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子良和马璘抵达节度使府的时候,府内院子里摆了十几桌,被邀请的官员和将校们已经有很多人入座,奴仆们正在源源不断的上酒菜,赵子良和马璘随意找两个位置坐下来。
不久,王倕笑呵呵的从家属内院走了出来,看上去很是高兴,兴致不错,众官员和将校们全部起身行礼:“拜见大人!”
王倕心情很好,抬手笑道:“诸位免礼!对了,赵子良将军来了否?”
赵子良连忙高声道:“大人,末将在这里!”
王倕笑着招手:“给诸位介绍认识一下,这位就是率两千轻骑日行二百里从番禾城赶来凉州的大斗军使赵子良将军,就是他和马璘校尉分别突袭了吐蕃军的主帅大营和粮草大营,杀得吐蕃人溃不成军,诸位认识一下,哈哈。来来来,赵将军和马校尉过来本官身边坐,咱们说说话!”
“诺!”赵子良答应一声,带着马璘走了过去。
重新入座之后,王倕又发表了一番感慨,说会对战死的兵将们进行抚恤,还要上报朝廷对有功官员和将校进行论功行赏,随后就是一边吃肉喝酒,一边欣赏歌舞。
王倕一边欣赏着歌舞,一边与赵子良说着话,“子良啊,上次你去大斗军赴任,笨瓜这里实在拿不出什么物资给你,只给你了几百件老旧的兵器,如今击溃了吐蕃军,缴获不少,不过本官也知道你那边同样也缴获不少,想必有些东西是不缺的,而凉州这边也是百废待兴,急需各种物资,吐蕃军的粮草今晨被你们放火烧光了,所以本官没有粮草给你,你只能自己想办法,本官先给你十万贯军饷、三千头牛羊、三千套衣甲,另外你还有什么需要,尽管说出来,本官只要办得到的,一定会满足你!”
赵子良放下酒杯道:“多谢大人,末将这些物质方面到不是很缺了,除了大人允诺的这些,末将还想请大人调拨一些工匠,如今我大斗军需要重新打造兵器、甲胄。制造弓弩和箭矢,以及打造攻城器械、农具都需要工匠,其他就暂时没有什么需要的了”。
只多要一些工匠,这完全在王倕的承受范围之内,王倕当场大营道:“行,本官明日就给你调拨一百名工匠,你们在这次休息两日再启程返回番禾”。
赵子良道:“多谢大人,只不过番禾城那边也是刚过大战,同样是百废待兴,这次如果不是入城利用城墙之坚固和全程百姓同仇敌忾,只怕大斗军已经不复存在了,即便打退了吐蕃人,取得了胜利,可大斗军也是彻底被打残,末将还得尽快赶回去招兵买马重建大斗军,还要重新布防!”
王倕点头道:“如此也好!”
赵子良又道:“大人,据末将所知,南边祁连山下的水渠弯已经被吐蕃军占据,他们以此为前进据点,随时可以攻伐我河西腹地,如果不早日铲除这个钉子,它始终是我等心腹大患啊!”
“哦
赵子良连忙道:“大人放心,有末将在,断不至让吐蕃人通过大斗拔谷进犯河西之地!”
第340章 重建大斗军(1)
大斗拔谷,大斗军驻地。
赵子良和马璘率军从凉州返回驻地已经三日,这几天一直忙着阵亡将士的抚恤和受伤将士治伤和安置事宜,有些兵士和军官受伤之后不适合再待在军中,只能安排其回乡或是在县城安排一个小吏的职位。
在忙这些事情的同事,赵子良又安排征兵事宜,经过这次大战,大斗军伤亡惨重,原本训练的五千新兵在大战结束后只剩下不到两千人,老兵也损失了三分之一,到现在只剩下两千人,而剩下的新兵经过这次大战也成了老兵,原本八千人的大斗军,现在只剩下一半,所以再次征兵迫在眉睫。
赵子良把征兵的事宜交给马璘负责,哥舒翰依然负责侦骑和夜不收探查吐蕃人的动静,王难得这个大斗军副使主要负责兵马训练事宜,高秀岩、张守瑜、董延光等人辅助。
此次大败吐蕃军,唐军以弱胜强、以少胜多,让赵子良在河西名声大噪,且在大战过后,赵子良又拿出缴获的大量物资补贴给百姓,百姓们一听说大斗军要再次招兵买马,很多青壮都来到大斗军驻地报名参军。
马璘按照赵子良的要求,留下年轻力壮之士,把老弱打发回家,经过一个月的时间,得壮丁三千人。
这日赵子良召集麾下诸将校商议新兵训练和军官任命事宜。
赵子良看了看左右两侧将校们,问道:“马璘来了吗?”
马璘资历较浅,只能排在末座,他起身走到中间拱手道:“属下在!”
赵子良问道:“让你主持征兵事宜,这都一个月了,征兵事宜进行得如何?招了多少人马?”
马璘拱手道:“启禀将军,剔除老弱,一共有三千精壮,如今已经全部带回营中”。
赵子良点头道:“好,不过三千人还是少了一些,就算把这三千人训练成精锐,我们大斗军总共也才七千人,七千人说多也不多,说少也不少,但是七千兵力只能被动防守,想要主动进攻吐蕃,最少也有一万以上的兵力。在我赵子良看来,被动防御太过消极,主动权始终不在我手,吐蕃人想打就打,想走就走,我等却无可奈何,岂不太过憋屈?什么时候也要让我们的将士们可以打到吐蕃人的腹地?”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