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炅有些舍不得把王思礼的两万精锐抽调走,站起来说道:“大帅,王思礼的两万人是我军中最精锐的,如果把他这两万人抽调,那我军这边的战力就大打折扣啊,这次攻打汝州总不能全部使用那些投诚过来的兵马吧?”
赵子良走到鲁炅身边说道:“鲁将军,我知道你的意思。咱们这些筹划全局的人不能只把眼光放在局部,眼光太狭窄了会妨碍你的视线,你看地图,尹子奇手里有三十万人马,而薛愿不到三万,一旦颍川被攻破,尹子奇在颍川就可以和汝州的安守忠、田乾真连成一线,到时候你们南阳方向面临的压力会增加十倍以上!可是如果薛愿有足够的兵力拱卫颍川,你手里的兵就算再查,你也可以放心大胆地去打汝州,我不要求你把汝州打下来,我只要求你给汝州城内的叛军造成压力和恐慌,而且我也不打算让你强攻汝州,你看如何?”
鲁炅见赵子良这么说,他就也不好再说什么,只得答应道:“好吧,既然大帅这么安排,末将就遵命行事!”
赵子良点点头,问王灿:“王难得那边有没有消息传来?”
王灿道:“前几天有了王将军的消息,他们已经翻过了中条山、王屋山和太行山抵达了济源西北部,但是兵马损失比较严重,出发时一万八千人,从山中走出来时只有一万五千人了,而且粮食几乎吃光,许多兵士因为在山林中行军遇上连续大半个月的大雨生病死在了山里,还有很多兵士因为要减轻负担,把甲胄也给扔了,今日上午收到消息他们正在攻打济源城,只是战事结果还不清楚!”
赵子良立即道:“立即联系王难得,只要有他们的消息立即禀报!”
王灿答应道:“末将明白!”
王难得这一步棋对于赵子良来说极为重要,安庆绪重建了函谷关让唐军向东推进的计划受阻,强攻函谷关必然会伤亡惨重,不到万不得已,赵子良不打算强攻,王难得这次损失了三千人,如果能攻下济源,损失这三千人是值得的,一旦攻下济源,洛阳背面就会受到唐军威胁,唐军如果一鼓作气沿着黄河北岸向东推进,在洛阳的燕国君臣很有可能全部被堵在河南而不能北归,济源如果失守,必然会导致洛阳的安庆绪君臣的恐慌,函谷关的作用就大大减弱了,有可能不攻自破。
第720章 离间
考虑到颍川可能遭到叛军尹子奇部的猛烈进攻,赵子良不得不与鲁炅约定把进攻的时间提前十天,给鲁炅二十天的时间做准备,这使赵子良经过深思熟虑过后做出的决定,不管这段时间内,王难得能不能拿下济源,他都必须在二十天后向潼关发起进攻,以挽救因睢阳被攻破之后带来的劣势。
军议结束之后,赵子良派人给鲁炅后安排住宿,众将官吏们都已经离去,只有王灿还留在大堂内。
“王灿,你还有何事?”
只见王灿拿出一封本折子递给赵子良,赵子良疑惑地接过折子问道:“这是什么?”
王灿说道:“田承嗣在函谷关布防,他感觉函谷关的兵力和守城器械都不足,因此写了一份奏折给安庆绪,希望洛阳方面增派一万人马和大量的物资,田承嗣派出的信使在前往洛阳的途中被我们的人截获!这就是那份奏折”。
“哦?”赵子良打开折子看了看,确实是田承嗣写给洛阳方面的折子。
赵子良拿着折子在大堂内走来走去,摸了摸下巴,对门外喊道:“来人,去请杜参议过来!”
杜甫原本正在安置从长安赶过来的家小,听到赵子良派人来找他,连忙放下手中的事情赶到大堂。
“大帅,您找我?”
赵子良抬头一看,连忙招手:“杜子美,来来来,你看看这个!”
杜甫走过去接过折子翻开看了看,抬头疑惑地看着赵子良,问道:“大帅,这是田承嗣写给安庆绪的折子,怎么会在这儿?”
赵子良道:“你先别管它怎么会在这里,我叫你过来就是想问问你,你能不能把田承嗣的笔迹模仿出来?”
杜甫一头雾水:“当然能,杜某当年学习书画之时对临摹略有涉猎,模仿笔迹只是小事一桩!”
赵子良很高兴,手下有人才就是好,这种高技术含量也只有杜甫这样的人才能搞定,于是说道:“这样,你以田承嗣的名义给我写一封信,内容就是关于他带兵投诚之事在条件方面与我讨价还价”。
杜甫恍然大悟:“大帅是要行离间之事?”
赵子良摆手道:“这事你知道就行了,别跟任何人说,要是走漏了消息,这计就不灵了!”
杜甫点点头表示明白,又问道:“这信到了安庆绪手上,他能信吗?”
站在旁边的王灿说道:“如果是从前他可能会不信,但是现在就不一定了,如今叛军势力大减,处处受到压制,屡战屡败,安庆绪此时最是忧心的时候,他们内部也开始人心浮动,就算他不信,也保不准他手下大臣会给他上眼药,要知道田承嗣与叛军其他将校和大臣的关系也不是很好,有人巴不得她倒霉呢!”
杜甫什么都不说了,立马坐在旁边的书桌前按照田承嗣的字迹开始书写起来,以他的文采和文笔平时很快就可以写一封书信,不过这次他足足用了半个时辰才写完这份书信。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