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参和王灿抱拳道:“诺!”
两人各自去行事,赵子良拿着直尺喃喃自语:“将士们已经休整了十来天,是应该动一动了!”
“来人,传令诸将来中军行辕议事!”
接到命令的各部将校纷纷赶来中军行辕大帐,赵子良见其他人都到了,却没有看见楚歌,于是问道:“楚歌怎么还没到?”
旁边一个扈从提醒道:“大帅不是让他负责清理长安城内的前些日子投降叛军的那些大臣、官吏和勋贵了吗?这两天都他在城内,没有回过军营”。
赵子良这才想起来,点头道:“行,我知道了!现在我们开始议事,刚刚得到消息,安禄山派了孙孝哲统兵十万来攻打我们,这是安禄山昨日下达的圣旨,要动员十万大军行军作战,最少也要十来天的准备时间,所以我们还要时间,如今将士们已经休整好些天了,是应该活动一下筋骨了,我原本打算就在等待安禄山大军前来,可没想到他们磨磨蹭蹭,到现在做出反应,从这一点来说,安禄山自从攻下洛阳,只怕进去之心也没那么强烈了,这对于我们而言是好事!不过现在我们可不能一直在这等他们,将士们士气已经全面恢复,如果再等下去,士气又会下降,既然如此,我们不如主动出击!”
说到这里,赵子良走到旁边地图一侧,用直尺点在地图上说道:“我意在安禄山的十万大军到来之前派出一支先锋一路向东依次攻占渭南、华阴和冯翎,攻占冯翎之后,立即分兵夺取永丰仓和黄河渡口,如果有条件,可以收拢船只,趁机渡河攻占蒲津关!如此一来,叛军的十万大军就应该会有些畏手畏脚了,此时我们再与他们的十万大军在潼关城下决战!诸将以为如何?”
众将听了赵子良的作战方略,都互相交头接耳议论起来,不时地点头。
这时李晟站出来抱拳道:“大帅,末将愿做先锋领兵攻打渭南、华阴、冯翎和蒲津关,为大军主力开路!”
赵子良在李晟脸上和其他将校脸上一连看了几个来回,最后还是落在李晟脸上,问道:“你需要多少人马?”
李晟道:“末将只需三千轻骑足以!只是,还请大帅把麾下虎牙兵借给末将一用!”
虎牙兵一共有五百人,这是赵子良亲自训练出来用来夺取关隘、刺探情报、埋伏、刺杀敌军大将的一支特殊兵种,这些人一个个飞檐走壁、翻山越岭、渡河涉水如履平地,这样一支精悍军队在后世有一个所有人都熟悉的称谓——“特种部队”。
赵子良笑道:“你倒是不客气,惦记上了本帅的虎牙兵!这样吧,虎牙兵只有五百人,本帅给你两百!另外本帅给你增加到五千轻骑,不过你要在十天之内完成上述任务!”
李晟答应:“末将遵命!”
旁边郑三好奇道:“李将军,渭南、华阴和冯翎的城墙虽比不上长安城,但也不是泥巴墙,你只带轻骑,如何进行攻城?”
李晟哈哈一笑:“本将自有妙计夺城!就不劳郑大人费心了!”
七月初二,入夜,李晟率五千精骑悄悄向渭南进发。初三黎明时分,大军抵达渭南城下并围住渭南城东西南北四座城门。
此时渭南城的叛军只有三千人,而且大部分还是投降叛军的原唐军,士气低落,只有少部分是安禄山派来监视这里官员和降兵的叛军本部人马。
早上在城墙上值守的降兵们刚刚醒来就发现城外旌旗招展、战马嘶鸣,许多人走到墙垛边一看,我滴个乖乖,城外怎么一夜之间突然冒出来这么兵马?降兵们纷纷惊叫起来,这时一支利箭从城下射过来钉在了城楼门柱上。
兵士们惊叫着躲到了一边,扭头一看,发现箭头上盯着一封书信,降军校尉杨平走过去把箭矢拔下来取下书信,信封上写着城门守将亲启,杨平就是西城门守将,他派人把一个识字的老秀才找来读书信。
老秀才看了一遍书信后对杨平道:“校尉大人,书信上说他们是北庭军,领兵大将是兵马副元帅赵子良的麾下大将李晟,李将军说他知道我们是迫不得已才投降叛军的,如果校尉大人能痛改前非,打开城门纳降,他会禀明元帅,不但不追究校尉大人率军投降叛军之罪,还会向元帅给校尉大人请功!”
杨平听了这话一愣,旁边的许多兵士看向他的目光都露出了殷切之情,其中一个军头壮着胆子对杨平道:“校尉大人,这降军的骂名咱早就受够了,如今朝廷大军到来,这正是校尉大人带着我们反正的时候,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啊!校尉大人,干吧!反正刚刚天亮,叛军派来的官儿估计还在搂着美人睡大觉呢,咱们现在把城门打开,可引着朝廷大军直接杀到府衙把叛军官儿给活捉了,校尉大人不但有主动打开城门纳降之功劳,还有活捉叛军官儿的功劳,到时候朝廷论功行赏,校尉大人就发达了,咱们兄弟也能跟着大人吃香的喝辣的呀!”
这么军头这么一说,旁边其他军头也都意动,顿时一个个都纷纷附和:“是啊,校尉大人,刘头儿说得在理啊,不管怎么说,咱们还是大唐子民不是?难道真一辈子跟着叛军混,遭后世子孙唾骂?”
杨平也心动了,他看了看众军头,问道:“你们都是这么想的?”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