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有时真的要靠机遇,机遇十分重要,史上不乏才华冠绝天下之人,但到头来却一事无成、郁郁而终,这只能说是时也、命也。
岑参这话说到这个份上,已经是掏心窝了,杜甫再扭捏、再放不下架子,那就真是不识抬举了,他拿过酒壶给两人满上,拿起酒盏对岑参道:“岑兄美意,杜某实在无以言表,都在这杯酒中了,请!”
岑参这才高兴:“好,这才对嘛!”
两人吃完喝完,时间已经差不多了,岑参招呼已经吃完的兵士们出发,与杜甫一同前往王缙落脚的客栈。
此时王缙正在客栈等消息,看见岑参到来立即迎上去,岑参把杜甫引荐给王缙认识,王缙此时有求于岑参,对身穿粗布长衫的杜甫也不敢轻视,热情地请两人就坐,又命人上茶水和点心。
闲聊一番后,岑参就说:“我已经向大帅禀报了令兄之事,大帅听说了令兄之事很是唏嘘,特让我来转告王兄,今晚他在帅府等王兄前往!”
王缙闻言大喜,连连对岑参拱手道:“多谢岑兄,小弟感激不尽!”
岑参摆手道:“说这些作甚?天色也不早了,事不宜迟,咱们还是赶紧动身前往帅府为好,让大帅等咱们就不好了!”
“是是是!”王缙附和,当即命人拿来礼品。
岑参看着王缙命人拿来大量的礼盒,便问道:“王兄,你这是作甚?大帅不喜欢这一套!”
“可初次登门,总不能空着手吧?那得多失礼?”
岑参建议道:“如果王兄一定要拿东西,最好不要超过一贯钱的价值!”
“这那行!”
一行人很快来到帅府,帅府前门值守校尉早就得到了赵子良吩咐,直接让岑参等人进入,并派人先去禀报。
不久,赵子良在帅府内堂接见了王缙和杜甫,赵子良是认识王缙的,毕竟王缙是刑部侍郎,官职不小、品级不低,但却不认识杜甫,岑参为其介绍了杜甫。
赵子良听说是杜甫之后,很是热情,请几人就坐,又让人送来茶水点心。
赵子良先处理王缙的事情,问道:“王侍郎,如今令兄在狱中情况如何?”
王缙摇头叹息道:“家兄知道自己又可能会被处死,人也垮了,身子骨瘦了一大截。下官此来就是想请大帅出面说句话,家兄毕竟不是主动投敌,是迫于无奈而从贼,再说他也没有做出任何危害朝廷和他人之事!”
赵子良叹道:“按理说我身为军中大将,不适宜出面插手政务上的事情,不过王判官如果被判死罪,确实是太冤了一些。这样吧,岑先生,你去把荣王殿下请来,就说我有事找他相商”。
众人一听赵子良的话,就知道他的用意,他是想让荣王李琬找丰王李珙办这件事情,这两个皇子虽然不是一母同胞,但关系却特别好,感情深,李琬出面应该可以解决此事。
岑参答应一声:“诺!”
赵子良又对王缙到:“我能做的就这么多,至于丰王会不会给我这个面子,那就不好说了!”
王缙也知道赵子良能做到这一步已经是很给面子了,他既然让岑参代表他出面,就有可能会被丰王驳回面子,到了赵子良这种身份,被人驳回面子无异于打脸,没有把握,一般人不会这么做。
第711章 永王反
处理完王缙的事情,赵子良便看向杜甫,见杜甫穿着单薄的长衫,冻得脸色发青,浑身抖动不止,于是叫人把自己的皮裘拿来给杜甫披上,就赵子良这个举动就显示了他与别的官吏不同,杜甫不说感激涕零,却也是心想自己这次只怕是来对了。
赵子良对杜甫说道:“当年我在长安准备赴河西上任之时就听说过杜先生的大名了,这些年也拜读过先生不少诗词,都是难得一见的佳作啊!”
杜甫一脸的淡然,摇头道:“拙作能得大帅的青睐,甫受宠若惊。诗词乃是小道,用以承载和寄托心中所想所思、抒发情感之用,对时政、军国大事却毫无半点益处!可叹如今朝中科举取仕,考官们对士子们的诗词太过看重!”
“哦?”杜甫这番言论让赵子良对他刮目相看,试问一个人把自己最擅长的东西贬得一文不值,这可不是常人能做得出来的。
这时岑参说道:“前些日子杜兄跟其他士子、学子们一样写了一篇策论投递到帅府,难道大帅没有读过杜兄的高论?”
赵子良说道:“确实有些士子学子给我投递过些策论,只是这段时日公务太多,无暇拜读,如今这些投书都还放在书房当中。既然今日杜先生来了,我倒是要拜读一下!霆儿,你去书房把杜先生的投书拿过来!”
“诺!”站在旁边的赵霆答应一声转身离去。
很快,赵霆就拿了几页书稿走回来双手交给赵子良,赵子良接过翻开看了起来,看到精彩处忍不住抬头看了看杜甫,其神情显示他已经重视杜甫的这篇策论。
看完后,赵子良开始询问杜甫一些问题,一方面证实这篇策论是否真的是杜甫所写,另一方面是为了对杜甫在策论中的观点更深一步的了解,毕竟策论的字数不是很多,没有详细深入的去写,而赵子良就在这方面问了杜甫不少问题,从这些方面来考教杜甫的才华,如果杜甫只是一个大嘴巴,满嘴跑火车的话,对他的问题肯定回答不出来,但如果杜甫真的对自己的观点进行过论证和考察,必然会有更加细致的考虑,这就跟做策划一样,除了梗概之外,细节做得越详细越好,细节才是决定成败的关键。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