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唐将军烈_最后的烟屁股【完结】(1937)

  “末将率波斯总督府大小官员和将军们恭迎大帅前来巴格达主持西征事宜!”赵雷在李嗣业策马走进之后立即抱拳高声道。

  李嗣业跳下马来上前扶起赵雷的手臂笑道:“太子不必如此,老臣当不得太子如此重礼啊!”

  赵雷正色道:“大帅还是不要称呼我太子吧,这是在西征途中,又是在军中,还是以军职相称为好,方便行事!”

  李嗣业点头道:“好,既然如此,老臣就不客气了!今日赵将军带总督府大小官员和高原军团的将军们在城门口迎接本帅,这份心本帅心领了。本帅和家将亲兵们一路风霜露宿,不如咱们先进城?”

  “我已为大帅准备好元帅行辕,大帅请!”

  一干人等走进城门,沿着大街走向元帅行辕处,沿途李嗣业发现城内的建筑和城墙各段都保存完好,忍不住问道:“你们是何时攻下巴格达的?怎么城墙和城内的建筑修复得这么快,像没有经历过大战一样?”

  赵雷抱拳道:“好叫大帅得知,我等并未对巴格达展开攻城,只围城了三天,城内剩下的几千守军就开门纳降了,他们的主力在我军抵达之前就被我们歼灭在城外,城内又有我们安插的内线浑水摸鱼,因此很快就投降!”

  “原来如此,我说怎么这城内没有丝毫的损坏痕迹,原来是直接投降了!赵将军果然深得兵法精髓,不费一兵一卒就拿下巴格达这座举世闻名的城池!”

  “大帅谬赞了!”

  十二月十五日,白孝德率奴隶军团五万人抵达巴格达城外驻扎,与赵雷统帅的高原军团大部在巴格达完成会师。

  十二月十八日,李嗣业在元帅行辕召集两军万夫长以上级别的正副大将议事。

  李嗣业披着重甲端坐在主位上看着两侧大将们说道:“诸位将军,本帅在来之前,大王已经与本帅商议西征的大体方略,并且做出了明确的指令。西征主要分为两支进攻路线,一路继续向西进攻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其他地区、叙利亚、迦南地,这一路的军事战斗任务主要由高原军团负责;另外一路从巴尔达向南进攻,军事战斗任务主要由奴隶军团负责,进攻方向就是大食人的老巢——大食半岛,海军会在近海配合我们的进攻,防止他们从海上互相支援,本帅将在巴格达坐镇指挥!”

  这次军事会议决定了主要军事行动的战略方向,即一分二位,高原军团继续向西进攻,而奴隶军团向南进攻阿拉伯半岛,这两个方向大多都是沙漠地区,但是西秦军不管是哪一支军团都早已经适应了在各种环境下作战,在沙漠地区作战也不是什么新鲜事,西秦国内也有大片的沙漠,在沙漠中生存对于西秦军来说也是家常便饭。

  在两路大军向西和向南进攻,李嗣业统带一万人坐镇巴格达,指挥两路大军的军事行动。

  会议结束后,李嗣业把赵雷和白孝德留下来说道:“二位将军,军事行动并非是唯一能够征服敌人的办法,本帅在来之前,大王曾经交代,纯粹的军事行动并不能让敌人臣服。相反,有时候配合一定的权谋手段可以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大食国内有诸多大小不一的部族,这些部族也许有相同的信仰,但也都有各自的利益,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说他们并不是铁板一块。当然,对于我们的进攻,他们很可能联合起来,这个时候我们为了减少伤亡,就要想到分化瓦解他们,再各个击破,这样可以减少我们的伤亡!或者采用手段让他们互相之间引起猜忌,让他们自相残杀也未尝不可!”

  白孝德点头道奥:“我等必将谨遵大王和大帅的教诲,在展开军事进攻的同时辅以权谋手段,分化瓦解他们,采用各个击破或者拉拢一部分、打击一部分的手段,以达到我们的目的!”

  李嗣业拍了拍二人的肩膀道:“好,我们的军队从未来过这片地域,将士们有可能刚开始不适用这里的气候,二位将军切不可贪功冒进,一定要稳打稳扎,给将士们充足的时间适应环境,别弄得大面积的水土不服,损耗战力啊!”

  第1207章 浑水摸鱼

  大食国内经过这几年的内耗和西秦的一系列军事打击,潜力已经耗得差不多,实力已经下降到了历史最低谷,这也是赵子良这次不亲征的原因之一。另外,他也认为应该让将帅们独自统兵指挥战争,他只负责把握战略大方向,具体的执行上由这些将帅们负责,这就会充分发挥将帅们的自主能动性,他们会自己想办法克服种种困难,这难免会造成一些不必要的损失,但也能为西秦培养下一代的将帅之才。

  这一天李嗣业查看了留守巴格达的军队驻防、巡逻、警戒和操练情况,又过问了军纪方面的事情,刚刚回到元帅府,元帅府判官王平就迎上来拱手道:“大帅,新京送来密旨!”

  李嗣业一听,神情一变,对身后的家将和亲兵们挥了挥手,让他们自行散去,然后对王平道:“随我来!”

  “是!”王平立即跟了上去。

  王平是可谓是典型的西秦移民第一代子弟,他在年幼之时跟随父母移民到西秦,平民之家的子弟,那时西秦还是泰西都护府,他是通过科举考试鲤鱼跃龙门的,是寒门的典型代表人物。

  现在的西秦虽然有王公、贵族,但都不是什么门阀世家,跟随赵子良起家的文武大臣们虽然都是功臣,但显然都缺乏底蕴,还不足以形成门阀和世家,而这也是赵子良绝对不允许的,大唐就是被那些所谓的门阀和世家搞垮的,他绝不会重蹈大唐的覆辙。因此,他不但在西秦大肆拨款修建学堂、培养教授和先生,让所有孩童、少年和年轻人到学堂学习,举荐制度虽然还没有完全废止,但它对官府的用人制度已经没什么太大的影响,要想当官、做公务人员,必须要是正规学堂出身,就连普通的小吏也必须要出身于学堂。如此一来,那些大儒、高官、贵族们的子弟也都必须要进入学堂学习才有资格进入公门,当然,他们可以不进入学堂学习,可以在自己家的私塾学习,也可以参加科考,但却没有做官的权利,只能做小吏,大儒们想要让自己的学问有传人,想要传播圣人学问,就必须要进入官府创办的学堂当教授和先生,或者在官府的一些衙门中当任职务,否则你学问再高也是无用武之地,这样一来,知识和学问就不再被少数人掌握在手里,普通平民也就有了掌握知识学问和改变命运的机会,而且机会不会比豪门差多少。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