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子良听了之后说:“开局不错,你也应该知道,朝廷发布政令,出发点都是好的,但最好有没有效果,能不能惠及百姓就要看朝廷各衙门和各级地方官府的执行情况,政令执行得好,效果就好,反之就会差,甚至适得其反都是有可能的,因此你们工部要随时监督执行,不能懈怠,最忌讳的就是被派下去的官员与当地官府的官员同流合污、狼狈为奸!再一个,河堤加固和修筑完成之后的验收一定要严谨,万万不可马虎大意或者抱着无关紧要的态度,这是关系到数百万、甚至是数千万百姓们生命安全的大事,一旦河堤的质量有问题,是经不住滔天洪水冲击的!”
李栖筠拱手严肃道:“大王放心,微臣明白,微臣一定盯紧了!”
形势一片大好,但这也仅仅只是开始,不过有些事情却要开始提前布局了,李栖筠走后,赵子良亲笔写了两封书信,然后把玄九叫来吩咐道:“派可靠之人把这两封书信分别送往云中高秀岩和漠北张守瑜!”
玄九接过书信问道:“大王是想”
赵子良叹道:“是应该把张守瑜和高秀岩叫过来一起好好谈谈了,说到底,如今的大唐最大的两个藩镇就是张守瑜和高秀岩,他们的兵马都是本王亲自操练出来的,其战斗力绝不是其他藩镇可比的,安史之乱后期,他们都对朝廷极为失望,对朝廷的态度也变得冷漠,这都是因为本王啊。如果要施行削藩之策,只怕要先从他们二人开始,如果能让他们二人主动交出兵权,那么河朔三镇就根本不是问题,到时候朝廷大军从南北两个方向夹击,就算河朔三镇的实力比现在强十倍也无法避免被围剿的结局!解决了河朔三镇之后,其他藩镇都是一些小鱼小虾,这些都好解决!”
其实要先对张守瑜和高秀岩进行削藩,剥夺他们的权利,赵子良是心存愧疚的,一直以来,这二人都对他最支持,安史之乱的平叛战争正打得最关键的时候,朝廷把他从河南调走去打吐蕃,这让高秀岩和张守瑜极为恼火,二人一气之下分别率军返回了云中和漠北,不再管平叛之事,这也是朝廷仍然用了两三年才平息叛乱却又留下了后患的原因,如果当年这二人不撤军,只怕安史余孽撑不到一年就会被灭掉,也就没有后来的隐患了。
但是不动高秀岩和张守瑜,削藩的难度将增加十倍,现在河朔三镇经过七八年的养精蓄锐、发展实力,军事力量不逊于当年的史思明,而朝廷军队又缺乏骑兵,想要铲除河朔三镇不是那么容易。
第1034章 离间(1)
给张守瑜和高秀岩的书信被送出去之后,赵子良每日里处理公务、时常到军营视察,与教官们和兵士们进行交谈,了解整编整训的工作进展情况,而李勉上任京兆尹之后,开始大力整顿吏治、任用廉洁奉公的官吏,严惩收受贿赂、收刮百姓的贪官污吏,对扰乱治安的市井之徒进行大力整顿,使得长安和周边几县的治安果然大为好转,无论是民事案件、治安案件还是刑事案件都明显减少,朝廷官员们心中暗说赵子良用李勉为京兆尹是用对了。
这一日赵子良正在王府正厅大堂内处理公务,杜甫走进来禀报道:“大王,外面有一个叫刘道乾的人求见,他已经来了好几次了,说是大王您让他来的!”
“刘道乾?”赵子良一愣,很快想起来了,这刘道乾就是原京兆尹王翃的师爷,那日在朝堂上,他确实让这家伙到王府来,“让他进来吧!”
不久,杜甫就带着刘道乾走了进来,相貌猥琐的刘道乾见到赵子良就立即行大礼:“小人刘道乾拜见大王!”
“起来吧,这些日子本王太忙了,一直没空见你,今日正好你来了,本王还想听听你有什么办法对付李忠臣呢!”赵子良抬了抬手笑道。
“谢大王!”刘道乾说着爬起来,对赵子良拱手道:“小人确实有办法对付李忠臣,只是”说着扭头看了看杜甫和周围几个书吏。
赵子良知道他的顾虑,摆手道:“这里都是自己人,不会有什么问题,你有什么办法只管说出来,若是有用,本王一定重赏!”
“是!”刘道乾听了赵子良这么说就不再顾虑,“大王,李忠臣这个人是什么人呢?他原来就是叛贼安禄山的部下,虽然后来投了朝廷,但他这又复叛了!一个叛贼而已,大王以为他的部下会对他死心塌地的效忠于他么?他那些部将之所以还跟着他效力是因为有利可图,若是朝廷能够暗中派出一个能言善辩的密使去淮西游说其部将,对他们许以更大的利益和官爵,让他们杀李忠臣而投靠朝廷,必能成事!”
“小人听说李忠臣为人贪财好色、蛮横粗暴、时常纵容兵士劫掠百姓,这李忠臣有一个秘密,大王可能还不知道,他手下有一员大将叫李希烈,乃是他的族侄,这李希烈有一妻长得倾国倾城、貌美如花,一次被李忠臣无意中撞见,李忠臣看见其美貌之后便魂不守舍,对其日思夜想,心中盘算如何下手,很快他便把李希烈支开,独自去见其妻,对其进行威逼,若不从就要杀李希烈,其妻担心丈夫遭到杀害,只得含泪屈从。李忠臣就这样**了李希烈的妻子,事后李希烈发现端倪,逼问妻子,妻子才说出实情,李希烈闻言大怒,当即就要找李忠臣拼命,被其妻劝住,于是隐忍不发!”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