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吕涵阳做法并不需要那些所谓的法器,那些东西都是普通神棍骗人的把戏,而他会用自己的力量扭转自然。
第三天天还未明,长安城就已经城门洞开,然后李二的龙撵直接从长安城之中使出,之后跟着长孙皇后的鸾架,东宫太子的仪仗。总之,几乎所有长安城的皇亲国戚,勋贵世家全都在这一天跟着李二一起出城了。
此时这些人虽然起了一个大早,但是却没有人睡眼惺忪,反而一群人全都神采奕奕。因为昨夜他们可是睡得很早,为的就是今天去看神仙做法。毕竟这位神仙可是一出去就大半年,闹蝗灾的时候,都没有见到他的踪影,现在回来了,究竟搞的是什么名堂?
当晨曦之中第一缕阳光照下来的时候,整个从长安城到玉山之间的路途上,无数的车架排成一排,朝着玉山蜿蜒而来。
长安城之中勋贵世家何其多,这绵延一路的车架足足排出去十几里地,也就是说最前面李二的车架已经走了一半路程了,长安城之中最后的那些人刚刚走出城门。
这种车马簇簇的情况很是少见,只有在各种朝廷大祭祀的时候才会出现,甚至还没有这一次这般隆重。
过去,不管是这家国公,还是那家国侯,甚至什么县子县男都有,而且都仪仗齐全,没有丝毫马虎。这完全超出了大祭祀的规格,大祭祀的时候,也不可能每一家仪仗都摆出来的。
第235章 开坛做法
朝日初升,阳光撒落下来,照射在整个荒凉的关中平原上,在这里,一片土黄色的大地,许久没有下雨的大地干涸的裂开了缝,只有在这一片大地上的那些河流还有水渠还有河水在流淌。
只不过这些水流现在都没有用了,因为整个大地上基本上没有绿色植物了,全都在这一次的蝗灾之中被彻底的啃噬一空,光秃秃的大地让一切的希望全都被埋葬。
当然关中大地上还有这一条条白色的道路不断地延伸,这是这几年下来不断修建形成的关中的公路,水泥铺就,让整个关中大地彼此之间的联系更加的紧密了。
从长安到洛阳的公路也早就完成了,此时从长安到洛阳六百里的路程快马只需要三个时辰,一个时辰两百里的速度,完全可以说是之前从未想过的。
这就是吕涵阳带给大唐的最直观的改变,整个大唐王朝在这些改变之中,受益匪浅,甚至可以说是翻天覆地。至少因为水泥和公路这两项新兴的产业,养活了无数的大唐百姓。
当然更多的是无数的外族战俘,现在大唐向外扩张不是为了土地,而是为了人口,甚至瞄准的目标就是他们的那些青壮。而这些青壮多半都是会上战场的,打败敌人将这些战俘押解回来的大唐军队成了大唐最受欢迎的人。
需要这些战俘的都是那些勋贵和世家,当然其中最大的就是皇家。皇家现在可是掌控了水泥和石炭之中最大的份额。毕竟整个大唐可以说都是皇室的,而且之前又出现高句丽盗取了水泥配方的事情。
所以皇室乘机在原本一片混乱的水泥市场之中直接瓜分了最大的一块,所有的水泥作坊全都被皇家安排了人进去,而且是正大光明的,虽然不插手经营,但是这些人究竟做了些什么,也让那些世家担心不已。
这些都是小事,现在整个玉山都被各式各样的仪仗,各种各样的车架给围住了,整个山脚下的玉山小镇都已经水泄不通,原本的街道全都堵满,甚至在更远的地方都停靠满了车辆。
这些人全都在山脚下下了车,然后步行上山,这是对神仙的礼遇。整个大唐从皇帝李二开始,皇后长孙氏,还有后宫四妃,还有各位皇子公主,之后是亲王国公,还有六部群臣。
总之李二在玉山脚下等了很久,才让这些大唐百官集合完毕,然后一同登山。
他并没有自己抢先上去,而是等待着,等着所有人都到齐之后,在一起上去,这是一种礼仪。毕竟这一次不是单独行动,而是整个朝廷倾巢而来。
“起驾……”伴随着所有人都到齐了,内侍一声中气十足的声音之中,李二身穿金色云龙袍,足蹬玄色山河履,头戴紫金山河平天冠,在一群侍卫开道之下,朝着山上迈步而上。
而身后是一身牡丹飞凤袍,头挽云髥,插着丹凤朝阳金步摇,面涂朱丹,眉黛远山的皇后长孙氏,她只落后李二半步,亦步亦趋的跟随着李二身边。
再往后是后妃之中杨妃,阴妃,韦妃,还有万德妃四妃。之后就是李承乾领导的皇子公主集团,在后面就是任城王李道宗,河间王李孝恭,还有赵国公长孙无忌,卫国公李靖,梁国公房玄龄,蔡国公杜如晦,鄂国公尉迟恭,翼国公秦琼,潞国公侯君集,郑国公魏征,宋国公萧瑀,英国公李绩等人组成的文武百官团队。
一群人浩浩荡荡来到了八景宫,这一路上无遮无拦,而天气正热,这些人一身的礼仪华服,一路走来全都满头大汗,打死却没有一个人敢稍微解开衣襟透气的,这是大礼仪的规格,谁敢放肆?
到了八景宫,总算是能够到那周围的凉棚之中稍事歇息了,而这个时候八景宫的道士送上来一个个的大缸,里面堆满了冰块,这东西现在大唐只要是一个大户人家就没有缺这消暑的冰块的。
此时冰块送来之后,整个凉棚之中总算是有了一些凉气儿,然后眼巴巴的看着此时在八景宫的庭院之中那一个高耸的祭坛。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