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子良道:“孤已经下旨让三司进行会审,由卢杞当任主审官,依照刑律进行审判,既不轻饶,也不从重处罚,该怎么判就怎么判!”
高尚迟疑了一下,说道:“大王,倘若如此审判,那么参与此案的所有宗室最少也都要斩立决,而天下人都会明白这是皇族们都在反对大王,而大王则在毫不留情的铲除政敌,这似乎对大王的声誉不利!”
赵子良摇头道:“你们搞错了一件事情,自古以来皇帝会担心因杀人过多而背负残暴的罪名吗?没有任何一个君王会希望看到自己的统治受到威胁,为了维护统治、维持天下安定、朝局的稳定,就算屠杀百万也在所不惜,史书上也许会留下描述其残暴的文字,但这对于百姓有影响吗?玄武门之变,太宗皇帝弑父杀兄登上皇位,一举开创了贞观之治,为大唐的强盛奠定了基础,成为被后世称颂的千古一帝,谁会有事没事把他弑父杀兄的事情拿出来说?人们记得的只有他的丰功伟绩,因为所有人都知道人无完人!孤不会在乎别人的看法,只要百姓们记得,孤在有生之年曾经做过几件利国利民的好事就足矣!”
谋逆案告破了,但是这事却还没有完,牵涉进来的人实在太多了,全国各地秘密加入保皇社的皇族宗室、大臣、官员、世家、市井之流的人员多达数千人,要对这些人一一进行审讯、审判,需要大量的时间。
这件事情也确实在这段时间内引起了朝野上下引起了巨大的反响,民间各地都在讨论这件事情,有人说经过这件事情,李唐皇族算是彻底被打残了,这比当年武则天对李唐皇族下手还重;也有人说赵子良这是在有意对皇族进行清理,为改朝换代做准备,一旦皇族势力铲除得差不多了,就再也没有人有实力阻扰他改朝换代。
无论这些议论和争论多么激烈,对于普通的百姓们而言都没有任何影响,他们只知道现在的日子越过越好,这些皇族宗室的人就算被铲除光了,他们也只会拍手称快,如此一来,这些平日里作威作福的皇族宗室们就再也不能欺负他们。
十月初五,经过近三个月的审理,谋逆案的所有嫌犯和涉案人员已经全部审理完毕,这是在动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的情况下而能在这么快的时间内完成,一方面赵子良不愿意这件案子一直拖下去,尽快处理完成最好,免得夜长梦多,另一方面也有卢杞等人揣摩出上意而刻意讨好的原因。
“大王,这是所有谋逆案之嫌犯和涉案人员的审判结果,臣等已经整理呈送一份给大王过目,是否照此执行还请大王下旨!”卢杞说道。
一摞厚厚的卷宗摆放在了赵子良的御案之上,赵子良花了不少时间一一看了一遍,然后抬头道:“关于皇族宗室的是否照此执行还是看看皇帝的意思吧,你明日进宫面圣!至于其他人等就照此办理!”
卢杞答应:“诺!”
没过两天,一封圣旨就从皇宫发出,圣旨诏谕,凡是参与谋逆案的皇族宗室,一律按照大唐律进行严惩。
刑部很快照此执行,少数保皇社的高层满门被抄斩、其他宗室有人被凌迟、有人被判斩立决,最轻的也是斩立决,家人被流放,这于那些满门被抄斩的人来说无疑要轻得多,这些宗室的家眷们即便能活下来基本上都被剥夺了爵位、家产被充公。
各地同时行刑,一时间人头滚滚落地,数千人被斩首,还有许多人被流放。
作为主审官的卢杞成为了最吸引仇恨和火力的人,他被所有没有受到牵连的皇族痛恨、被士林和民间许多人骂,成为名副其实的恶吏!
第1290章 郭子仪死
大唐皇族宗室因谋逆案有一大半锒铛入狱等待秋后处决的余波还未彻底平息下去,各地绅士、世家、名流、退休致仕的官吏武将们有不少人都纷纷上书赵子良,请求对这些皇族宗室们从轻发落。
用这些人的话来说,皇族宗室们是李唐王朝的根本,如果严格按照律法执行,皇族宗室的人口必然大减、势力衰弱,皇族的威信也不在,李唐王朝也会变得名不副实,而且皇族宗室们是天生的贵胄,刑律怎能用在他们身上呢?
赵子良把一封封从各地送来的请愿书看了一遍,气得他把这些请愿书全部丢弃在地上,差点把御案都给掀翻了。
李泌站出来拱手道:“大王息怒,生气解决不了问题啊!从现在的情况来看,情况应该还不算太坏,至少我们知道各地忠于皇室或者说对大王不满的人还是大有人在的,现在这些人一个个都冒出来,这也让我们知道了他们都是哪些人,方便我们掌控,把这些人纳入我们的视线范围,日后进行严加关注、重点监视!另外,对于那些犯案的皇族宗室们是否减轻判罚,或者延期执行,以缓和目前各地绅士、名流和退休致仕官吏武将们的情绪?”
赵子良眯起了眼睛,脸上浮现出一丝冷意,“保皇社那些低层人员基本上都判决执行了,难道那些皇族宗室因为他们的身份,朝廷就要对他们特殊对待?孤当初就应该下令把他们和那些低层人员全部一起执行,不用等到秋后,否则哪有这么多事?这件事情绝不是妥协能够解决得了的,如果孤这次妥协,这些上书请愿的人就会得寸进尺,直到大事化小,小事化无,不这样他们是不会甘休的!”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