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正苦笑着摇了摇头,起身又施了一礼,“先生这么问,看来还是在生我的气,既然如此,我就再给先生陪个不是,还请先生容我慢慢解释。诸葛军师向来总理全军事务,而你我则是各司其职,只负责自己的一摊事,先生有先生的天机营要打理,而我则是要忙着安抚益州本地的那些官员。若是我与诸葛军师起了争执,那么那些暗地里等待机会的人肯定会选择继续观望,因为他们觉得,以我今时今日的地位,恐怕还无法与诸葛军师抗衡。而先生则不然……”
说到这里,法正忽然一笑,再次躬身施礼道:“先生不要见怪,我只是就事论事,可一点也没有小看先生的意思。”
这种事刘赫当然不会在意,他很大度的做了个请的手势,示意法正继续说下去。
法正这才继续解释道:“先生来蜀地已有些时日了,那些混迹官场多年的官员,也已经大致摸清楚了先生的脾气。先生向来喜欢留在自己的天机营中,其他事物全部交由诸葛军师打理,而且从不主动过问。这种情况在那些人的眼中看来,会觉得先生的势力,只集中在天机营中而已。你我之间若是有了矛盾,你有天机营的嫡系部队,我有益州本地人的支持,那些人便会认为你我旗鼓相当,而他们,也会蠢蠢欲动,开始有所行动。”
法正的这番解释,倒也算得上是合情合理,刘赫思量了一会,问道:“接下来你打算怎么做?”
法正似乎早有打算,胸有成竹道:“很简单,不管他们选择了哪一方,必然会主动联系你我之中的一人,到时候我们只需不动声色的将这些人的名字记下,等时机成熟,再找个借口将他们一网打尽即可。”
“你这个方法固然不错,可仅凭此计,就能肃清整个益州官场么?”刘赫心里始终认为,法正所说的方法,只治了标,却不治本。
法正笑道:“先生的担心,我可以理解,我的这个方法只能暂时解除危机,那些真正深埋在益州官场底层的根须,一时之间是难以清除干净的。但这么做至少起到了以儆效尤的作用,趁着他们不敢轻举妄动的机会,我们便可稳定益州的政局,等主公真正坐稳了益州牧的位子,到时候他们就算是有天大的本事,也别想在益州境内兴起什么波澜了。”
刘赫缓缓的点了点头,却没有说话。
有一件事,他一直很奇怪。自从来到益州,那个假刘备就从来没有跟法正接触过,可听法正话里话外的意思,不仅一直将主公二字挂在嘴边,而且也确实处处在为刘备考虑。
法正为何会对刘备如此的忠心?被封为三大谋士之一,却从未得到过主公刘备的正式召见,这种在其他势力之中根本不可能发生的事情,法正难道一点也不起疑心么?
看样子,法正还真没有对此起疑,从始至终,他也没有提起过想要面见主公的事宜,给人一种感觉,他似乎觉得君臣两不相见,是一件再平常不过的事情。
法正的这种过于平静的反应,让刘赫始终有些担心,毕竟如果假刘备的事情败露,那之后的麻烦可就是一发不可收拾了。
不过法正今天所提出肃清益州官场的计划,倒是让刘赫很是赞同,非常时期用非常手段,值此多事之秋,最好的办法,就是抓几只鸡来,杀给其余的那些猴看了。
而且有一点法正说得很对,只要熬过这段最难熬的时期,等政权稳固之后,那些想在益州浑水摸鱼之人,也就再难成什么气候了。
定军山的这场酒宴,给日后的益州官场定下了一个基调,那些仍留在成都城内的各级官员无论如何也想不到,三位看似貌合神离的大军师,只在一场看似平淡无奇的酒宴上,就做出了一个改变日后益州格局的决定。
第三百九十五章 镇守默城
至于这个决定如何落实,那就要等到回到成都之后再做打算了,眼下的当务之急,便是一鼓作气,夺取整个汉中地带。
本以为击败了定军山的曹军,斩杀了夏侯渊,曹军士气必定受到重挫,攻取汉中将会一路势如破竹,然而战局却没有刘赫想象中的那样顺利。
曹军虽然新败,却仍是占据兵力的绝对优势,双方一时之间在汉中形成了拉锯战。
双方在这段时间内互有往来,却始终没有一方能够取得决定性的进展,大大小小的战役打了十几场,可仍是各自占据着汉中的一半领土。
在这几十场战斗中,有一人宛若横空出世一般,进入了所有人的视线,那就是刘备的义子,刘封。
刘封是刘备当年在刘表手下时认的义子,这些年来一直追随着刘备四处征战,在刘赫和诸葛亮用假刘备代替真刘备发号施令后,刘封就一直在诸葛亮的帐下,虽是刘备的义子,却从来没有少主的架子,对诸葛亮也向来是言听计从。
诸葛亮曾和刘赫商议过此事,这个刘封身为刘备的义子,却对那个假刘备一点也没有怀疑,这多少让诸葛亮觉得有些怪异。
后来从甘夫人那里得知,自从得知刘备重病之后,刘封每日都到刘备府中去请安,为了不打扰刘备休息,只是在门外行礼,独自站上一炷香的时间便走,从没有进过假刘备的房间。
诸葛亮和刘赫这才放下心来,看来这个刘封不仅孝顺,而且很懂得他自己所处的立场。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