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唐将军烈_最后的烟屁股【完结】(1766)

  “是!”侍卫答应后离去。

  赵子良一边向旁边暖阁走去,一边对张守瑜和高秀岩二人道:“你们二人年岁也不小了,让你们大老远的从幽州和扬州赶过来,着实让你们受罪了吧?”

  张守瑜道:“确实老喽,快要跑不动了。我们二人留下来其实是想跟大王请辞的,过了这个年,我们二人就都过了六十五,按照朝廷颁布的致仕退休的规定,我们二人的年龄都到了,是时候卸下身上的担子了!”

  高秀岩笑道:“张老头说得不错,用大王的话说,咱们这些老家伙也应该有自知之明,趁早把位置让出来,给年轻人机会,让他们多多历练。我跟张老头已经商量好了,等明年裁军结束之后,我们二人就致仕退休,趁着现在还能走得动,想跟着大王去西秦,看看西秦各地的风土人情和万里河山!”

  张守瑜道:“是啊,一直听说大王带领一干人等把西秦治理得山川秀丽、繁荣强盛、民风剽悍,我们一直没有机会前去看看,我们二人想趁着身子骨还算硬朗,想跟大王去西秦四处看看,就是不知大王是否准许!”

  赵子良笑道:“本王当然是欢迎的,西秦的百姓们也是欢迎的。也罢,既然你们二人已经主动提出来要致仕退休,本王就重新考虑幽州和扬州的卫戍大将军的人选,不过在新任大将军人选上任与你们交接之前,你们给本王站好最后一班岗!”

  二人抱拳答应:“是!”

  大唐的百姓们难得过一个平安的春节,这十几年来,每一个春节都是在战乱中度过的,而今年这个春节实在太难得了,十几年来,百姓们终于不用担心在春节期间遭到乱兵的残杀和洗劫,虽然日子过得依然有些艰难,但至少安心了不少。

  刚过正月初五,赵子良就下令任命高秀岩之子高如雷调任任幽州卫戍大将军,调任张守瑜之子张献恭为扬州大将军,他让他们的儿子分别接掌对方的职务,一方面表示他对他们两家的信任,他们二人虽然致仕退休了,但权势依然不减。另一方面让兵权顺利交接,可以让裁军顺利完成,毕竟幽州和扬州是裁军最多的两个军区,只要这两地不出现什么问题,其他各地就算出现问题也能够及时平息。

  第1101章 革新阻力

  大历五年二月十五,此时摄政王府的女眷们、家丁和婢女们正在收拾行装、准备行李,距离返回新京的时间越来越短了,他们不得不提早做好准备,尽管赵子良还没有说具体哪一天离开。

  各军区裁军事宜已经进入到尾声,大多数被裁撤的兵士都拿了遣散费、背着行囊返回了家乡,甚至有相当一部分被裁撤的兵士都在家乡进入官方衙门做衙役、捕快、税吏或是巡吏,还有人做了家乡的村长、里长、保长。

  朝会上,赵子良听取了户部侍郎刘晏关于组织人力疏通漕运河道,并在各条河道入口处修建码头和货物转运站,以减少翻船事故和损耗,提高转运效率的奏疏报告,并让朝臣们进行讨论,有人认为此去耗费太大,以朝廷的现在财力无法承担。

  有人则认为就算耗费再大也必须要搞,这毕竟事关漕运,如果能完成,朝廷和百姓受益不会是一年两年,而是二十年、三十年。

  赵子良制止了大臣们的争吵,说道:“河道的清淤疏通事宜这两年一直在做,一方面是对黄河和长江沿岸的河堤进行加固,另一方面是对河道清淤。朝廷为此调拨了大量的款项,从工部反馈的情况看来,一些堵塞河道的河段已经被清理干净,渭河的河道比较畅通,主要是汴河和淮河已经近二十年没有清理过了,如果要清理河道,主要是汴河和淮河河段,朝廷可以另外调拨一笔款项,在清淤的同时也加固河道。至于在各条河道的入口处建立码头和转运站的事情,这花不了几个钱,此时由工部负责规划,由转运使衙门负责找地修建,这件事情由刘大人提出来的,以本王看,此事可行,既然他最熟悉规划方案,就由他全权负责执行,其他衙门要积极配合,不得推诿!”

  “另外,刘大人在上书中提到了盐务衙门和漕运衙门的机构庞大,超过八成的官吏不但不做事,还在各项税收上吃肉喝血,这就造成了朝廷对民间的收税日渐增加,但真正进入国库的税收却不足两成,甚至有可能不到一成,诸位想想,这个数字是多么的恐怖,这些人还是朝廷的官吏吗?他们的胃口也太大了,这样的官吏不但对朝廷稳定地方、统治百姓起不到任何作用,反而是在挖朝廷的墙角,他们以公肥私、任人唯亲,拉帮结伙、结党营私!这些人也许有朝中大员在为他们撑腰,造成了他们行事时肆无忌惮,他们的所作所为不但害国害家,还害自己!所以,朝廷对吏治的整顿依然要持续下去,而且还要对漕运、盐务等这些机构庞大臃肿的衙门进行精简。把那些没有办事能力、懒懒散散、混日子的官吏都清理出去!”

  宰相李岘站出来拱手道:“大王,如果要对漕运、盐务和其他机构臃肿的衙门精简人员,微臣认为势必要对相关的主管官员进行撤换,否则精简结构和人员只会是一句空话,他们那些人在这些衙门早已经是根深蒂固,如果不对主管官员换人,精简机构只怕进行不下去!”

  赵子良摆手道:“那就换人,谁能把这件事情做好就换谁上,本王只要会做事的人!有些人私心太重,一心只想着如何为自己谋利,为自己的家族谋利,总是想着如何爬到高位,甚至还说出‘家国天下’的词句,把自己家、家族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把国的利益放在后面,最后才是天下,说这句话的人、信奉这句话的人的格局本身就太小了!你们想想,一个心里只装得下家和家族的人与一个心里能装得下整个天下的人,谁的心胸更宽广?谁的格局更大?毫无疑问,胸怀天下的人一生的成就绝对要比心胸狭窄的人大得多!就算你再有本事、能力再强,如果心中的格局太小,那也是始终上不得台面的,成就是有限的。民间有一句话叫做‘宰相肚里能撑船’,说的就是宰相的心胸肚量,他的肚量可能是大江大河,甚至是大海,但也有可能是小沟小渠!”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