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可旺想想此事一旦成功的后果,脸色微变,“那我和宋先生先联系一下,看他会如何处理?”
宋献策现如今已经成了涿鹿山的智囊,众人一有难题,都会下意识地先想到他,这说明宋献策能力不低,但其余人等对他过于依赖,却也不行。
“你把此事的前因后果都写下来,再自己拟个行动计划,前期怎么着手,中期怎么施行,后期如何善后,都好好地谋划一番,一并用飞奴传回涿鹿山,让宋献策把把关,然后你带几个人即刻上路,务必要在张家口之前追上佣兵们。”志文吩咐道。
既然是让孙可旺历练,志文干脆什么主意都不出,看看他能将事情办成什么样子,当然,必要的指点还是要有的,那就是宋献策了。
“那宋先生那里有甚建议咋办?”
“你傻啊?不会在信中让他将回信传到张家口?”志文提醒道。
“对对对,那我这就去准备了?”
“去吧。”志文送走孙可旺,在蒙古包门口看着天地一色的景观,这一趟张家口的变动,不知要死多少人,又会让多少人得利呢?
......
涿鹿山同样下了一场雪,不过与塞外一比,就小多了,仅在地上薄薄地铺了一层。
宋献策正在房中忙碌。
秋粮已收,涿鹿山山里山外,连同整个保安州,没有任何意外地获得了大丰收。
保安州民众一开始被州府强制推行种植红薯土豆之时,有些人还不情不愿,收获之时,却是个个乐得嘴都合不拢了。
租地种的人家最是高兴,交完两季的种子费(欠着的和下季预交的)、田租和朝廷官府的各种田赋之后,还能剩下不少,足够一家老小安然度过这个冬天,明年的春荒也不复存在。
紧接着开春再种一茬,夏末一收,这日子,有盼头了啊。
大小地主们也很高兴,他们的田租大多是按收成比例来收取的,亩产高了,田租自然也水涨船高。
一些大户倒是稍稍有些遗憾,本想借机涨些田租的,可惜还未施行,就被知州大人早早请去,好好敲打了一番,没什么背景的,被官府这一番恫吓之后,自然偃旗息鼓。
有点背景的人家,初时还不以为然,谁料贺知州在随后的几件事情中展现出了他的手段,颇有点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意思,大户们都有些心虚了。
再加上收粮前,新上任的宣大总督又专门来了保安州一趟,据说这位知州乃是总督大人的门生,大户们顿时偃旗息鼓,熄了挑事的心思。
最高兴的,莫过于保安知州贺文瑞了,仅仅几个月的光景,保安州就已无缺粮之虞。
境内的难民、闲人,全被涿鹿商社的几个举措,弄得上工的上工,出塞的出塞,完全不用担忧这些人会闹事,整个保安州民心安定,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人人都夸他是青天大老爷。
恩师也如愿以偿地坐上了宣大总督的位子,收粮前还专门来了保安一趟,既是给他站台,警告州内某些不安分的人,也是为了看看红薯土豆的收获。
耿如杞同样对这两种高产农作物感兴趣,保安州走在前面,也算是探了路,一旦大获成功,耿总督就要在整个宣大境内大肆推广。
至于涿鹿山的一众人等,对此则是已经有些麻木了,丰收带来的,有喜悦,也有头痛,全州以种子费名义收回来的粮食,已经突破了两千万斤,山里肯定堆不下了,除了让人继续源源不断地向塞外运粮外,还在山外盖了不少粮库,以便存粮。
好在宋献策早有安排,才没有乱了阵脚。
毛衣同样热销,现在羊毛已然不缺,洗羊毛的人手一时还跟得上,缺的是护送毛衣东去京师的人手,自家的战队即便不训练,全部投入也有些不够。
宋献策干脆用了与塞北差不多的方法,以钱粮为饵,招募武装护送毛衣的人,此举同样吸引了不少人前来,在抵押了部分物品后,这些人组成一个个的团队,向东而去。
这一路被薛平反复清理过,倒是危险不大,酬劳虽然不算太高,但仍然挡不住趋之若鹜的人群,他们只需将其送到运河北口-通州就行,那里有江南各商家的人驻守,货一到,就能及时运上船,随后南下。
虽然忙碌,宋献策倒不觉其苦,反而很有些乐在其中的样子,初雪过后,总算稍微有了些空闲时光,不过,一只飞奴的到来,又破坏了他的悠闲。
“哈哈哈...”宋献策看完密信,仰天长笑,“好,志哥和可旺这次当真是要搞事情了,我定当助你们一臂之力。”
第495章 晋北风云起(2)
说罢,面朝南方跪了下去,恭恭敬敬地磕了九个头,“爹!娘!献策兄!你们的大仇,终于要有个了结了。”
说罢,也不理其他人好奇的目光,站起身抬起笔,唰唰唰的,一连写了好几封信。
留在涿鹿山的人都很懂规矩,知道那是密信,若是宋献策不对大伙儿说,大家也不会追着问。
待宋献策写好信,装好信封,抬手叫了个护卫的队员进来,“你将此信,立即飞奴传书给贺大人...算了。”
宋献策想想又改口,“还是安排一个小队,一人双马,亲自送到贺大人的府上,记住,人在信在,人亡信亡。”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