,这里怎么会有麦田?”在塞外见到田地,志文不免很是奇怪。
“呵呵,”林远笑了,“那是我们部落种的。”
“你们种的?”志文惊诧莫名,蒙古人种田了?这就像狼开始吃草一样让人不可思议。
林巧得意地一皱鼻子,“还不是靠爹爹与哥哥的指点,这些人才能种出粮来,要不然,哼...”
“林兄,你们一家在此种田?”志文问道。
“确切地说,是教人种田。”林远解释道,顺便把他们家的经历说了。
他爹林大为,老家与志文他们一样,也是陕北,种庄稼在当地那也是出了名的能手,只是善种田者,自己却没有一块地,只能靠给各乡绅种田来谋生。
不过他有本事,口碑又好,给人种田挣的钱粮,勉强够他成家立业,传宗接代。
林远二人的娘亲,在生林巧时大出血,之后没多久就死了,林大为本来就身无长物,又不愿留在旧地睹物思人,干脆带着两个孩子北上出塞,到蒙古草原谋生去了。
机缘巧合,遇到了眼下这只部落,首领相中了他的种田本事,林大为一人带着两个孩子,走得也有些累了,遂留了下来,指导并帮助这个部落种田。
前几年林大为积劳成疾,丢下兄妹俩驾鹤西去,不过林远从小耳濡目染,到也有他爹的八成本事,在部落里的地位还是很稳当的,上至首领,下到牧民,都要给兄妹俩几分面子。
当然,仅靠着种田的“技术指导”这个工作,兄妹俩的口粮是不够的,闲暇之余,还得替首领放羊牧马,才能混个温饱。
这不是一千零一夜吧,志文听完,仍是不太相信,一个蒙古小部落的首领,居然有开田种粮的远见,为此还专门找大明的庄稼把式来指导工作?这算不算技术输出?
“呃,公子,其实塞外已经有不少部落,开始找汉人帮忙开地种田了,有不少北上的汉人,如林小弟一般,留在蒙古各部落帮忙。”薛平见志文半信半疑,也开口说道,“不过这些部落都是因为规模不大,牛羊数量不足,难以换取足够的粮食,才不得不这么做的。”
薛平的这番解释说得有理有据,这才让志文信了。
“那...,林兄,此地粮食出产如何?”志文现在最多的就是粮食了,可不要派不上用才是。
林远摇摇头,叹口气,“只能说聊胜于无罢。”
这几年北地大旱,塞外自然也不例外,除了靠近河道湖泊的田地还能有些收获,其他地方都是颗粒无收。
还有就是这里的土地肥力不够,正常情况下产量也比关内的要低。
“肥力不够?”志文不解,不堆肥么,养这么多的牛羊马匹,粪便少得了嘛。
林远解释道,牲畜粪便得用来烧火,而人的粪便嘛,你懂的,蒙人没有茅厕,不能聚在一处,自然无法堆肥。
“这样种田,怕是不能长久。”志文听完,嘀咕道。
“蒙人本就是逐水草而居,所以这田,种上一两年也就抛荒了,需得另寻他处,再次开荒种地,堆不堆肥,他们也不放在心上。”林远再次解释道。
第222章 火大的首领
“到了,郑兄弟!”林远驻马,指着前方的一片营帐对志文说道。
这是一个很小的部落,志文扫了一眼,目测所有蒙古包加在一起不超过三十顶,部落人口撑死了也就是一百多两百不到的样子。
一条小河,从左前方的山丘迤逦而下,在此地转了几个弯,向着右前方远去。
场地正中,被一道河湾三面包围之处,矗立着一座最大的蒙古包,想来就是该部首领的营帐了。
此时冰天雪地,河面已经封冻,能看到有人正在凿开的冰面上取水。
“啪!!!”一道又一道的鞭打声从营帐里隐隐传出,和着不停的咒骂声,还有偶而的几下闷哼声,破坏了这宁静安详的画面。
林远侧耳细听,稍候神情微变,“郑兄弟,我先行一步,向首领禀报一下,巧儿,你陪着他们先到咱们帐篷安歇,好好招待,不可怠慢!”
“驾!”说完话,林远两腿一夹马肚子,向大帐而去。
“郑大哥,跟我来。”和囡囡她们三个丫头的选择一样,林巧骑的也是一匹母马,在前方带着志文他们缓缓而行。
林远打马狂奔,到了大帐前甩鞍下马,一头钻了进去。
这种小部落,哪里会有什么侍卫守护在外,偶而有几个人,都和首领沾亲带故,见是林远,并未阻拦,任由他进了大帐。
“头儿!”刚进大帐,林远就大声喊着,又上前几步,单膝跪地,用自己的脊背硬生生挡住了落下的一鞭。
“啪!”,一声脆响,林远嘴角微微一抽,却不呼痛,双手抱拳说道,“头儿,有好事儿!”
“是林远呐。”手持皮鞭的是一个光头中年汉子,大冷的天,露着半条膀子,头上身上有细密的汗珠。
打了半天,或许也累了,又见林远闯了进来,干脆就坡下驴地停了手。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