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南疆女王对她的借尸还魂之术很有自信,因为她有一个很容易就能鉴别郭嘉是否是为了赢下这场仗而提出建议的方法,她对郭嘉下达的命令是赢下整场战役,如果郭嘉不是出于这个目的提出的建议,那么全身上下就会剧痛难忍。
南疆女王观察了郭嘉很久,在看到郭嘉始终一副气定神闲的表情之后,这才采纳了他的建议,并且给典韦这些复活的名将下达的命令也只有一个,在阵前杀掉对方的将领。
这就是所谓的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南疆女王千算万算,却还是棋差一招,她万万没想到,郭嘉竟然会在最隐蔽的一处地方动手脚。
当然,从整场战局来看,郭嘉提出的建议确实没有任何问题,既然手中握有不死的强力武将,那么自然而然应该将这个优势发挥到极致,所谓擒贼先擒王,一上来先拼掉对方的主将也是无可厚非的。
可有一点,这一切都是建立在可以拼掉对方主将的前提上,如果做不到,那就另当别论了。
如果南疆女王给典韦这些人下达的命令是攻下桥头,那么典韦就会以此为目标去作出判断,就此时的他而言,继续与赵云耗下去,等着其他几处战场上的蜀军崩盘才是最好的选择。
但既然只收到了拼掉对方主将的命令,那么典韦就可以无视局部战场上的胜负,只需跟赵云拼个你死我活就可以了。
换句话说,拼掉对方主将和攻下桥头这两种本质上差别并不大,都是为了取胜而下达的命令,却在瞬息万变的战场上产生了截然不同的两种效果。
此时典韦率先提出要一招定胜负,完全等于是在帮对手的忙,当然,典韦并不会故意输给赵云,但他也知道,他未必能赢。
一旦典韦输了,南疆军就会士气受挫,蜀汉军队在其他几处战场上的危机也会随之解除。
这就是被誉为鬼才的郭嘉为这场他根本不想去打赢的战役卖下的伏笔。
当然,在战斗开始之前,郭嘉并不知道将会出现怎样的情况,即便是纵览全局的主帅,也不可能顾及到战场上的每一处,他这么做,无疑是一场赌博,他将所有的筹码都压在了那个明知打不赢,却偏要打这场仗的年轻人身上。
他就是要赌那个年轻人身上不可预测的,无限的可能性。
他亲眼见识过年轻人的特立独行,大战在即,却跑到一个小村子里住上一个月,郭嘉自诩也是性情中人,却也没有放浪形骸到这种地步,而年轻人却在这一个月之内又出人意料的将一切安排的井井有条,十座横跨夜阑江面的大桥,就是最好的证明。
当得知这十座大桥和蜀军放弃半渡而击而决定南下死守桥头时,郭嘉就看到了一丝希望。
年轻人的举动就如同市井泼皮打架一般,看似毫无章法,却总能在关键时刻下黑手,下死手,无赖到了极致,却让人猝不及防。
第七百三十一章 局势逆转
郭嘉望着灰暗的天空,有些唏嘘,心底冒出一股不可与人言的遗憾,要是能跟那个年轻人生在同一个时代,该多好,世上便多了一个能让他使出全力去迎战的对手。
那这十几年的岁月,可能也就不会在半醉半醒间蹉跎。
“退后!”察觉到典韦和赵云功力同时暴增的刘赫,厉声喝道。
蜀汉士卒闻言纷纷后退,直到将站在最后放的刘赫让到了队伍的最前面,这才停下脚步。
然而刘赫仍是回过头去,再次喝道:“再退!”
蜀汉士卒纷纷倒吸一口凉气,终于意识到战场上即将发生什么,一退再退,终于停在百步之外。
这并不是因为这些士卒们胆小,勇敢和找死是截然不同的两个概念,再无所畏惧的人,也不会傻到纵身一跃从山顶上跳入悬崖,而此时靠近战场上那两个浑身散发着白色光芒的沙场悍将,似乎比跳崖还要危险。
赵云和典韦心照不宣的扔下了手中的兵器,表现出让人匪夷所思的默契,进入天降境界的两人当然明白,功力攀升至顶峰之后,手中的凡间之物已经无法负荷那种足以摧毁一切的力量。
刘赫已经无暇去顾及两人决出胜负之后将会产生怎样的结果,近在咫尺的两人散发出的天降之力交织在一起,产生出一股让人无法抵抗的吸力,将刘赫的注意力完全的吸引了过去。
而且这种吸力对武学修为越高的武人也就越强,以至于刘赫情不自禁的向前跨出几步,直到一只手轻轻的搭在了他的肩膀上。
刘赫这才如梦初醒一般,停下了脚步,可当他回过头去,看清肩膀上那只手的主人时,顿时愣在了当场。
那人将手指放在嘴上,比了个收声的手势,又指了指战场上的赵云和典韦,笑道:“先看好戏,其他的事,一会再说。”
战场上,两团白光毫无征兆的同时开始剧烈收缩,化作两个光点之后,又几乎同时爆裂开来。
一时间,临近的几处战场都被白光所笼罩,被刺的睁不开眼的双方士卒只能暂时停下了手中的兵器,停止了厮杀。
白光渐渐消退,所有人在睁开眼睛的那一刹那,不是想着如何将手中的利刃贯穿敌人的胸膛,而是同时向同一个地方望去。
赵云一口鲜血喷出,身子向后倒去,然而就在他轰然倒地的那一刹那,蜀汉军队中爆发出一阵震耳欲聋的呐喊声,放肆,歇斯底里,这些词用来形容蜀汉士卒的呐喊都显得微不足道,那是一种旁若无人的宣泄,一种士气到达顶峰的嘶吼。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