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三答应道:“将军放心,属下立即着手去办”。
四月初三拂晓,赵子良在聂三娘的服侍下洗漱完毕,抱着已经大肚子的她,拍了拍她的背后说道:“为夫要带兵出征了,多则半月,少则三五日就回,你在家中别当心,小心点,保护好肚里的孩儿”。
“嗯!”聂三娘轻声答应,把头埋在赵子良胸前,静静地听着他强有力的心跳声,“出征在外,一定要小心,不可逞强,奴家和肚里的孩儿还等你回来”。
“放心放心,好了!让他们来给我披挂吧!”
几个扈从被叫进来给赵子良穿上盔甲、戴上头盔,穿戴完毕,赵子良携聂三娘走向大门,聂三娘对跟在后面的努尔招了招手,努尔跟上来问道:“主母!”
聂三娘对赵子良道:“夫君,如今城内已经安全了,留下十个扈从看家就行,让努尔跟你一起去,你们俩一起也有一个照应”。
赵子良知道聂三娘担心他的安危,于是答应:“好,努尔,你去准备一下,我们在大门口等你”。
两人走到大门口,扈从们骑着马已经在门口排着整齐的队形等待多时了,乌力马和金钉枣阳槊已经被扈从们准备好。
两人说一会话,努尔就扛着厚重的钢铁堡垒战甲和巨斧走了过来,一辆马车被赶过来,他的战甲和巨大的斧头就放在马车上,扈从们给他安排了三匹战马在路上轮流更换骑乘,否则一匹两匹战马根本载不动他沉重的身体。
当天边露出一丝曙光的时候,赵子良带着努尔和四十名扈从抵达了南门瓮城,两千名骑兵和四千匹战马早已经等在这里,按照赵子良的要求,给每个骑兵配备两匹战马,在高速行军途中进行轮换,为的就是获得高速机动力和快速行军能力。
没有任何的动员,赵子良直接挥手下令出发,城门缓缓打开,大军徐徐出城消失在黎明的夜色之中。
第335章 落脚马蹄坳
从番禾城到凉州城有两百里路,路况不是太好,如果是步兵行军,每日行军六十里已经是极限,军队数量越庞大,行军速度越慢,就数千人而言,要走到凉州城基本上要走三天才能抵达,而赵子良带的骑兵,虽然只有六百骑兵是精锐,而其他都是临时拼凑而成,但这也要比步兵快得多
赵子良的计划是傍晚时分抵达凉州城附近,寻找合适的地点让大军休息,待把围困凉州城的吐蕃军打探清楚之后,等到夜深人静之时再夜袭吐蕃军大营。
白天行军二百里,如果是精锐骑兵,抵达后都还能够进行高强度作战,但是这支临时拼凑起来的骑兵队伍,能够在黄昏时分抵达凉州城附近已经是赵子良最高的期望了,他计划用几个小时的休息时间让他们恢复战斗力。
河西走廊的风沙很大,赵子良等人的运气还算不错,在行军路上到处是白茫茫的一片,漫天的黄沙遮住了几里以外的视线,这种天气很有效的掩护了行军途中的军队,不容易被吐蕃探哨发现。
风沙大、再加上天气干燥,每隔一个时辰,嘴唇就开始干裂,不得不喝水解渴,好在这些唐军兵士大多都是生活在这附近,早已经适应了这里的气候,大斗军的组成是多民族混合,既有汉民,又有少数民族之人。
要在规定的时间内抵达凉州城附近,赵子良不得不严令大军在路上不得停留,吃喝拉撒全部在马背上解决,饿了啃干粮,渴了喝凉水、累了就睡在马背上,任由前面的袍泽牵着走。为了不让后面的人掉队,在出发之时,赵子良还下令让所有人都准备一根一丈长的绳索拴在前面一骑的马鞍上,如此一来就算有人累了睡在马背上,只要不跌落下来,就不会掉队。
在快速行军的过程途中。由于每个骑兵都配备有双马,因此随时可以换坐骑,马歇人不歇息,不过人可以在马背上休息吃东西喝水,马匹不行,战马必须要停下来进食喝水,不过赵子良规定每四个小时休息半个小时让战马进食喝水,骑士也可以趁这个时间解决生理需要。
作为这支骑兵的将领,赵子良的任务是最重的。他需要派出斥候队在前方侦查,斥候队每隔半个小时就要派人回来报告前方的路况和侦查到的详细情况,有时候赵子良要根据侦查到的情况调整行军路线。
除此之外,赵子良要时时控制行军速度和节奏,行军太快了会大量消耗战马和骑士的体能,如果太慢了,就不能在黄昏时分赶到凉州城外围。
下午申时,大军还在继续向凉州城方向前进。为了节省乌力马的体力,赵子良给自己另外配备了两匹战马。都是汗血宝马级的战马,其中一匹驮着他的战神盔甲,另外一匹驮着马甲、干粮、马料和饮水,而他自己则穿着一件普通的皮甲,背后挂着披风,最大程度的减少乌力马的负担。
赵子良此时策马奔驰在大军中间右侧。正拿着水袋往嘴里灌了一口水,这时从前方快速奔驰来一骑侦骑,赵子良看见过勒住战马停下。
侦骑奔驰过来停下禀报道:“启禀将军,前方十里处就进入凉州城管辖的地界了,距离凉州城已经不足五十里。暂时没有发现有吐蕃军的踪迹”。
赵子良沉吟片刻,下令道:“侦骑把探查范围扩大至二十里,派人去凉州城探查情况,同时寻找可以供大军隐藏之地!”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