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赫笑着摇了摇头,手捧这部大名鼎鼎的巨著,却是心情大好,一时兴趣倍增。
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刚看到第二句,刘赫突然一皱眉,像是想起了什么,急忙放下手中的那本《三字经》,又向书橱走去。
拿过第二本书,翻开一看,果然如刘赫猜测的那样,《三字经》之后,正是《千字文》。
放下手中的书,刘赫眉头紧锁,脑中开始飞速的盘算起来。
说起由浅及深,《三字经》和《千字文》确实是应该放在前两位,可关键问题是,刘赫现在身处的世界是东汉末年的三国时期,而《千字文》是在南北朝时期编纂的,而《三字经》则成书更晚,最早的一说,也是在南宋时期才出现。
《三字经》和《千字文》还有纸质的书,这一切全部联系在一起,只能得出一个结论。
这个房间之内的书,并不属于,或者说是并不仅限于三国时期之前的,很有可能是各个朝代的巨著都有所涉猎。
刘赫再次扫视着这个只有一扇木窗,却没有大门的房间,突然间有了一种想法。
这个房间,似乎是只有自己才能进来的地方,甚至很有可能,这里是是一个存在于其他世界之外,完全独立的一个空间。
虽然这个想法看似很荒谬,但也只有这种情况,才能解释为何这里没有房门,而且书橱上还有三国时期之后的典籍。
刘赫反复思量,最终认定,这一切都源于那碗醉人的清茶。
既然一碗茶可以让他醉上一整天,那么出现一间这样的书屋,又有何不可呢?
第二百六十八章 过目不忘
对于这种意料之外的情形,刘赫虽然毫无头绪,心底里却涌上一股兴奋之情。
如果这是一间寻常的书屋,倒不一定会让坐不住的刘赫提起兴趣,可既然是如此奇妙的地方,其中必然暗藏着某种玄机。
想到这里,刘赫毫不犹豫的重新翻开了《三字经》,从头开始读了起来。
转眼的功夫,刘赫便将这部千余字的书看完了,放下书之后,刘赫的兴奋之情已经是溢于言表。
虽然一部短短的《三字经》并没有包含太过高深的学问,可让刘赫感到惊喜的是,自己不仅可以一目十行,而且还可以做到过目不忘。
欣喜之余,为了确保万无一失,刘赫又将其翻开,随便看向一处,接着合上书,闭上双眼,在心中默默背诵了一段,接着再翻开书,一个字一个字的验证。
见到自己背诵的与书上完全一致,刘赫心中不禁一阵狂喜。
眼下这部千余字的《三字经》,就像印在了刘赫的脑中一样,不管从何处开始,他都可以准确无误的背诵下来。
在得知自己掌握了这种常人无法想象的超能力之后,刘赫迫不及待的翻开下一本《千字文》又看了起来。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日月盈昃,辰宿列张……
再合上书页之后,整部《千字文》也已经全部装入了刘赫的脑中。
虽然以前看过这本书,但只是凭着一时兴趣随手翻翻,之后再想起,除了那第一句天地玄黄,宇宙洪荒之外,后面的早就忘了个干净。
可今天将整部千字文全部看过记住之后,刘赫突然对其中的内容,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有很多东西前后联系在一起,才能发现其中蕴藏着的深意。
这种感觉,就像小时候看《西游记》,图的就是孙大圣打妖怪的一时痛快,而长大之后再去回头品读,才发现那种就算是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的斗战胜佛,却仍是逃不出世恶道险的悲凉。
刘赫莫名的一声长叹,接着走向书橱,取下了第三本书。
这本书相对前两本来说,似乎要有趣一些,而且对于刘赫来说,也要更加实用一些。
《孙子兵法》。
通读过一遍之后,刘赫又有了新的发现。
自己不仅能将其从头到尾完整背诵下来,而且似乎还能将其套用到之前所见过的那些战役之中。
其中最让刘赫印象深刻的,是当初韩义决定在当阳阻击曹军追击的那一战,其中便包含了《孙子兵法》十三篇中的作战篇、军形篇、兵势篇、虚实篇、变篇、行军篇、地形篇以及火攻篇这八篇中的精要。
除此之外,刘赫还发现,那些让自己倍感头痛的作战地图,此时竟犹如在自己眼前一般,而那些地名,地形,攻守的重地,全都历历在目,每在脑海中出现一张以往的地图,刘赫便能按照当时的情形,马上判断出下一步应该如何行动。
有了这种更加实际的收获,刘赫马上对书橱上的其他书籍兴趣倍增,这一次,他没有像前几次那样只拿下一本,而是直接捧回了七八本,放到桌上,迫不及待的翻看了起来。
在这之后,先是四书五经这样的儒家著作,再是二十四史这样的史书,刘赫都是一字不落全部翻看了一遍。
再接下来,便是包含了法家、道家、墨家、儒家、阴阳家、名家、杂家、农家、小说家、纵横家、兵家、医家在内的诸子百家的著作。
在兵书方面,除了之前看过的《孙子兵法》之外,刘赫还翻阅了吴起所著的《吴子》,姜尚所著的《六韬》,黄石公所著的《三略》等等,甚至连那部被后世称之为奇书的《鬼谷子》,刘赫也一并将其印在了自己的脑中。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