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官员将领们纷纷答应:“谨遵大帅之命!”
其他人都去忙公事去了,赵子良把王灿、皇甫宪、毕思琛和王振等单独留下来说事,他对王灿说道:“军情司除了对外探查敌军敌情之外,还要成立一个衙门对我们内部清查奸细,军中和元帅府都可以进行调查,如果有发现,不管细作是哪方面的,都不用顾忌,不但要揪出这些奸细,还要顺藤摸瓜,打掉他们的细作网!”
赵子良又对皇甫宪和王振说道:“三位新来,对元帅府的人事和自己职责上的事情还不是很熟悉,一定要跟同僚处理好关系,努力适应这里,尽快进入状态做事!”
皇甫宪对赵子良说道:“大帅,我这个俘虏司要看押、看管俘虏,手中没兵没将不行啊,大帅是不是抽调一些兵将给末将?”
赵子良道:“这个不着急,你的俘虏司还没有组建起来,再说现在也没有俘虏给你,等打仗之后有了俘虏,会派专门的将校和兵马归你管辖和看押俘虏!你现在的任务就是尽快把俘虏司的架子搭起来!”
皇甫宪抱拳道:“末将遵命!”
十一月十六,赵子良带着骑兵和几个元帅府的官吏前往函谷关巡视各军,各军将领纷纷出迎。
十几万兵马把函谷关和附近的新安驿急得水泄不通,到处都是军营军帐,好在各军在布置军营和管理上比较到位,尽管人数众多,但没有脏乱差的现象。
赵子良率先视察了四万北庭军主力,楚歌、白孝德、李晟、赵霆等人大将都在北庭军中任职并统兵,其中赵霆和李晟还各领一万中原军,李嗣业一人领五万中原军。
赵子良站在高台上看着排着整齐方阵、站得密密麻麻的北庭军将士高声道:“将士们好!”
数万将士齐声高呼:“大帅好!”
“咱们退到这里已经一年了,不能再退了,叛军在函谷关外耀武扬威,视你们如无物,你们答应吗?”
“不答应、不答应!”
赵子良继续道:“看得出来,这一年来你们没打仗,操练也少了,军纪也松懈了,这可不行,想要打胜仗,就必须要有超强的战力,想要超强的战力就必须要严格操练和严格遵守军纪,否则你们就会打败仗,你们就会死,拿不到军饷和赏赐,你们拿什么养活家人?从明日起,按照从前的日常操练进行,军纪也要进行整肃,因为我不想你们死在敌人的刀下、更不想你们死在自己人的刀下!你们还是悍勇无敌的北庭军将士吗?”
“是、是、是”
“那就严格执行我的命令!”
“是、是、是!”
接下来,赵子良又视察了七万中原军,当场宣布要把这七万人并入北庭军序列,日后所有人都是北庭军的一员,军饷待遇都与原北庭军将士相同,这让将士们士气大振。
巡视过后,赵子良在新安驿内召集诸将议事,让书记官杜甫把整编和整训计划分发给众将,“这是新的整编和整训计划,诸位看看,有什么意见可以提!”
众将纷纷打开公文,有人不识字,杜甫就拿着一封整编计划在一旁念,众人一边看一边听。
等杜甫念完之后,赵子良问道:“大致的整编计划就是这样,细节方面陈青会给你们详细解说,诸位有什么想法和意见可以提出来,事后如果发现问题,也可以提,符合实际情况的,我会做更正和调整!”
众将看完整编计划书之后开始议论起来,李晟问道:“大帅,编制中有一个游骑军,都是有轻骑组成,北庭军有两万轻骑,再加上赵霆将军麾下的一万中原军骑兵,一共有三万轻骑,这个游骑军的兵力是不是太多了一些?”
赵子良点点头说道:“你说的这个问题我也跟元帅府的官吏幕僚们商议过,决定在前后左右中这五个军之中增加骑兵数量,每个军单独设一个骑兵部,每部骑兵大约有两千到三千骑,等分配完这五个军,剩下的轻骑其中一万编入游骑军,专门用于大规模骑兵集团作战,剩下的轻骑充作我的帅府护军,弓骑兵用于组建弓骑军、重骑兵用于组建重骑军、陌刀队用于组建陌刀军!”
接下来,赵子良开始任命各军军使、副军使人选,楚歌被任命为前军军使、李嗣业被任命为中军军使、李晟被任命为左军军使、白孝德被任命为右军军使、赵霆被任命为后军军使,副使、部将、副将、都尉等人选也被一一任命,营级和营级以上编制很快被大体确定下来,十个军也全部划分完毕,这十一万人全部被划分到十个军的编制当中。
赵子良接着说道:“大致的编制就是如此,我给你们五天时间把营级以下的编制确定下来并报上各级编制的长官人员名单,北庭军军府和元帅府都要进行备案,方便发放军饷、军械装备和抚恤,各军也要尽快把士兵名册进行重新整理上报,十天之内完成!再接下来就是要利用这几个月的冬天进行整训,明年开春就出关主动出击!”
众将轰然答应:“诺!”
第739章 燕军反应
赵子良重新接掌兵权让唐军将士士气大振,就连淮南、淮西、河东、朔方等地的唐军将领和军士们大受鼓舞,这就是一个拥有崇高威望、并深得军队将士们信任的统帅的作用,用燕国宰相严庄的话来说,赵子良一个人可抵三十万大军!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