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拿下长沙、桂阳、武陵、零陵四郡,刘赫特意派了赵云前往,而且已经为其备足了兵马和粮草,却不料竟会遇到这种状况。
连赵云都打不下来,看来长沙的守备要远胜于其它三郡。
刘赫一拍脑门,怎么把他给忘了,长沙太守虽然是个不入流的小角色,可守城的大将,那可是日后位列于五虎上将之一的猛将黄忠啊。
来到军营,刘赫二话不说,直接进了中军大帐。
面带愁容的诸葛亮,简单的为刘赫介绍了一下情况之后,便又忙着去调度军马,准备赶往长沙支援赵云。
在诸葛亮的部署之下,关羽已经先行一步,带领五千精兵出发,刘赫深知此战的重要性,对于诸葛亮的这种部署也是十分认同。
四郡尚未全部拿下,江夏城还不能放弃,必须有人留守此地,眼下关羽不在,这个重任自然落在了张飞的身上。
一切安排妥当之后,刘赫与诸葛亮一起动身前往长沙。
一路无事,到了长沙城下,关羽已和赵云合兵一处,可那座长沙城的城头上,却仍是插着那面韩字大旗。
长沙太守韩玄,正趾高气昂的站在城楼之上,看着城下的万余刘备军,一副志得意满的样子。
刘备军三番四次的前来叫阵,全被长沙守将一一击退,这场意想不到的胜利,给了这位长沙太守很大的信心,他坚信,只要再撑上数日,城下的大军便会自行退去。
可韩玄哪里知道,盯上他这座长沙城的,可不仅仅是眼前的刘备军,那位在谈笑间,一把大火让曹操百万艘战船灰飞烟灭的周大都督,此时也在马不停蹄的赶往此地,只不过是晚了几日而已。
周瑜对于长沙的觊觎,刘赫自然心知肚明,之所以在班师江夏城之前,就将赵云紧急召回,转而攻打四郡,就是想赶在周瑜之前,拿下这四个荆州的重镇。
可眼下长沙久攻不下,一旦周瑜赶到,出于当时联手抗曹的约定,就无法再对长沙下手,失去了这座城池,对于当初的计划,也就是以四郡之地作为基础,拿下大半个荆州的战略,会有极大的影响。
少了长沙,表面看上去只比原计划少了一郡而已,但实际上却是几乎损失掉了一半的地盘。
这一点从地图上看得很清楚,四郡之间,几乎距离相同,以其为原点,便能在荆州地界划出一块几乎是正方形的版图。
可若是失去长沙,三点相连,只能连出一个三角形,这不就是等于少了一半的地盘么?
更何况除去这四郡,周围几乎再无可以屯兵的重镇,如果四郡尽收囊中,可以相互支援,而对于周瑜来说,没有屯兵之处,粮草供给也很难跟上,再想抢下这块地盘就难于登天。
可若是长沙落到周瑜手里,他便可以以此为根据地,屯兵于此,一旦其他三郡中的任何一地出现守备上的疏漏,他就可以抓住这个机会,一举攻克。
所以说,四郡之地,缺一不可。
眼下周瑜大军将至,看着那座久攻不下的长沙城,刘赫却是犯了难。
第二百四十四章 长沙悍将
说起打架,他最近倒还算是有些心得,可说起打仗,实在是个门外汉,而攻城,更是他平生第一次看到。
“我们损失了多少兵马?”想起印象中攻城战的那种惨烈景象,刘赫不禁有些不寒而栗。
赵云面带愧色道:“兵马倒没有损失,只是出城迎战的敌军守将,武艺极高,我手下几员战将,都被他打败,所以一直无法开始攻城。”
见刘赫一头雾水,诸葛亮便给他略做讲解。
攻城战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守军的实力远逊于攻方,这种情况下,一般守方都会选择收起吊桥,闭门不出。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双方的实力相当,守方甚至有出城阻击敌军的能力,这个时候,就会和野战一样,先由双方的一员大将上前单挑,只有胜的一方,才会借着气势发动进攻,而输的一方,则只有退守。
作为守方,即使是赢了,基本也只会是擂鼓助威一番,涨一涨守军的士气,接着就会见好就收,退回城内。
而攻方,只有胜了,才能开始攻城,否则就只能择期再战。
眼下的刘备军,就是遇到了这种尴尬的局面。
兵法有云,十倍而围之,以刘备军的实力,远远达不到这个标准。
长沙是荆州重镇,守军众多,且守备森严,几乎与当初赵云所带来的兵马人数相当,大可放心的打开城门,出城一战。
赵云麾下的战将三番五次的上前叫阵,却都铩羽而归,所以一直无法开始攻城。
作为主帅的赵云,本也可以亲自上阵,但久经战阵的他十分清楚,一旦他出马,不要说是败了,就是打个平手,也会让本方的士气受到重挫,这座长沙城,就再难以攻下。
权衡利弊,赵云果断选择了求援,一旦有了像诸葛亮这样军师身份的人坐镇,他便可以放开手脚,前去叫阵。
听了这番解释,刘赫不禁皱了皱眉,看来黄忠还真是老当益壮,竟能让赵云如此的忌惮。
可再仔细听了后面的解释,却让刘赫大吃一惊。
那个连败赵云数员战将的长沙守将,竟然不是老将黄忠,而是另有其人。
听到这件事之后,刘赫的第一反应,就是那些战败的将领是不是看错了,又或者是因为怕受到责罚,所以不敢承认自己败给了一员须发花白的老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